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无息第一篇:阅读一篇论文的随手记要

时间:2022-12-05 06:36:27

先讲几句废话,纪念我的第一篇CSDN博客。本来想把标题起名为:“开天辟地第一篇”,转念想想,还是算了,作为一名研一的专业小白,要低调要虚心.......,还是“悄无声息”来得好。

这篇主要围绕

“Software Networks at the Edge: a shift of paradigm

,我看这篇论文时遇到的问题、疑惑,灵光点来的。对,就是这些

1、首先什么是边缘网络?

与核心网相连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位于核心网络的边缘。边缘设备通常为中低档设备是指安装在边缘网络上的交换机、路由、IAD、以及各种MAN/WAN设备,负责接入设备和核心/骨干网络设备之间数据包传送。

边缘网络设备可以将一种网络协议转换为另一种类型。边缘设备结合边缘网络负责处理转换过程集中输入能量,实现核心/骨干网的高速传输,同时通过接入设备将输出能量分散到各个终端用户。

2、什么是范式转移?

这个名词用来描述在科学范畴里,一种在基本理论上对根本假设的改变。如果非要简单的概括的话,它的内涵有两层意思:(1)科学共同体的共同承诺集合;(2)科学共同体共有的范例。再进一步,(1)可以简化为一种约定,(2)就是范例。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62年)中,库恩认为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

范式理论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共同的基本理论、观念和方法;共同的信念;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

Alexander给出的经典定义是: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的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无数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无需在重复相同的工作。

一个稳定的范式如果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它就会变弱,从而出现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范式转移就是新的概念传统,是解释中的激进改变,科学据此对某一知识和活动领域采取全新的和变化了的视角。所谓“范式转移”,是指一个领域里出现新的学术成果,打破了原有的假设或者法则,从而迫使人们对本学科的很多基本理论做出根本性的修正。

从根本上来说,范式转移就是冲出原有的束缚和限制,为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开创了新的可能性。

3、SDN与NFV?

SDN 最大特点是实现了控制和转发分离,网络设备分离为单独的控制设备及转发设备,转发设备功能简单化,控制与转发间遵循标准的Openflow 协议。

NFV 采用虚拟化技术,将传统的通信设备功能与硬件解耦,采用通用的计算、存储、网络设备实现通信网络功能,打破了专有硬件对网络的限制。
SDN与NFV 之间的关系如何呢?SDN 和NFV 都采用了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思想,并都试图通过软件定义的形式实现基本控制功能,两者最基本的区别及关联关系体现在以下方面:
1、 NFV 的核心是网络功能的虚拟化,SDN 的核心是软件定义网络。也就是说NFV 的关键点在网元功能实现的变革上,而SDN 关键点体现在IP网络策略及路由转发的软件集中控制上。
2、NFV与SDN没有直接的关系,或者这样说,两者并不相互依赖。NFV 可以不依赖于SDN 部署,SDN 技术不是NFV 架构中必须部署的技术。两者有一定的互补性,如SDN 的控制器可以部署在NFV 架构上,可以通过SDN 控制NFV 架构中各虚拟网元之间的IP 数据分组转发的集中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