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对话|深度探讨「多云与边缘」

时间:2021-11-09 00:39:49

2022年12月,分析师Zeus Kerravala与VMware通信运营商和边缘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Sanjay Uppal进行非常有启发性的谈话,分享了科技行业领导者的见解。

二位主要围绕以下主题进行探讨:

???? 如何定义多云,以及优化其所必需的抽象层

???? 什么是现代边缘、扩展它的挑战、以及边缘基础设施真正获得吸引力的头两个垂直领域

???? 为什么“我收缩了栈”描述了边缘基础设施的未来


对话实录要点

1.如何定义多云,以及优化其所必需的抽象层?

 

Sanjay:我是做边缘的人。边缘可能是运行5G的地方,可能是在分支办公室、石油钻井平台、百货商店,甚至是警车后座。提高网络弹性、提高5G网络运行安全性或运行计算的基础设施——所有这些都是VMware定义的边缘。

Zeus:从某种意义上说,从根本上讲VMware一直是一家推动了计算发展极限的“边缘公司”。边缘和多云这两个术语被广泛使用,并且它们往往根据与之交流的供应商有不同的定义。从你的角度来看,你如何定义什么是多云?

Sanjay:在过去的18到24个月里,“多云”这个词被广泛使用。对于VMware来说,这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我们的客户——通信运营商、大型企业——一直告诉我们,你必须考虑应用程序的需求。当你深入其中时,你会发现应用程序的组件可能应该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数据中心运行。例如,可视化程序可能在后端的一个地方运行,数字运算可能在另一个地方运行,你的机器学习模型可能在第三个地方运行。这将导入一个新架构,它可能连接不同的公有云和私有云。

企业和通信运营商运行许多应用程序。当你查看弹性和灾难恢复并确保满足所有SLA时,你会得出一个非常相似的结论:如果你可以选择多个后端和云,只要你可以以一种自动化的方式将它们放在一起,你可以得到他们的保证的SLA,那么你当然更愿意拥有多样性。

这与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中发生的情况非常相似。在虚拟化之前,硬件和软件通常是耦合在一起的。虚拟化一出现,它们的关联就解除了,而你得到一个抽象层。我们正在尝试构建位于所有不同云目标之前的抽象层,这样你就不会先选择大型云服务提供商,然后再反过来选择应用程序。你首先选择应用程序的需求,然后再选择它想要工作的地方。边缘只是这个选择的延伸,这意味着当你查看另一端时,应用程序需要从哪里访问?人、笔记本电脑、边缘终端、传感器、还是物联网网关?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就是联结多云的边缘。

“多云”不同于多个云。多个云意味着一个客户端访问不同的云,“多云”则类似于虚拟化,将在不同公有云中运行的应用程序组件,通过基于软件的通用基础架构捆绑在一起。

Zeus:“多云”不同于多个云。许多公司使用多个云,但如果它们没有捆绑在一起,那就只是多个云,而不是真正的“多云”。事实上,有些面向消费者的应用程序并没有从一个来源提取所有信息。他们从多个地方提取位置和AI等数据。企业接受这一点的速度很慢,因为他们明白失败的风险比消费者应用程序要高得多。

早期创建的抽象和软件允许VMware分解硬件和组件。而现在“多云”允许我们以某种方式分解软件。现在我们不必忍受位于集中地点的单一软件,而可以分解与多个地点交互的软件。

你现在抛出了“边缘”这个词,我听说它在很多方面都有使用:电信边缘、5G边缘、工业边缘、企业边缘、校园边缘、Wi-Fi。边缘就是所有这些东西吗?公司应如何考虑边缘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因为使用云很简单:你拥有一个集中式大型公有云服务或你自己的私有数据中心。但是有了边缘,它似乎更加模糊。

Sanjay:你说的多个云不同于“多云”。VMware将数字基础架构扩展到公有云。我们的栈在VMware Cloud on AWS、Azure VMware解决方案等产品的公有云上运行。如果你的应用程序是复合的但在这些不同的云上运行,则你拥有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底层数字基础架构,这与在客户端访问多个云不同。

边缘是数字基础设施,你将其放置在靠近终端生成或使用数据的多个地点。它是基于软件的数字基础设施,跨越多个地点。这种数字基础设施的物理分布至关重要,因为它带来了很多挑战。如果你要分发到五万个蜂窝站点或两万个零售店或数十万个地点,这与将其分发到六个数据中心是非常不同的。然后要靠近终端生产或消费数据的地点,你必须问,这必须在哪里运行?你没有很多基础设施来在很多地方运行它。因此,收缩基础设施确实非常重要。

这是一个简单的定义,让我们讨论细节。这些地点在哪里?它们在企业场所吗?那是远边缘。它们是否位于企业场所和通信网络服务提供点(PoP)之间?那是近边缘。通信公司的供应商边缘与RAN边缘是什么?它有多厚或多薄?这一切都来自我们认为对每个人都适用的基本定义。

2.边缘系统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我收缩了栈。”

Zeus:随着客户进入这个多云、边缘驱动的世界,抽象层可以解决哪些重大挑战?

