正大--异国创业

时间:2021-07-25 14:17:35

正大--异国创业


    1978年,谢国民拿到f深圳市"001号"中外合资企业营业执照。与此 同时,他还与世界著名农牧企业美国大陆谷物公司合资,共同建立了正 大康地有限公司,成为深圳特区最早和投资规模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 1982年,正大集团又相继在珠海、汕头领取了"001号"在华外商投资 企业营业执照。
    早在1987年,正大集团就跻身世界500强企 业之列。泰国国王曾亲自授予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 民泰国政法大学商业荣誉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对泰 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由于泰国人吃的每日三餐都少 子了正大集团生产的食品,因此谢国民又被称为 "农牧巨子"。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刚刚拉起,正大 集团就来到中国的边睡小镇一一深圳,成为第一个 赴华投资的外资企业,也是当年在中国投资项目最 多、贸易额最大的外资公司之一。
    "我出生在泰国,祖籍是广东澄海,饮水思源, 对中国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谢国民说"30年前, 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景还不明朗时,我们就敢于率先 投资,是基于两点一是希望为祖国的经济发展作 点贡献,二是看到了十亿人口的市场潜力。"
    i射国民的眼光也让正大集团成为改革开放后最 早一批受益的外资企业。今天,作为亚州最大的农 牧食品企业集团,正大在中国的员工总数已经超过 8万人,总投资额近50亿美元,年销售额超过300亿 人民币。
    扎根中国,才使正大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 的侵袭。2007年,谢国民依然稳居泰国首富之位。 如今,改革开放己过去整整30 竿,每当想起1979 年那一次的"冒进之举谢国民仍不禁慨叹,自己 当初的决定是今生最冒险,但也最正确的决定。


异国创业
    1896年,正大集团的创始人谢易初诞生在广 东澄海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22竿,一场罕见的风 灾突袭潮汕地区,面对破碎的家园,谢易初决定告 别家乡,远赴泰国谋生。
    来到曼谷后,谢易初靠仅有的8个银元做起了 菜籽生意,后来成立了正大庄菜籽行。此后,尽管 生意度红火,但历经战火的摧残,谢易初20年的 心血终被毁于-8。
    二战之后,泰国经济重新开始复苏。i射易初决 定重新开始。这一次,令他东山再起的是鸭毛出口 生意。两年后,正大庄重获新生。1948年,谢易初 将正大庄交给弟弟管理,自己则重返故乡,筹划完 成计划多年的事业一一创办颇具规模的选种农场。
    视野开阔的谢易初随后又在泰国南部和马来西 亚开设了分店,并在气候与华南十分接近的泰国清 迈购买土地,开办了正大蔬菜培植实验农场。从菜 籽销售公司到种植、改良、经销蔬菜良种的经济联 合体,曰后的正大集团已初现雏形。
    1953年,谢易初在泰国正式注册了集团公司, 取名为neorohC" Pokphand Group".简称" I/蜂 集团"。此后他们向东南亚和欧美拓展市场时,就一 直沿用" I/蜂"这一名号,只有在中国才被称为"正 大集团/
    谢易初有四个儿子,分别取名为谢正民、谢 大民、i射中民、i射国民,将他们名字中间的字连起 来就是"正大中国"。其中,最小的儿子谢国民最受 谢易初的赏识。
    为了让谢国民学好中文,谢易初特意将他送回 汕头念书。此后,又将他送到香港学习经济管理和 商务。毕业后,谢国民先在国营蛋类合作社等单位 工作了近5年1963年才回归泰国|/蜂集团。
    回到父亲创办的企业后,i射国民工作异常努 力,他的出众也引起了父亲的注意。1968年,谢 易初几经考虑后决定,将集团大权移交给谢国民。 29岁那年,谢国民正式就任正大集团总裁一职。自 此,正大集团顺利完成了第一代与第二代的的权力 交接。


