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和Jerry来了,Tom和Jerry走了——北漂18年(38)

时间:2023-03-09 13:37:48
Tom和Jerry来了,Tom和Jerry走了——北漂18年(38)

Tom和Jerry来了,Tom和Jerry走了——北漂18年(38)

上次讲到跟我同一时候入职的女销售走了。

回忆起来,她的问题多半是技巧足够,脑子不足够,走了之后再没联系。不久之后,在老板的要求之下。LilyG又招聘了两位男销售,英文名字非常登对一个叫Tom,一个叫Jerry。

销售部竞争格局
我到公司之前销售就三个女的。负责人是LLG、其余是FF和JJ(名字有点儿糙)。刚好凑够一台戏。老板意思是多招些男销售能够平衡一下。

我到之后是3:1。Tom和Jerry到了是3:3,在老板MM看来是刚刚好。

问题是这仅仅是表面看起来的刚刚好。人多不出活儿的状态基本上是在新员工入职之后再次出现。

具说我来之前。LL、FF、JJ三位就是座在办公室等生意上门,单子基本上是靠公司老板刷脸拉来的。有次老板跟我说:“希望你来能改变下销售部的风气,等靠要是不行的。

销售不能仅仅睡在之前的功劳簿上睡大觉。更何况也没什么功劳。”老板是60后说话像指导员,急起来像“请大伙向我开炮”的那个王成。

当时。我没太听明确。过了一阵儿看明确了。说的是LLG。

事后回忆起来。LLG带领销售部做的最多的是安排专家行程的工作。专家去哪儿讲课、机票食宿旅游,更像个地接团队而不是销售。

然并卵。老板急也没用。我仅仅能做好自己。别人我即影响不了。也管不了。

Tom和Jerry
两位自称都有外企销售背景,成为非常多“大”项目,来公司是希望能改变风气,做好自己的事业(听着就有点儿恶心)。两位有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中英文混合腔儿。

比方:今天very good,我们在discuss下这个case怎样follw吧。

老板MM是美籍华人,公司超过一半的专家来自英国、新西兰和美国。跟外国人开会时。MM一句汉语都不说,由于没人能听明确。跟中国人开会时MM一句英文都没有,由于不是必需。在我看来Tom和Jerry这个做派事实上是英文不够好的表现,从后来他们跟国外专家交流必须通过翻译。不再左一个discuss,右一个case这事儿上就是看出来。
Tom好像确实有过外企工作经历,来之前在一个系统集成公司做销售。看明确销售部格局之后,他全力双手加双脚式的抱住老板MM的大腿。有接替LLG的意思。Jerry除了跟Tom聊的比較好。为人相对沉默。属于静观其变的那种。
如今看来,以上两位最核心的问题是:没把眼光放在业务上,想先搞点儿办公室政治,整倒LLG。

多数销售离职的真正原因
Tom和Jerry犯的是低级错误,公司不会由于他们能干掉LLG而留着他们。做为一线销售能留下的唯一原因就是“有业绩”。
职场上,我看过非常多人犯类似错误,没把本职工作做好之前。盲目參与办公室政治以为自己能胜出,以为自己掌握了左右命运的能力,事实上多半是出现了幻觉。

之后还出过一位。把同事私下聊天的内容直接汇报给老板,第二天就被LLG开除了——八卦内容也汇报,智商真是让人捉急。当然,这位也没有什么业绩,所以开除起来不费力。

三个月的试用期非常快到了,Tom和Jerry面临着吹牛放炮没业绩。也看不到会有什么业绩的局面。老板第一时间放弃Tom,一来他没业绩。二来即使他斗倒了LLG也只是就是用一个废物取代还有一个废物,并没有什么卵用。跟Tom和Jerry谈的是”转正能够,之前答应的5K涨8K不能运行,由于没业绩。“
Tom当场翻车。对老板大喊:”你让老子咬谁,我就咬谁!不给加薪?为什么啊。我来你这儿试用工资就跌破发行价儿了。从没这么低过!老子干了!“老板挺高兴,立刻给哥们结账走人。Jerry要冷静得多。当场没说啥,不到一个月就自己走了,他找到了新的”外企“工作机会。
这两位不管是争吵后走人,还是默默找工作离开。在我看来都一样。

假设不能把眼光放在自己的工作和主要业务上,哥俩走到哪儿预计也都是这个结局。

走好,不送。


经历折腾之后,销售部格局基本确定除三位女士之外,就我一个男的。这个状态维持了2年直到我离开公司。

下次分享下我是怎样做成咨询大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