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在.bash_history文件中,默认1000条,你也可以更改这个 值
!!:上一个指令
!number 运行第几个指令
查看命令历史的时间戳,那么可以执行:
# export HISTTIMEFORMAT='%F %T '# history | more
1 2008-08-05 19:02:39 service network restart2 2008-08-05 19:02:39 exit3 2008-08-05 19:02:39 id
注意:这个功能只能用在当 HISTTIMEFORMAT 这个环境变量被设置之后,之后的那些新执行的 bash 命令才会被打上正确的时间戳。
使用 HISTSIZE 控制历史命令记录的总行数
将下面两行内容追加到 .bash_profile 文件并重新登录 bash shell,命令历史的记录数将变成 450 条:
# vi ~/.bash_profileHISTSIZE=450HISTFILESIZE=450
使用 HISTFILE 更改历史文件名称
HISTFILE=/root/.commandline_warrior
强制 history 不记住特定的命令
将 HISTCONTROL 设置为 ignorespace,并在不想被记住的命令前面输入一个空格:
# export HISTCONTROL=ignorespace
使用 HISTSIZE 禁用 history
如果你想禁用 history,可以将 HISTSIZE 设置为 0:
# export HISTSIZE=0
https://linuxtoy.org/archives/history-command-usage-examples.html
相关文章
- Linux history 命令详解:如何查看、显示时间、清空、重复和控制历史记录
- Linux查看History记录加时间戳小技巧
- Linux基础命令-history历史记录
- history统计命令最多的20条
- linux 查看历史命令列表来访问之前的内容的命令是:history
- Linux下深度解析history命令来显示曾执行过的命令
- 使用HISTCONTROL强制history忽略某条特定命令
- CVE-2024-3094:Linux生态供应链攻击-CVE-2024-3094:供应链攻击? 一个潜伏3年只为通杀的漏洞,今天更新了一个CVE漏洞,XZ-utils5.6.0/5.6.1版本后门风险(CVE-2024-3094)这个后门并非作者无意加入的,也不是引入存在后门的库文件导致的问题,而是有人经过三年的潜伏,积极参与该项目的维护,在获得了直接commit代码的权限以后将后门代码注入其中。 这个代码一共存活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发现者是PostgreSQL 开发人员兼软件工程师 Andres Freund 意外发现的,在观察到 liblzma(xz 包的一部分)Debian sid(使用 ssh 登录占用了大量 CPU,valgrind 错误,然后找见了上游 xz 存储库和 xz tarball 已被后门。 幸运的是,xz 5.6.0 和 5.6.1 尚未被 Linux 发行版广泛集成,而且大部分是在预发行版本中。 但是kali linux如果每周更新或者最近3月26到29号之间更新了,不好意思。 根据kali官方说法希望更新, 首先我们apt-cache policy liblzma5 更新命令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y --only-upgrade liblzma5 更新 难的追一回滚动更新就这样玩吗?看来以后也不要追最新的。 当然我们还可以cat /var/log/apt/history.log 查看更新时间和都更新了哪些内容! 附: 各大linux系统可以查看自己对应的系统,查看官网说明 比如我的kali可以直接在https://www.kali.org/blog/about-the-xz-backdoor/看到 当然了这个供应链后门只能说差一点就完美成功,因为他写的有bug在sshd运行的时候直接cpu飙升,引起了研究员的注意,否则如果在发行版中大规模集成,估计可以造成linux的一个通杀,现在只是在预发行版中,但是更新快的比如kali linux中如果滚动更新那么就会被影响到。 参考链接:
- linux-10 基本命令之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free,history,who,last - 风之子手
- centos 阶段复习 2015-4-6 dd命令 hosts.allow和hosts.deny 啊铭的myssh脚本 清空history命令历史 /dev/zero 零发生器 /dev/null 黑洞 /dev/random 生成随机数 第十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