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luogu.org/problemnew/show/P1020
(原题链接)
第一问就是求最长不上升子序列的长度,自然就想到了c++一本通里动态规划里O(n^2)的算法,但题目明确说明“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测试n方算法,本题开启spj,n方100分,nlogn200分每点两问,按问给分”,自然是要写O(nlogn)的算法才能AC哦。
对于这种nlogn的算法,只能求出长度,不能求出具体的序列。这种算法实现过程如下:
我们定义len为到目前为止最长不上升子序列的长度,d[l]表示此长度为l的不上升子序列的末尾数据中最小的那个,a[i]为输入的第i个结果。先使d[1]=a1,len=1。我们从i=2(i<=n)开始看:
如果a[i]<=d[len],那么使d[++len]=a[i],即扩充一下目前的最长不上升子序列;
否则,a[i]>d[len],就在数组d中从前往后找到第一个<a[i]的元素d[j],此时d[i1,2,...,j-1]都>=a[i],那么它完全可以接上d[j-1]然后生成一个长度为j的不上升子序列,而且这个子序列比当前的d[j]这个子序列更有潜力(因为这个数比d[j]大),所以就替换掉它就行了。
至于第一个大于它的怎么找……STL中的 upper_bound(x,x+n,num,greater<int>()),每次复杂度logn,在不严格单调增加的int型x数组从头找到下标n-1,若找到第一个比num小的数,则返回它的地址,否则返回下标为n的数的地址(地址-数组名=数的下标)。别忘了头文件为<algorithm>。更多用法详见https://blog.****.net/qq_40160605/article/details/80150252
第二问可由Dilworth定理(大致意思是一个数列分成不上升(或不下降)子序列的最小数=该数列的最长上升(或下降)子序列的长度)知该问是求最长上升子序列
的长度。具体实现过程与第一问类似只是将第一问实现过程中加粗的4个不等号分别改成“>,<=,>,<=”就行了,思路与第一问一模一样。
终于上代码了: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d[];
int n;
void bss();
void ss();
int main()
{
char ch=' ';
while(ch==' ')
{
scanf("%d",&a[++n]);
ch=getchar();
}
bss();//求最大不上升序列长度的函数
ss();//求最大上升序列的长度的函数
return ;
}
void bss()
{
int len=;
d[len]=a[];
for(int i=;i<=n;++i)
{
if(a[i]<=d[len])
{
d[++len]=a[i];
}
else
{
d[upper_bound(d+,d+len+,a[i],greater<int>())-d]=a[i];
}
}
cout<<len<<endl;
}
void ss()
{
int len=;
d[len]=a[];
for(int i=;i<=n;++i)
{
if(a[i]>d[len])
{
d[++len]=a[i];
}
else
{
if(a[i]!=d[len])
{
d[lower_bound(d+,d+len+,a[i])-d]=a[i];
}
}
}
cout<<len;
}//代码已AC
加油吧!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