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和tcp,udp,ip等网络协议学习

时间:2022-05-09 10:23:11

前言,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按照OSI标准,分为物理层(硬件),数据链路层(双工等这一些),网络层(以太网协议等),传输层(可以理解为计算机里面的传输),会话层(创建一个会话),表示层,应用层,看到狭义来说,可以把最后的会话,表示,应用层都统一为应用层

1,在数据链接层上的以太网协议,分为head和data,head固定为18字节,data:46~1500,所以当传输的数据大于1518,就必须分为多个帧来发送。
head里面有MAC地址(12个16进制,唯一的)。
注:MAC地址表,ARP缓存地址表和路由地址表的见解:
(一)MAC地址表,是存在于交换机当中的,交换机有一张记录MAC地址和端口号对应的表,由时候存在这对应关系把数据传播分为广播和单播(有学习到的)
(二)ARP缓存表是在主机当中的,发送数据的时候,先检查有没有对应ip的对应mac地址,没有的话,就发送一次ARP请求,IP的目的主机的ip,MAc地址是交换机的地址,交换机接受到后,知道是广播帧,广播出去,目的主机接受到后,检查时候是自己的ip,是的话,发送一次ARp响应,这就是有IP地址转MAc地址。传送门
(三) 路由表,首先,路由表是基于不同网段使用的,存在于路由器当中,hostA会检查hostB的ip,两个ip地址与子网掩码相与,如果不是一个网段,则传输数据通过路由器,hostA发送一次数据包(ARP同样适用于主机获取路由器的MAC地址,A首先发送请求得到路由器的MAC),里面包含着路由器的MAC地址,路由器A首先把数据链路层的封装去掉,检查里面的目的ip是否存在于路由表,存在的话(不纯在呢),就把数据进行二次分装(MAC地址换为下一个目的MAC地址),在接口处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当中。同理下一个路由器进行同样的操作。当ip的网段属于路由器的网段的时候,就获取目的主机的mac地址,广播出去。

下班了,未完待续


8.7早
2,ip协议,ip协议里面的ip地址,同时也引入了子网掩码的概念,子网掩码由网络位和主机位构成,网络位+主机位,网络位全为1,主机位全为0,用两个ip地址和子网掩码相与(同为1的时候为1,其余的情况为0)。判断两主机是否在一个局域网内。ip数据包也是分为head和data
,head为20到60字节,整个数据包最长为15535字节,所以data最长为15535-20为15515,而以太网数据包为46~1500,所以可能会分开几个数据包发送。
3下面介绍传输层的协议
(一)udp协议最长是15535,装在ip数据包里面。
(二)由于udp协议是不可靠的,面向用户的,不返回数据。tcp就是防止这种无状态的链接而来的,三次握手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