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  <a>标签的ping属性用法

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井喷式的增长,web前端开发中的HTML5在近几年备受瞩目,越来越多的人从事html5开发相关工作。今天小编也来凑个热闹,和大家一起来谈谈HTML5中<a>标签的ping属性。

HTML5  <a>标签的ping属性主要是为了让浏览器对外发送一个异步请求,达到广告的追踪、点击率统计或完成一次HTTP重定向的目的。但是也正是因为其对广告的追踪和监视,使得ping这个属性被浏览器一度抵制、进而加入默认关闭必须从如config这样的选项中打开才可以使用,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

1、Ping的用法

Ping的用法相对比较简单,我们通过举例的方式,为大家介绍:

<a href="http://www.maiziedu.com" ping="http:// www.maiziedu.com /track">click me</a>

当你点击click me的时候,会异步发送一个POST请求到Ping后面指定的地址,Request Body的内容为PING。或许你会问,那<a ping="http://www.maiziedu.com/track">click me</a>这段代码行不行?答案是否定的,和HTML中的<a>标签一样,HTML5中href这个属性必须存在与<a>中,不然Ping也是不会运行的。

2、死亡之ping

根据Ping发送POST请求这个特性,我们可以使用循环使之不停的向一个地址追加POST请求,造成DOS攻击。

<script>

var link = document.createElement('a');

link.href="";

link.ping = 'http://www.maiziedu.com/';

document.head.appendChild(link); link.click();

</script>

运行上面的代码,就会不停的向maiziedu.com发送POST请求。

请运行在线DEMO: DOS.html  {chrome}

3、隐私追踪

Ping可以进行广告追踪,它可以统计用户都点击了哪些链接以及次数,并使用POST请求把这些信息发送到广告商的服务器上。那么POST的这些信息都包含了什么呢,简单来说HTTP Header的内容都会有,我们来看一个截获的完整信息

HOST: xisigr.com

CONTENT-LENGTH: 4

ORIGIN: http://mail.163.com

PING-FROM: http://****.com/js6/read/readhtml.jsp?mid=458:xtbBygBMgFO+dvBcvQAAsM&font=15&color=064977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44.0.2403.125 Safari/537.36

PING-TO: http://www.baidu.com/

CONTENT-TYPE: text/ping

ACCEPT: */*

REFERER: http://****.com/js6/read/readhtml.jsp?mid=458:xtbBygBMgFO+dvBcvQAAsM&font=15&color=064977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ACCEPT-LANGUAGE: zh-CN,zh;q=0.8

COOKIE: sessionid=rnbymrrkbkipn7byvdc2hsem5o0vrr13

CACHE-CONTROL: max-age=0

CONNECTION: keep-alive

PING-FROM、USER-AGENT、REFERER这三个关键信息,直接泄漏了用户的隐私(但几个月前,百度已宣布不支持REFERER)。而这也为我们最爱的XSSSHELL又提供了一个小插件。对于图片探针如果没了新鲜感,那么请试试Ping探针吧,简单的一句<a href="" ping=>就搞定!

追踪这事是攻击者的最爱,我简单做了一个DEMO,打开aping.html这个页面,点击后,你会前往wathwg,并且我异步重定向了下w3.org,但同时你的HTTP Header/IP就被我获取到了。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查看截获到的信息,Ping.html。

总结

虽然ping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是统计广告的效果更方便快捷,和提升用户异步请求时的页面访问速度,但不可否认,现在HTML5  <a>标签中的ping已可被归结为探测用户隐私的范畴中了,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HTML5的热爱和对ping这个属性的使用。

推荐学习:《html5从入门到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