正大中国
    从上世纪60年代起,正大集团开始向跨国公司 发展。1960年,正大在香港创办了正大贸易进出口 公司1969年,正大饲料公司、正大渔业公司相继 在印度尼西亚诞生。谢国民就任集团总裁后,领导 正大向农、牧、工、商方向高速发展,仅在泰国建 有50多家饲料分公司,并垄断了泰国国内的饲料市 场。正大在整个东南亚的名声日渐壮大,但却和中 国内地联络甚微。终于,他们等到了机会。
    1978年,中国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大门。当其他 外资企业驻足观望、举棋不定时,正大成为第一家 来华投资的外资企业。
    回到中国之初,正大集团选择了当时仅有1.2 万人口的南方边睡小镇一一深圳,就在那里,谢国 民拿到了深圳市"001号"中外合资企业营业执照。
    与此同时,他还与世界著名农牧企业美国大陆谷物 公司合资,共同建立了正大康地有限公司,成为深 圳特区最早也是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1982竿,正 大集团又相继在珠海、汕头领取了"001号"外商 投资企业营业执照。
    与父亲谢易初一样,谢国民不仅爱国,更富有 眼光。在他看来,机会比金钱重要,抓住了机会才 会有钱挣商家最看重的是机会,讲究天时、地利、 人和。我就是有一万亿也不能跑到美国去做电信, 因为他们已经把这方面的事业铺满了,没有机会和 空间了。真的有这样一笔钱,为什么不去有空白地 的国家投资呢?我了解中国的民情,我了解中国人 需要什么。
    当谢国民得知中国海南将被辟为特区的消息 后,立刻闻风而动,成立了海南正大投资有限公司, 投资3亿美元,与有关企业合作,在海口兴建了 个占地25万亩的养虾场,投资1亿多美元,开办了 一个年饲养108万头瘦肉型生猪的养猪基地。1988 年,正大集团与海南省签订合同,投资20多亿美元, 建设海南石油化工的两个项目。
    谢国民不仅会抓住商机,还对政治大势的判断 极为准确。1989茸,当众多外资企业纷纷撤资离开 中国或者对中国市场的前景表示怀疑肘,谢国民却 看到中国下一步必将迎来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全新 时期。当时,他在香港等地公开表示,相信中国的 改革开放会进行下去,并宣布正大将继续加大在华 的投资。
    1989年12月,i射国民率正大集团代表团访华, 他在答记者问时说"我在泰国出生,祖籍是广东澄 海,饮水思源,对中国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 不论是在中国内地还是在海南投资,我们都遵循这 样一个宗旨办项目,要一利国家,二利当地民众,
    当然也要对我们正大集团有利,这三条缺一不可。 我对正大集团在中国投资的前景是很乐观的。"
    此时,正值正大进入中国整整10年。为了进一 步提升企业知名度,也为日后在中国的大举发展打 下基础,谢国民策划了次正大历史上影响最为深 远,堪称外商在华之典范的公关活动。
    1989年,正大出资与上海电视台成立正大综 艺公司,制作由大众参与的娱乐节目《正大综艺?, 并开始在*电视台播出。该节目一经推出,就受 到普通民众的热烈欢迎,成为每个周末全家老小必 定围坐一堂观看的节目。虽然当时大多数人并不知 道正大集团是一家什么企业,但"正大"的名字,却 渐渐深入人心。
   

正大之路
    正大从其创始人谢易初开始,便留有重视技术 的传统。进入中国市场后,尽管握有雄厚的资本,但 谢国民依然会提醒属下"有资本还不足,尚须晓得 引进现代技术为用,否则钱亦会输光的。" 谢国民认 为,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起点要高,旦投入就要采 用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做世界一流的、最现代化 的事业。而无论是正大集团赖以起家的农牧业,还 是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饲料、食品业等,无不如 此。而为了让员工重视技术,谢国民还会身体力行。 据说,他经常会卷起衣袖,亲自做各种饲料配方的 实验,同时对饲料厂的选料严格把关,对成品质量 仔细检查,以保证出厂的饲料质优价廉,确保获得 业内竞争的优势地位。
    正大集团是第个将工业饲料的概念引入中国 的企业。农民不仅能从正大得到先进的饲料配方, 还会不断得到技术上的指导,因而非常乐意购买正 大的饲料,他们经常会在正大门前排起长队,等待 提货。那时候,正大每年仅在农牧系统的获利就达 几亿元。
    经正大实验场研究改良的玉米品种,产量会比 普通玉米高3倍,且营养价值也高。同时,正大从 国外引进的良禽品种,亦深受中国市场的欢迎。同 时,正大在饲养业、种植业方面实行良性循环,使 其相互促进发展。例如用养鸡场、养鸭场的畜禽粪 养鱼,用鱼池的污泥和养猪场的猪粪作玉米的底肥,
    从而使猪、鸡、鸭、鱼、玉米互相依存,形成有机 肥循环链。
    正大在中国的农牧业投资,兼顾整个产业链的 完整性,从种苗繁育、饲养、饲料生产、屠宰加工、 国际贸易到国内销售终端市场,形成了一条龙式的 生产经营体系,不仅上下游可同步做强做大,同时, 产业链中的产品具有可追溯性,保证了从农场产品 到餐桌食品的安全性。这一在东南亚各国屡试不爽 的发展模式被复制到中国后,亦大获成功。 进入90年代,正大加快了在中国发展的脚步。
    短短几年内,正大的产业群就扩展到农牧、水产、石 化、房地产、医药、零售、摩托车、电讯等9个领 域,仅农牧集团旗下就有上百家企业。
    1990年4月7日,*在*亲切会见了 谢国民。正是由于正大集团对中国一贯的积极态度 以及实际行动,令其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了一 些特殊的"礼遇"。例如,在一些当年尚未对外开放 的领域如零售、金融等,正大也得到*的特许而 率先进入。
    据说,当年只要正大开口,国内的四大银行就 会马上为其办理贷款业务,而且基本没有额度限制, 足见正大集团深得中国*之认可程度。到1997 年,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给正大的贷款已超过10亿美 元,接近其在中国的注册资本1 1亿美元。但这也为 其曰后遭遇金融危机重创埋下了伏笔。


