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框架之Django学习笔记(六)

时间:2021-11-04 13:26:14

模板

  上篇博文学习了动态视图,但是,视图中返回文本的方式有点特别。 也就是说,HTML被直接硬编码在 Python 代码之中。

 def current_datetime(request):
now = datetime.datetime.now()
html = "<html><body>It is now %s.</body></html>" % now
return HttpResponse(html)

  尽管这种技术便于解释视图是如何工作的,但直接将HTML硬编码到你的视图里却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看一下为什么:

  • 对页面设计进行的任何改变都必须对 Python 代码进行相应的修改。 站点设计的修改往往比底层 Python 代码的修改要频繁得多,因此如果可以在不进行 Python 代码修改的情况下变更设计,那将会方便得多。

  • Python 代码编写和 HTML 设计是两项不同的工作,大多数专业的网站开发环境都将他们分配给不同的人员(甚至不同部门)来完成。 设计者和HTML/CSS的编码人员不应该被要求去编辑Python的代码来完成他们的工作。

  • 程序员编写 Python代码和设计人员制作模板两项工作同时进行的效率是最高的,远胜于让一个人等待另一个人完成对某个既包含 Python又包含 HTML 的文件的编辑工作。

  基于这些原因,将页面的设计和Python的代码分离开会更干净简洁更容易维护。 我们可以使用 Django的 模板系统 (Template System)来实现这种模式,这也是Python的MVC又被称为MVT的原因。T=Template。

  

  首先,了解一下模板系统是如何独立工作的:

  在Python代码中使用Django模板的最基本方式如下:

  1.可以用原始的模板代码字符串创建一个 Template 对象, Django同样支持用指定模板文件路径的方式来创建 Template 对象;

  2.调用模板对象的render方法,并且传入一套变量context。它将返回一个基于模板的展现字符串,模板中的变量和标签会被context值替换。

  先在命令行下进入到一个工程目录下,然后执行如下命令: 

 python manage.py shell

  然后在交互式解释器中执行代码:

>>> from django import template
>>> t = template.Template('My name is {{ name }}.')
>>> c = template.Context({'name': 'Adrian'})
>>> print t.render(c)
My name is Adrian.
>>> c = template.Context({'name': 'Fred'})
>>> print t.render(c)
My name is Fred.

PS:

  如果你曾经使用过Python,你一定好奇,为什么我们运行python manage.py shell而不是python。这两个命令都会启动交互解释器,但是manage.py shell命令有一个重要的不同: 在启动解释器之前,它告诉Django使用哪个设置文件。 Django框架的大部分子系统,包括模板系统,都依赖于配置文件;如果Django不知道使用哪个配置文件,这些系统将不能工作。

  如果你想知道,这里将向你解释它背后是如何工作的。 Django搜索DJANGO_SETTINGS_MODULE环境变量,它被设置在settings.py中。例如,假设mysite在你的 Python搜索路径中,那么DJANGO_SETTINGS_MODULE应该被设置为:’mysite.settings’

  当你运行命令:python manage.py shell,它将自动帮你处理DJANGO_SETTINGS_MODULE。 在当前的这些示例中,我们鼓励你使用`` python manage.py shell``这个方法,这样可以免去你大费周章地去配置那些你不熟悉的环境变量。

  随着你越来越熟悉Django,你可能会偏向于废弃使用`` manage.py shell`` ,而是在你的配置文件.bash_profile中手动添加 DJANGO_SETTINGS_MODULE这个环境变量。

  当你创建一个 Template 对象,模板系统在内部编译这个模板到内部格式,并做优化,做好 渲染的准备。 如果你的模板语法有错误,那么在调用 Template() 时就会抛出 TemplateSyntaxError 异常:

>>> from django.template import Template
>>> t = Template('{% notatag %}')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
...
django.template.TemplateSyntaxError: Invalid block tag: 'notatag'

  这里,块标签(block tag)指向的是`` {% notatag %}``,块标签与模板标签是同义的。

  系统会在下面的情形抛出 TemplateSyntaxError 异常:

  • 无效的tags
  • 标签的参数无效
  • 无效的过滤器
  • 过滤器的参数无效
  • 无效的模板语法
  • 未封闭的块标签 (针对需要封闭的块标签)

  模板渲染

  一旦创建一个 Template 对象,可以用 context 来传递数据给它。 一个context是一系列变量和它们值的集合。

  context在Django里表现为 Context 类,在 django.template 模块里。 它的构造函数带有一个可选的参数: 一个字典映射变量和它们的值。 调用 Template 对象 的 render() 方法并传递context来填充模板:

>>> from django.template import Context, Template
>>> t = Template('My name is {{ name }}.')
>>> c = Context({'name': 'Stephane'})
>>> t.render(c)
u'My name is Stephane.'

