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目的
- 编程规范是对编程的一种约定,主要作用是增强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便于代码重用。
-
2、命名规则
- 首先要求程序中的各个要素都遵守命名规则,然后在编码中严格按照编码格式编写代码。命名规则包括以下几点。
- 1)包的名称由一个小写字母序列组成。
- 2)类的名称由大写字母开头,其他字母都由小写的单词组成。
- 3)类的实例的名称由一个小写字母开头,后面的单词由大写字母开头。
- 4)常量的名称都大写,并且指出完整含义。
- 5)参数的名称无其他具体规定。
- 6)数组的命名使用“类型[] 数组名”的形式。
-
3、编码格式规定
- 1)程序最开始编写导入包和类语句,即 import 语句。import 语句可以有多行,编写完 import 语句后空一行。
- 2)定义 public 类,顶格书写。类的主体左括号“{”不换行书写,右括号“}”顶格书写。
- 3)定义 public 类中的变量,缩进书写。
- 4)定义方法用缩进书写,方法的左括号“{”不换行书写,右括号“}”和方法首行第一个字符对齐。方法体要再次缩进书写,最后一个变量定义和第一个方法定义之间、方法和方法之间最好空一行。
-
提示:
- 在单一的语句后有“;”,在一对括号“{}“之外无“;”。方法调用名和紧跟在其后的左括号“(”无空格,该左括号和其后的标识符之间无空格。多个参数之间的逗号和前一个参数紧靠,与后一个参数空一格。
相关文章
- java包名命名规范
- mysql 视图 命名规则_数据库命名规范
- Java的命名规范
- java的命名规范与注释规范
- Java命名规范
- python变量命名规则与规范(约定)
- Java编程规范(代码规范)--精选
- C语言变量命名规则和规范
- RabbitMQ 优点和缺点- 消息可靠性:RabbitMQ 提供了持久化功能和消息确认机制,确保消息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可靠地存储和处理。 灵活的路由:通过多种交换机类型和绑定规则,RabbitMQ 能够灵活地路由消息到指定的队列。 支持多种消息协议:实现了 AMQP 等(MQTT、STOMP)标准化、开放的消息队列协议,使其能够与多种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进行通信。 插件化扩展:RabbitMQ 提供了丰富的插件系统,可以通过插件扩展功能,如死信队列、压缩、追踪等。 高可用性:支持集群模式和镜像队列,确保服务的可用性 易用性和可管理性:提供了丰富的 API 和管理工具,以及多种客户端库和框架支持,易于集成和使用。 多语言支持:RabbitMQ 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客户端,包括 Java、Python、Ruby、C#、Node.js 等,方便开发人员集成到各种应用中。 高性能:在处理大量并发消息时表现出色。 广泛的社区支持:拥有庞大的开发者社区和丰富的文档资源。 劣势: 性能和吞吐量较低:相比于 Apache Kafka 等面向大数据流处理的消息队列系统,RabbitMQ 的吞吐量较低,不适合处理海量的实时数据流。RabbitMQ 的设计更注重消息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而非极高的吞吐性能。
- Java编程规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