Sanjay:第一个挑战可以这样总结:“我收缩了栈。” 因为没有太多的基础设施,还必须担心电池消耗和散热等问题,有一家英国客户将VMware Edge Compute Stack放在了警车的后座上。第一个挑战是,你能收缩基础设施栈吗?在数据中心,你有很多CPU核心、内存和供电。当你谈论边缘位置时,所有这些资源优势都会消失。

第二个挑战是横向规模。如果你拥有需要在五万个地点运行的相同基础架构,这与在六个地点运行有很大不同。你如何首先安装和配置所有这些基础设施?

第三个挑战是自动化和服务保证:如何保持升级、如何保持运行、如何在没有一大群人照顾的情况下保持它的维护?

这些是抽象层面临的主要挑战。你可以说我们会在软件层尝试并完成所有这些,但是每个应用程序都必须重复克服这些挑战,而这很难做到。如果你把它放在数字基础设施软件层,你得到足够的硬件支持,然后访问多云,这种方式似乎在边缘工作得很好。

3.VMware 是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的好选择

 

Zeus:从我的角度来看,另一个好处是在政策、安全和管理领域带来了一些规范化功能。AWS工具非常适合AWS,Azure工具非常适合Azure,但它们并不像那些可以跨云工作的工具。看起来这对抽象公司VMware来说是一个理想的角色。

Sanjay:我们认为自己是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的瑞士。当企业不想在云世界中只采用一种方法,并且不想将这种方法一直扩展到边缘时,VMware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因为我们提供了抽象层。从基站到零售店再到制造车间,你可以获得选择、灵活性和自动化的保证。

你的策略观点非常重要。在软件定义的广域网络(SD-WAN)领域,我们提出了一种扩展性非常好的机制。你可以从边缘地点使用基于池的机制来告诉你的描述资料是什么。你可以将匿名硬件设备运送到任何地方,而不必在其上贴上正确的序列号。我们基于策略的完整机制是可扩展的,可以扩展到RAN中进行计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扩展。这些水平机制在边缘非常强大,它们将使你能够访问多云世界。

Zeus:我觉得你的职衔很有趣,服务提供商与边缘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从历史上看,当你想到云时,它由三个公司拥有。但是当你想到边缘时,就有很多选择。你可以争辩说,5G运营商、移动运营商和通信公司实际上更有能力提供边缘服务。它们现在当然是区域性的,所以这种复杂的多供应商角色确实出现了。

Sanjay:我纠结过我们是否应该叫做“边缘事业部”。但每当我们谈论边缘时,当你想到地点的数量时,更广泛的网络总是可以发挥作用。这个更广泛的网络越来越无线化。我不是预料到2022年我们就会看到如此多的新无线选项。它确实推动了对运行在栈顶的智能层的需求,我们提供这样的智能。而这就是为什么当你说“边缘”时,你必须谈论底层网络以及提供网络的通信提供商。

从架构的角度来看,这些是齐头并进的。从业务的角度来看,我们通过SD-WAN这个例子发现,几乎三分之二、有时甚至70%的边缘业务来自通信运营商。当然,我们将与系统集成商和经销商一起进入市场,但实际上由于网络的重要性,将我们的业务部门称为“通信服务提供商和边缘事业部”实际上是有点描述性的。

4.边缘基础设施获得真正吸引力的两个领域是零售和工厂车间

 

Zeus:没错。当我想到边缘时,历史上的用例是石油、天然气和采矿,在这些地方你很难获得良好的网络连接。所有这些不同无线选项的兴起使我们能够在更多地方部署更多边缘。越来越多的公司应该考虑哪些新兴的边缘用例?

Sanjay:有两个垂直领域在真正起飞。第一个是零售业——为了提高忠诚度、防止损失、更好地了解客户访问,零售店中部署了两种类型的边缘。一是聚合大量数据以了解客户模式。另一个是计算机视觉,了解应该如何在商店中放置自动扫描仪之类的东西。也有一些例子可以说明人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使零售店成为多渠道零售体验的中心。你需要将工作负载推得更近一些,因为把数据一路传到公有云的路程太长了。

另一个垂直方向是工厂车间的数字化。在过去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我在工厂车间花费了大量时间。令人着迷的是这些物理机器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但它们都没有被虚拟化。很多甚至到应用程序层都是用移动物理介质来传输数据的。如果你将其数字化、虚拟化并通过数字基础架构进行控制,将会发生很多变化。在2022年的VMware Explore大会上,有一位来自食品加工业的客户代表提到他们正在部署计算机视觉来提高工人的安全性,以提高生产力。他们的生产率提高了30%,考虑到其中一些行业的微薄利润,这是非常大的提高。在过去18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工厂车间和零售店是我看到大量需求的地方。

Zeus:如果我们明年同时做这个ZKast,会不会回头说2023年是边缘成为现实的一年?

Sanjay:2023年绝对是你将看到项目从概念验证(PoC)转移到部署的时候。

内容来源|公众号:VMware 中国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