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SD文件编辑vi指令大全

时间:2022-06-01 20:56:04
 编辑文件是最基本的系统操作之一,FreeBSD提供了两个最基本的全屏幕编辑器:ee和vi。全屏幕编辑通过终端设备进入全屏幕模式,提供直观的编辑功能。如果终端设备的类型设置不正确,会导致全屏幕模式不正确,无法进行正确的编辑工作。
1) 终端设备及其描述
终端设备文件为标识用户与系统连接的终端设备的设备文件,这是一种典型的字符设备文件。普通的终端一般使用串口和主机相连接,系统使用终端文件来描述这个连接的终端。通常第一个串口连接的设备为ttyd0(标准个人计算机第一个串口连接的常常是鼠标),第二个串口为ttyd1,依次类推。

如果用户是使用telnet或其他远程登录的方式,那么系统使用一个伪设备文件与用户的伪终端相对应,这些伪终端设备文件为ttyp0到ttysv,ttyP0到ttySv。这样就能支持相当多用户同时登录系统。

Unix是多用户、多任务系统,但是个人计算机仅仅有一个屏幕,熟练Unix用户喜欢同时进行几个工作,例如在一边下载文件,一边进行编程等,对于直接使用控制台的FreeBSD用户来讲,FreeBSD提供的虚拟终端能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在控制台上的虚拟终端,对应的终端设备文件为ttyv0、ttyv1、ttyv3等,与键盘上的12个功能键相对应。控制台设备被系统用来输出很多必要的信息,包括各种登录信息等对系统安全非常相关的信息。由于在控制台上操作就是在个人计算机前面操作,因此通常在控制台上能完成许多在其他终端上不能完成的操作,例如:使用Ctrl+Alt+Del重起系统等。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必须限制对控制台的物理访问。

对于不在控制台的用户,就需要额外的应用程序的支持,才能使用多个终端。例如可以在支持多窗口的计算机上多开几个telnet会话,或者使用X window系统开出多个xterm窗口,每个窗口对应一个伪终端。甚至在一个字符终端上,也可以通过应用程序screen打开几个伪终端,但这需要安装相应的软件screen。这些伪终端都使用ttyp0等伪设备文件。

与终端相关的另一个问题为不同的终端设备分为不同的终端类型,这是因为虽然终端是字符型设备,但又要求它能够具备更复杂的功能,例如进行全屏幕操作等。这样就要求终端设备能接受和识别一些控制字符,而不同的终端设备具备不同的控制字符。

登录用户可以使用TERM环境变量来告诉应用程序当前使用的终端类型,常用的终端类型有vt100,ansi等,FreeBSD控制台的终端类型为cons25,但是其他Unix中一般不识别这个类型,因此如果在FreeBSD上通过telnet等连接到其他Unix上之后,应该改变TERM变量的值为ansi或其他标准一些的终端类型。

在FreeBSD中,终端类别对应的控制字符使用termcap的方法定义,而System V中使用terminfo的方式。所有的终端类型记录在/usr/share/misc/termcap文件中,并定义这些终端对应的控制字符。

登录到系统之后,将有一个终端设备文件与用户的这个登录过程相联系。这个终端设备文件在控制台上登录时可能是/dev/ttyv0,如果从网络上远程登录可能是/dev/ttyp0,但无论是那种情况,系统总使用/dev/tty来代表用户当前使用的终端,直接访问/dev/tty将对当前的终端进行直接操作。

2) 编辑文件
当执行全屏幕编辑任务的时候,必须将TERM变量设置正确,否则系统就无法正确放置光标的位置,进而无法进行正常的编辑工作。

FreeBSD下的最基本编辑器为ee,ee编辑器是一种简单易用的编辑器,它在启动之后,将一些操作的组合热键放在了屏幕的上方,用户可以随时得到提示。而如果需要进行保存、退出等操作时,使用Esc键则可以激活菜单,进行相应的操作。Ee还是系统安装程序所使用的缺省编辑器。

另一种更为流行的编辑器是vi,vi是Unix下的一种标准编辑工具,几乎所有的Unix都支持这个编辑器,并将其作为基本配置。因此,对于一个Unix系统管理员来讲,掌握vi应该是基本功之一。