一个模板,多个Context

  一旦有了模板对象,它可以被多个Context对象渲染, 例如:

>>> from django.template import Template, Context
>>> t = Template('Hello, {{ name }}')
>>> print t.render(Context({'name': 'John'}))
Hello, John
>>> print t.render(Context({'name': 'Julie'}))
Hello, Julie
>>> print t.render(Context({'name': 'Pat'}))
Hello, Pat

  Django 模板解析非常快捷。 大部分的解析工作都是在后台通过对简短正则表达式一次性调用来完成。 这和基于 XML 的模板引擎形成鲜明对比,那些引擎承担了 XML 解析器的开销,且往往比 Django 模板渲染引擎要慢上几个数量级。

视图中使用模板

  在学习了模板系统的基础之后,现在要使用相关知识来创建视图。 重新打开刚刚在 mysite.views 中创建的 current_datetime 视图。 以下是其内容: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import datetime def current_datetime(request):
now = datetime.datetime.now()
html = "<html><body>It is now %s.</body></html>" % now
return HttpResponse(html)

  先用 Django 模板系统来修改该视图。 第一步,首先想到的是要做下面这样的修改:

 from django.template import Template, Context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import datetime def current_datetime(request):
now = datetime.datetime.now()
t = Template("<html><body>It is now {{ current_date }}.</body></html>")
html = t.render(Context({'current_date': now}))
return HttpResponse(html)

  没错,它确实使用了模板系统,但是并没有解决我们在本章开头所指出的问题。 也就是说,模板仍然嵌入在Python代码里,并未真正的实现数据与表现的分离。 让我们将模板置于一个 单独的文件 中,并且让视图加载该文件来解决此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用了 模板自加载模板目录 的技巧.

模板加载

  为了减少模板加载调用过程及模板本身的冗余代码,Django 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且功能强大的 API ,用于从磁盘中加载模板,

  要使用此模板加载API,首先你必须将模板的保存位置告诉框架。 设置的保存文件就是我们前一章节讲述ROOT_URLCONF配置的时候提到的 settings.py

  在settings.py文件的第32行左右找到以下代码:

 INSTALLED_APPS = (
'django.contrib.admin',
'django.contrib.auth',
'django.contrib.contenttypes',
'django.contrib.sessions',
'django.contrib.messages',
'django.contrib.staticfiles',
)

  然后在第2行位置加入工程,做法如下:

 INSTALLED_APPS = (
'mysite', #新加入的工程
'django.contrib.admin',
'django.contrib.auth',
'django.contrib.contenttypes',
'django.contrib.sessions',
'django.contrib.messages',
'django.contrib.staticfiles',
)

  接下来,在mysite的项目中创建templates文件夹,然后在里面创建包括以下模板代码 current_datetime.html 文件,代码如下:

 <html>
<body>
It is now {{ current_date }}
</body>
</html>

  然后,就是修改你的视图文件了,进行如下修改: 

 from django.template.loader import get_template
from django.template import Context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import datetime def current_datetime(request):
now = datetime.datetime.now()
t = get_template('current_datetime.html')
html = t.render(Context({'current_date': now}))
return HttpResponse(html)

  此范例中,我们使用了函数 django.template.loader.get_template() ,而不是手动从文件系统加载模板。 该 get_template() 函数以模板名称为参数,在文件系统中找出模块的位置,打开文件并返回一个编译好的 Template 对象。

一些小技巧

  使用 render_to_response() 重新编写过的 current_datetime 范例。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_to_response
import datetime def current_datetime(request):
now = datetime.datetime.now()
return render_to_response('current_datetime.html', {'current_date': now})

  大变样了有木有!

  • 不再需要导入 get_templateTemplateContextHttpResponse 。相反,我们导入 django.shortcuts.render_to_responseimport datetime 继续保留。
  • current_datetime 函数中,我们仍然进行 now 计算,但模板加载、上下文创建、模板解析和 HttpResponse 创建工作均在对 render_to_response() 的调用中完成了。 由于 render_to_response() 返回 HttpResponse 对象,因此我们仅需在视图中 return 该值。

  render_to_response() 的第一个参数必须是要使用的模板名称。 如果要给定第二个参数,那么该参数必须是为该模板创建 Context 时所使用的字典。 如果不提供第二个参数, render_to_response() 使用一个空字典。

  

Python框架之Django学习笔记(六)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框架之Django学习笔记(十七)

    Django框架之表单(续二) 今天的这篇博客将是Django学习笔记博客的最后一篇,基本每周最少一篇的Django框架学习,坚持到今天也实属不易,当然了,这个框架的学习仅仅是Django框架的基础部 ...

