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LINUX进程间通信之无名管道PIPE

时间:2021-04-18 16:28:52

IBM上放的这个系统不错,刚好可以系统回温一下LINUX的系统知识。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ipc/part1/

感觉年纪大了,前几年看的LINUX内核和系统的东东,忘了很多,要慢慢转化成永久记忆才可以。

今天,又拿起《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慢慢啃下去。

~~~~~~~~~~~~~~

进程通信有如下一些目的:
A、数据传输:一个进程需要将它的数据发送给另一个进程,发送的数据量在一个字节到几M字节之间
B、共享数据:多个进程想要操作共享数据,一个进程对共享数据的修改,别的进程应该立刻看到。
C、通知事件:一个进程需要向另一个或一组进程发送消息,通知它(它们)发生了某种事件(如进程终止时要通知父进程)。
D、资源共享:多个进程之间共享同样的资源。为了作到这一点,需要内核提供锁和同步机制。
E、进程控制:有些进程希望完全控制另一个进程的执行(如Debug进程),此时控制进程希望能够拦截另一个进程的所有陷入和异常,并能够及时知道它的状态改变。
Linux 进程间通信(IPC)以下以几部分发展而来:
早期UNIX进程间通信、基于System V进程间通信、基于Socket进程间通信和POSIX进程间通信。
UNIX进程间通信方式包括:管道、FIFO、信号。
System V进程间通信方式包括:System V消息队列、System V信号灯、System V共享内存、
POSIX进程间通信包括:posix消息队列、posix信号灯、posix共享内存。
现在linux使用的进程间通信方式:
(1)管道(pipe)和有名管道(FIFO)
(2)信号(signal)
(3)消息队列
(4)共享内存
(5)信号量
(6)套接字(socket)

~~~~~~~~~~~~~~

手打的代码,总舍不得就没了:)

/*****************
 * * readtest.c*
 * *******************/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errn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main()
{
    ];
    pid_t pid;
    ];
    ];
    char* p_wbuf;
    int r_num;
    int cmd;

    memset(r_buf, , sizeof(r_buf));
    memset(w_buf, , sizeof(r_buf));
    p_wbuf = w_buf;
    )
    {
        printf("pipe create error\n");
        ;
    }

    )
    {
        printf("\n");
        close(pipe_fd[]);
        sleep();
        r_num = read(pipe_fd[], r_buf, );
        printf("read num is %d the data read from the pipe is %d\n", r_num, atoi(r_buf));
        close(pipe_fd[]);
        exit();
    }
    )
    {
        close(pipe_fd[]);
        strcpy(w_buf, ");
        ], w_buf, ) != -)
        {
            printf("parent write over\n");
        }
        close(pipe_fd[]);
        printf("parent close fd[1] over\n");
        sleep();
    }
}

练习--LINUX进程间通信之无名管道PI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