然而,由于vi是为了使用终端的使用者来设计的,就与习惯于使用个人计算机的用户的一些习惯有些矛盾,因此很多用户都抱怨讲vi是非常难用的一种编辑器,例如,打算使用箭头键移动光标,却有时成功,有时输入了一些乱七八糟的字符等等。

这些错误的原因是用户没有了解vi操作的一些基本原则,原则上,vi是为了只使用键盘进行输入的用户进行设计的,如果使用者的手总是在键盘、鼠标之间换来换去,在主键盘和小键盘之间换来换去,在主键盘和方向键之间换来换去,就很难认识到vi的魅力的。因此,对于达到了接近盲打层次的输入者,就会自然而然的认识到vi在输入方面的优势。

由于vi只使用主键盘,那么当需要控制vi的时候,就需要输入一些与普通输入过程不同的指令,在Windows编辑器中,是使用菜单,有些编辑器是使用组合键,而vi则使用一个不同的命令模式,允许用户输入控制指令。

因此,vi分为两个基本模式,一个为命令模式,另一个为编辑模式,当处于编辑模式的时候,不能做移动光标、删除字符等操作,而处于命令模式的时候,键盘输入的都是控制命令,当然包括使用”:”使用户能输入一系列的指令,例如使用”:w”保存文件,”:x”保存文件并退出系统,”:q”放弃保存文件并退出系统,等等。

使用Esc键使vi从编辑模式转换到命令模式,使用’i’、’A’等键盘命令使vi从命令模式转换到编辑模式。

设计vi的目的是仅仅利用基本键盘,不需要扩展键盘的帮助就能完成所有的基本操作,使用vi的时候不需要Ctrl、箭头等特殊的键,唯一需要的特殊键为Esc键,这对于一个熟悉键盘的输入者来讲,是非常友好的。当一个使用者使用’F’和’J’键上的特殊突起确定了手的位置之后,他的右手不需要移动的,他的左手只需要在按ESC键的是否略微离开一些标准的输入位置,使用者能很轻松的可以使用h,j,k,l来移动光标的位置,使用x删除自负,使用i转换到编辑模式,等等,由于不需要额外的移动,输入的效率事实上更高。

一个熟练的vi使用者是不需要将手离开基本键盘,去使用箭头键或鼠标进行操作的,个人计算机的标准101键盘对于熟悉键盘的操作人员来讲,明显是一种浪费。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vi指令例子:

Esc 返回命令状态,如果不清楚当前状态,最好使用这个键确保处于命令状态;

h 向左移动光标;

j 向上移动光标;

k 向下移动光标;

l 向右移动光标;

i 在当前位置上进入输入状态;

A 在行尾进入输入状态;

x 删除当前字符;

dd 删除当前行,并放入缓冲区;

d7d 删除7行并放入缓冲区,可以改变7为任意其他数字;

yy 复制当前行并放入缓冲区;

y17y 复制17行并放入缓冲区,可以改变17为任意其他数字;

p 将dd、yy等放在缓冲区的数据粘贴在下一行;

1G 跳到文件的第一行,0表示文件的末尾;

+10G 向前跳10行;

-10G 向后跳10行;

/somestring 向后搜索somestring;

?somestring 向前搜索somestring;

n 重复上次搜索动作;

:w 保存文件;

:w filename 保存当前编辑的文件到filename中;

:q 退出vi,如果文件已经改变则退出失败;

:q! 强制退出vi,不管文件是否被更改过,!用于强制vi执行操作;

:x 保存退出,相当于:wq;

:e filename,编辑另一个文件filename,如果放弃当前改变,使用!强制;

:% s/string1/string2/g 在整个文件范围内查找string1,用string2替换;

-----------------------------------

vi指令大全
http://www.discuz.net/thread-258326-1-1.html

vi指令大全


进入vi的命令
============
vi filename: 打开或新建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行首
vi +n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n行首
vi +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最后一行首
vi +/pattern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个与pattern匹配的串处
vi -r filename: 在上次正用vi编辑时发生系统崩溃,恢复filename
vi filename....filename: 打开多个文件,依次进行编辑