  2. Python框架之Django学习笔记(十一)

    话说上次说到数据库的基本访问,而数据库我们主要进行的操作就是CRUD,也即是做计算处理时的增加(Create).读取(Retrieve)(重新得到数据).更新(Update)和删除(Delete),俗 ...

  3. Python框架之Django学习笔记(十六)

    Django框架之表单(续) 今天简直无力吐槽了,去了香山,结果和网上看到的简直是天壤之别啊,说好的香山的枫树呢?说好的香山的红叶呢?说好的漫山遍野一片红呢?本以为在山上,一口气爬上去,沿路基本都是翠 ...

  4. Python框架之Django学习笔记(十二)

    Django站点管理 十一转眼结束,说好的充电没能顺利开展,反而悠闲的看了电视剧以及去影院看了新上映的<心花路放>.<亲爱的>以及<黄金时代>,说好的劳逸结合现在回 ...

  5. Python框架之Django学习笔记(十)

    又是一周周末,如约学习Django框架.在上一次,介绍了MVC开发模式以及Django自己的MVT开发模式,此次,就从数据处理层Model谈起. 数据库配置 首先,我们需要做些初始配置:我们需要告诉D ...

  6. Python框架之Django学习笔记(十五)

    表单 从Google的简朴的单个搜索框,到常见的Blog评论提交表单,再到复杂的自定义数据输入接口,HTML表单一直是交互性网站的支柱.本次内容将介绍如何用Django对用户通过表单提交的数据进行访问 ...

  7. Python框架之Django学习笔记(九)

    模型 之前,我们用 Django 建造网站的基本途径: 建立视图和 URLConf . 正如我们所阐述的,视图负责处理一些主观逻辑,然后返回响应结果. 作为例子之一,我们的主观逻辑是要计算当前的日期和 ...

  8. Python框架之Django学习笔记(五)

    第一个Django网页小结 进来的请求转入/hello/. Django通过在ROOT_URLCONF配置来决定根URLconf. Django在URLconf中的所有URL模式中,查找第一个匹配/h ...

  9. Python框架之Django学习笔记(一)

    Django历史: Django 是从真实世界的应用中成长起来的,它是由 堪萨斯(Kansas)州 Lawrence 城中的一个 网络开发小组编写的. 它诞生于 2003 年秋天,那时 Lawrenc ...

随机推荐

  1. jquery &dollar;&lpar;document&rpar;&period;ready&lpar;&rpar; 与window&period;onload的异同

    Jquery中$(document).ready()的作用类似于传统JavaScript中的window.onload方法,不过与window.onload方法还是有区别的.   1.执行时间     ...

  2. 如何让IE8的菜单栏调到最上方

    如何让IE8的菜单栏调到最上方 运行gpedit.msc,在"用户配置"/"管理模板"/"Windows Components"/&quot ...

  3. 解决asp&period;net Core Mvc网页汉字乱码问题

    跟着www.asp.net网页的教程做电影网站的例子时,将一些英文标签和按钮改成了汉字的,结果出现了乱码. 在网上搜索这方面的信息也不太多,看到大家众说纷纭,最后有解决问题的,也没有说清楚具体的办法, ...

  4. spring &plus; springmvc&plus; mybatis 事务管理及控制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 ...

  5. jQuery数据转换与提交

    json2.js序列化,即JSON对象转换成String字符串: JSON.stringify({ id: 1, name: 'jsons' }); 反序列化,即String转JSON对象: JSON ...

  6. 第二十五节:Java语言基础-面向对象基础

    面向对象 面向过程的代表主要是C语言,面向对象是相对面向过程而言,Java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面向过程是通过函数体现,面向过程主要是功能行为. 而对于面向对象而言,将功能封装到对象,所以面向对象是基 ...

  7. C&num; 发送email邮件!

    利用C#邮件发送邮箱使用到两个类SmtpClient和MailMessage.可以把SmtpClient看做发送邮件信息的客户端,而把MailMessage看做需要发送的消息. 下面是我写的发送邮件的 ...

  8. Binomial Coefficient(二项式系数)

    In mathematics, any of the positive integers that occurs as a coefficient in the binomial theorem is ...

  9. js 迭代 方法

    在js 中,有一些方法, 可以很方便的遍历出数据,不用进行for循环就可以,是怎么实现的呢? 例如:在javascript 中的forEach 方法:打印一个数组的索引和项目: 1. forEach  ...

  10. android stuidio 导入项目问题。

    避免重新下载. === === === 改成自己对应的. ===== Gradle sync failed: Could not find method android() for argume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