西方不亮不万壳
    就在正大集团如入中天之时亚洲金融风暴" 却给了他们一记重创。
    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正大集团方 面大幅收缩投资战线,抛售部分资产以保持和巩固 其核心业务,另一方面不得不关闭或退出一些长期 亏损的企业,以防止企业继续失血。
    重压之下,谢国民决定"断臂求生他做出 了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卖掉泰国境内"莲花超 市.. 80%的股份,这才使得正大集团总部的资产得 以保全。
    与此同时易初莲花"在中国的第一家分店却 正式开张。"在那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停,停就是灭 亡,我们还要大发展,所以我们要保住有能力竞争的行业,保住我们竞争的机会和空间。现在回想起 来,那时候我们保中国市场的决定是正确的。"谢国 民后来庆幸地说。
    正大之所以放弃在泰国的零售业务,并相信能 在中国取得成功,是因为正大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 的强大地位,可以确保易初莲花采购到质优价廉的 商品。经过一番调整,正大集团渐渐恢复元气。但 自此之后,正大在中国的发展业绩却不复先前那般 光彩照人。
    随着新希望集团等中国内地民营企业的崛起, 正大在动物饲料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萎缩,而这也 是当年正大集团最为辉煌的一个业务板块。业内人 士认为,正大的种子和动物饲料价格相对较贵,尽 管技术先进,但在低价的诱惑面前,中国农民越来 越倾向于使用本土企业的产品。
    同时,被谢国民寄予厚望的零售业目前也面临 被对于多方夹击的窘境。目前,中国零售业的竞争 己曰趋白热化,前有家乐福、沃尔玛等外国零售业 巨头不断扩张,后有上海华联、江苏苏果等中国本 土企业在拼命追赶。由谢国民次子谢汉人掌门的易 初莲花超市业绩直差强人意。易初莲花曾在 2004年提出"百店计划但盲目开店却导致公司 出现巨亏。直到Jim Haworth担任易初莲花超市总 裁后,才全面叫停开店计划。
    根据正大国际2007年度财报显示,其全年营 业额为43.907亿港元,增长26.1%.毛利为7.39 亿港元,持续性亏损3.047亿港元,但比之2006年 度约5.71亿港元的亏损额度,已有所改善。
    2008年5月2日,正大企业国际有限公司发布 公告,原首席执行长兼总裁Haw。巾出任董事会主 席,原董事会主席、谢国民的长子谢吉人出任首席 执行长兼执行副主席。
    这一次的人事调整,一度引发业内人士议论纷 纷,关于正大接班人选的问题也再度浮出水面。尽 管谢国民曾表示有退休的打算,但直到现在他还没 有中意的人选。曾有媒体询问他,谁是合适的接班 人选,谢国民表示,希望接班人如正大的LOGO. 既圆且方,将来也许还会组织一个管理委员会来挑 选人才。但是,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正大在中国 发展的决心绝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