移动光标类命令
==============
h: 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l: 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space: 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Backspace: 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k或Ctrl+p: 光标上移一行
j或Ctrl+n: 光标下移一行
Enter: 光标下移一行
w或W : 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首
b或B : 光标左移一个字至字首
e或E : 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尾
): 光标移至句尾
(: 光标移至句首
}: 光标移至段落开头
{: 光标移至段落结尾
nG: 光标移至第n行首
n+: 光标下移n行
n-: 光标上移n行
n$: 光标移至第n行尾
H: 光标移至屏幕顶行
M: 光标移至屏幕中间行
L: 光标移至屏幕最后行
0: 光标移至当前行首
$: 光标移至当前行尾

屏幕翻滚类命令
==============
Ctrl+u: 向文件首翻半屏
Ctrl+d: 向文件尾翻半屏
Ctrl+f: 向文件尾翻一屏
Ctrl+b: 向文件首翻一屏
nz: 将第n行滚至屏幕顶部,不指定n时将当前行滚至屏幕顶部。

插入文本类命令
==============
i: 在光标前
I: 在当前行首
a: 光标后
A: 在当前行尾
o: 在当前行之下新开一行
O: 在当前行之上新开一行
r: 替换当前字符
R: 替换当前字符及其后的字符,直至按ESC键
s: 从当前光标位置处开始,以输入的文本替代指定数目的字符
S: 删除指定数目的行,并以所输入文本代替之
ncw或nCW: 修改指定数目的字
nCC: 修改指定数目的行

删除命令
========
ndw或ndW: 删除光标处开始及其后的n-1个字
do: 删至行首
d$: 删至行尾
ndd: 删除当前行及其后n-1行
x或X: 删除一个字符,x删除光标后的,而X删除光标前的
Ctrl+u: 删除输入方式下所输入的文本

搜索及替换命令
==============
/pattern: 从光标开始处向文件尾搜索pattern
?pattern: 从光标开始处向文件首搜索pattern
n: 在同一方向重复上一次搜索命令
N: 在反方向上重复上一次搜索命令
:s/p1/p2/g: 将当前行中所有p1均用p2替代
:n1,n2s/p1/p2/g: 将第n1至n2行中所有p1均用p2替代
:g/p1/s//p2/g: 将文件中所有p1均用p2替换

选项设置
========
all: 列出所有选项设置情况
term: 设置终端类型
ignorance: 在搜索中忽略大小写
list: 显示制表位(Ctrl+I)和行尾标志($)
number: 显示行号
report: 显示由面向行的命令修改过的数目
terse: 显示简短的警告信息
warn: 在转到别的文件时若没保存当前文件则显示NO write信息
nomagic: 允许在搜索模式中,使用前面不带“\”的特殊字符
nowrapscan: 禁止vi在搜索到达文件两端时,又从另一端开始
mesg: 允许vi显示其他用户用write写到自己终端上的信息

最后行方式命令
==============
:n1,n2 co n3: 将n1行到n2行之间的内容拷贝到第n3行下
:n1,n2 m n3:将n1行到n2行之间的内容移至到第n3行下
:n1,n2 d: 将 n1行到n2行之间的内容删除
:w: 保存当前文件
:e filename: 打开文件filename进行编辑
:x: 保存当前文件并退出
:q: 退出vi
:q!: 不保存文件并退出vi
:!command: 执行shell命令command
:n1,n2 w!command: 将文件中n1行至n2行的内容作为command的输入并执行之,若不指定n1,n2,则表示将整个文件内容作为command的输入
:r!command: 将命令command的输出结果放到当前行

寄存器操作
==========
"?nyy: 将当前行及其下n行的内容保存到寄存器?中,其中?为一个字母,n为一个数字
"?nyw: 将当前行及其下n个字保存到寄存器?中,其中?为一个字母,n为一个数字
"?nyl: 将当前行及其下n个字符保存到寄存器?中,其中?为一个字母,n为一个数字
"?p: 取出寄存器?中的内容并将其放到光标位置处。这里?可以是一个字母,也可以是一个数字
ndd: 将当前行及其下共n行文本删除,并将所删内容放到1号删除寄存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