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项目需求总结

时间:2021-08-16 13:56:07

    工作大半年了,终于有了项目需求,呵呵,不知是可喜还是可悲。去年六月份正式入职现在的公司,然后开是了职场的新的征途。新征途开始,就像其他公司一样 先熟悉下公司框架,熟悉下公司业务,很正常的过着。正常过后也就该不正常了。。。。。一个月过去了,然后开始第二个月,一直在熟悉业务,熟悉框架,无人问津的熟悉着这些东西。第二个月过去一半的时候,通知项目推迟。然后继续学习。。。。当时看着别人忙的要死,我们这帮新员工却闲得淡淡忧伤。中途有几个给客户演示的demo需要做,然后我们一起入职的几个小伙伴一起给客户做演示项目了,整个项目组做演示项目,好奢侈的样子。。。。然后,继续学习的样子。。。。直到后来又通知项目再次推迟,然后有几个人有了辞职的念头,最后却只有一个辞职走人的。其他人还是留下来继续学习!!!!一群刚入行的菜鸟,确实有很多该学的东西。学呗。。。。在后来,大概快4个月的样子,部门之间交换学习,被发配到测试部学习。当时真的有种骂娘的冲动。作为一个新入行的程序员,我们可有一颗改变世界的梦。在这里学习4个月,没有满足我们改变世界的内心需求就算了,还要去测试部学习,学完还回的来吗?去测试我对自己的规划可相距甚远呀。辞职!!!换工作!!!!怒火直冲脑门呀。可是还是没有辞,不是心中服气,而是因为闲置四个月后,发现原来会的东西也不会,本来就菜,现在更菜了。这个节骨眼上辞职去找工作,只有饿死的份了。抱着拿人钱,受人管的心理,去测试部学习,于是开始了放羊的日子。。。。,由于是被派到这边来学习,也没什么测试任务,简单学习了下几个常用的测试工具,熟悉了下业务,也就没什么活干了。于是自己在这段时间里抓紧时间重新学习了下ssh,java基础呀一些基础的东西。也好生害怕,因为没什么活干,没给公司创造价值而惨遭裁员。在测试部学习的时候,带我的师傅管着几台linux主机,常写些脚本。我也趁机补充了下我那可怜的linux知识,练习下常用命令,练习下shell编程。也许是看我学习的态度不错,师傅也时不时的给我几个需要修改的脚本,让我实战下。呵呵 学着编写shell脚本算是在测试部学习的一大收获吧。

  在测试部待了一个月,然后就等待着过年放假了。这段日子里辞职的心更加强烈,一来自己在这一个月里,偷偷补了下忘记的知识又有了些底气,二来感觉闲了这么长时间,总感觉会被公司裁掉,呵呵。

  也打算加入到年后的跳槽大军中,可是过完年回来,就有活了。俗话说技高人胆大,像我这种技低的就啥也不敢了,就感觉自己没有勇气去面对为辞职的代价 突然有种为自己找借口的感觉,虽然干的不开心但也不敢说什么做什么,就是像那本书中书的上班奴。总之还是留在来现在的公司。

   然后说说,这个需求吧。应该说分需求的时候还是照顾到了我们这几个新人的水平的。可能是因为做的这个需求稍微复杂点,最终要我们两个人共同去做。然后问题又来了,领导只说我们两个一起做,也没有给我们分工,到底谁负责什么。然后起初的两天,就有点乱套,还好我们两个有些私交,呵呵(确实感受到处理好和同事之间关系的重要性),谁也没埋怨什么,慢慢调整过来,慢慢的分工做。

   再一个就是对需求的把握上,人生第一次,感觉自己的理解能力如此之差。直接把原来的代码迁移到新项目中了,然后白白浪费了三天的时间。也意识到有个师傅带的好处,现在两个新人,从头开始做,真的是南辕北辙,给搞错了。唉,又抓紧时间改正。还好项目赶的不是特别紧,要不真的不知道怎么面对头儿了。

  再一点就是对自己技术的认识了。。。真的有两天我给自己的评价就两个字-----“呵呵”。这个被评为2013年度最伤人的词语,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我用到自己身上。真的是只有呵呵 的份了。引用我高中老师的一句话“反正嘛也不会耶”。各种没有遇到过问题出现真的搞的自己挠头不止。在这一点上也让我意识到,真实项目与平时练习的项目的差距。这此做的需求,应该说在平时自己练习的项目中也有过相似训练。但真正的复杂度,绝对是天壤之别呀。这一个需求就差不多顶之前自己练习的整个项目的代码量了。对自己说句话“技术的这条路上,你还站在起点”。

  第四点了吧,和技术无关,和项目无关。和人生有关,哈哈。扯点远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养好身体,才有本钱去赚钱呀。为了这一个需求,忙了有大半个月吧,天天加班到八九点,两个周六也在加班中度过。身体真的是有些乏了。都说IT狗死的早,不无原因呀。本来就整天对着电脑,还没完没了的加班没时间锻炼身体。曾记否,哥也能一口气做五十个俯卧撑,然后四年大学念完,也就做十几个了。这段时间再去试着做做,做十个都困难。大声叹口气,唉!!!要锻炼身体了,为了多活两年,呵呵。

  最后一点,算是对人生的思考吧。自己要在程序员这条路上走多远。当时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大概是因为,实现敲代码实现某个功能带来的那种成就感吧。我属于那种比较笨的男生吧。初中时做几何题,别人都能用好几种方法解,而我只能默默的用最笨的方法去解。好生羡慕那些解完题,站到讲台上把自己的解法讲给同学们的人。到高中的时候,数学有本算法的选修课本,然后看着老师用一行行的代码,将函数的图像显示出来就感觉好好玩,感觉再也不用绞尽脑汁的去想函数的图形了。上了大学竟然阴差阳错的进了数学院,这可是我一直来最弱的科目。各种数学公式,各种函数,让人纠结不已,忧伤已不是淡淡的。。。。但后来开了c,java课,算法,也学过了高中是老师用过的那个软件matlab。感觉敲代码带来的喜悦掩盖了数学课程的枯燥吧。数学题纠结做不出来的,就去敲敲代码,舒缓下心情,在自己的想要的功能实现时,总是感觉有些自豪。这份自豪感把我带上了程序员的路,但究竟能走多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