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DSP的每一个CPU而言,当由CPU发起的对corePac内部内存(L1,L2内存,片上寄存器地址)的訪问(通过store或load指令)时,所訪问内存的地址就是物理地址;但当CPU訪问corePac外部的内存(如MSM,即多核共享内存或DDR)时。CPU所訪问的32位地址就是虚拟地址了。在訪问达到外部内存之前。corePac中的XMC模块就会将32位的虚拟地址映射(由16对MAPAX寄存器(同一时候有地址扩展功能)实现,MPAX支持16个用户自己定义的地址段,对每一个段运行内存保护与地址扩展(32->36))为36位物理地址。
相关文章
- Mybatis操作数据库字段与实体类属性的映射关系
- 用户虚拟地址转化成物理地址,物理地址转换成内核虚拟地址,内核虚拟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虚拟地址和对应页的关系
- x86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学习
- 深入解析现代计算机内存访问机制:从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与缓存优化
- 注册URL模式与HttpHandler的映射关系
- VMware中ubuntu虚拟机与windows的端口映射,共享一个IP地址
- centos 设置 IP地址与主机名的映射
- 解决springboot-mybatis报错Invalid bound statement (not found)dao层与mapper.xml映射失败的问题
- Cache与主存的映射及计算(转)
- Cache与主存之间的全相联映射、直接映射和组相联映射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