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ds干货盘点#聊一聊webpack

时间:2022-11-22 11:21:47

webpack 核心概念


Entry

入口起点(entry point)指示 webpack 应该使用哪个模块,来作为构建其内部依赖图的开始。

进入入口起点后,webpack 会找出有哪些模块和库是入口起点(直接和间接)依赖的。

每个依赖项随即被处理,最后输出到称之为 bundles 的文件中。


Output

output 属性告诉 webpack 在哪里输出它所创建的 bundles,以及如何命名这些文件,默认值为 ./dist。

基本上,整个应用程序结构,都会被编译到你指定的输出路径的文件夹中。


Module

模块,在 Webpack 里一切皆模块,一个模块对应着一个文件。Webpack 会从配置的 Entry 开始递归找出所有依赖的模块。


Chunk

代码块,一个 Chunk 由多个模块组合而成,用于代码合并与分割。


Loader

loader 让 webpack 能够去处理那些非 JavaScript 文件(webpack 自身只理解 JavaScript)。

loader 可以将所有类型的文件转换为 webpack 能够处理的有效模块,然后你就可以利用 webpack 的打包能力,对它们进行处理。

本质上,webpack loader 将所有类型的文件,转换为应用程序的依赖图(和最终的 bundle)可以直接引用的模块。


Plugin

loader 被用于转换某些类型的模块,而插件则可以用于执行范围更广的任务。

插件的范围包括,从打包优化和压缩,一直到重新定义环境中的变量。插件接口功能极其强大,可以用来处理各种各样的任务。


webpack 构建流程

Webpack 的运行流程是一个串行的过程,从启动到结束会依次执行以下流程 :

  1. 初始化参数:从配置文件和 Shell 语句中读取与合并参数,得出最终的参数。
  2. 开始编译:用上一步得到的参数初始化 Compiler 对象,加载所有配置的插件,执行对象的 run 方法开始执行编译。
  3. 确定入口:根据配置中的 entry 找出所有的入口文件。
  4. 编译模块:从入口文件出发,调用所有配置的 Loader 对模块进行翻译,再找出该模块依赖的模块,再递归本步骤直到所有入口依赖的文件都经过了本步骤的处理。
  5. 完成模块编译:在经过第 4 步使用 Loader 翻译完所有模块后,得到了每个模块被翻译后的最终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
  6. 输出资源:根据入口和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组装成一个个包含多个模块的 Chunk,再把每个 Chunk 转换成一个单独的文件加入到输出列表,这步是可以修改输出内容的最后机会。
  7. 输出完成:在确定好输出内容后,根据配置确定输出的路径和文件名,把文件内容写入到文件系统。

在以上过程中,Webpack 会在特定的时间点广播出特定的事件,插件在监听到感兴趣的事件后会执行特定的逻辑,并且插件可以调用 Webpack 提供的 API 改变 Webpack 的运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