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很多运算里面都需要用到生存期:
void f(int x)
{
printf("%d", x); //需要一个临时变量传给printf函数
}
int main()
{
int a = 0;
int b = 0;
int c = a + b; //需要一个临时变量,保存a+b的值,然后再给c赋值
f(a + b); //需要一个临时变量,保存a+b的值,然后传给f函数
return 0;
}
那么临时变量将在什么地方被释放(析构)呢?
如果在当前所处的块的结尾处释放(析构)的话,那么很可能的结果就是,生存期过长。如果有一个很大的数组,比如a[10000][10000],
在块结束之前创建了很多个(比如10个)a的临时变量,那么很可能会把内存给爆掉。因此这种方法是不行的。C++中没有像Java那样的垃圾回收机制,不会在最后一次使用这个临时变量的地方释放内存,因为这样会降低性能。
在C++中,临时变量释放内存的地方是在完整表达式的结束之后。完整表达式是指,这个表达式不是其他表达式的子表达式。
例如: c = a * (a + b) 其中,a+b就是一个字表达式。
这样,临时变量就不会有太长的生存期。
如果你需要更长的生存期的变量,那么你就需要用将这个临时变量保存起来或者改变你的算法。
例如:
上面的代码可以这样改:
void f(int x){ printf("%d", x); //需要一个临时变量传给printf函数}
int main(){ int a = 0; int b = 0; int c = a + b; //需要一个临时变量,保存a+b的值,然后再给c赋值 f(c); //c保存了a+b的值,然后传给f函数 retur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