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命令之 ping

时间:2023-01-27 07:59:05

ping命令主要用于检測主机的连通性。

语法:

ping [-dfnqrRv] [-c <完毕次数>] [-i <间隔秒数>] [-I <网络接口>] [-l <预先载入>] [-p <数据格式>] [-s <数据包大小>] [-t <生命周期>] <主机名称或IP地址>

參数:

-d					使用 Socket 的 SO_DEBUG 功能。

-f					极限检測。不等收到响应就全速发出请求信息。仅仅有系统管理员能用。

-n					仅仅输出数值,而不查找主机地址的符合名称
-q 不显示命令运行过程,开头和结尾的相关信息除外。
-r 绕过正常的路由表。直接在连接的网络上将数据包传送到远端主机上。
-R 记录路由过程。IP文件头仅能容纳9个路由信息。 -v 具体显示命令的运行过程。
-c <完毕次数> 设置完毕响应的次数。发出一个请求而且收到一个回应,才算完毕一次响应
-i <间隔秒数> 指定收发信息的间隔信息。 单位为秒,默觉得1秒,注意不能与參数 -f 同一时候使用
-I <网络接口> 使用指定的网络接口传送数据包
-l <预先载入> 设置在送出要求信息之前,先行发出的数据包。仅仅有系统管理员能使用此參数
-p <数据格式> 设置填满数据包的数据格式,必须用十六进制进行设置
-s <数据包大小> 设置数据包的大小。 缺省值为 56 Bytes,加上 8 Bytes 的ICMP 文件头共计 64 字节
-t <生命周期> 设置存活数值 TTL (Time-to-Live) 的大小,范围为 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