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巨头与互联网巨头的成功之道

时间:2022-04-02 17:23:17

引子:

在很久很久以前,很多IT行业的准程序员对微软、IBM、Oracle等巨无霸外企心生向往。

在很久以前,很多IT行业的准程序员对百度、腾讯、阿里、360等巨无霸互联网公司心生向往。

很多在外企的程序员觉得互联网公司是青春、高薪的圣地,能学习到业界最前言的技术和潮流的业务,无比崇拜。

很多在BAT的程序员觉得外企是*、幸福的圣地,能过上体面、高大上的生活,无比崇拜。

那么,外企与BAT的路线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如何走下去呢?

关于技术与业务:

搞IT是技术重要,还是业务重要呢?

很多同学,尤其是工作3年以内的同学,要么对这个问题完全茫然,要么被人*觉得技术就是一切,搞IT就是搞技术,技术就是王道。(互联网派)

很多同学,尤其是工作3年以内的同学,要么对这个问题完全茫然,要么被人*觉得业务就是一切,搞IT就是一份工作,把老板交代的事情做完就行了。(外企派)

什么是技术?

如果我们把技术定义为能 创造 一个东西、能为生活带来便捷的技能,那么,大部分的BATer都是从事技术类工作。

从事“技术类”工作的特点是,业务(现金流来源)本身就是技术创造的产品,也就是说,技术人员不仅要承担技术上的压力,而且还要承担业务上的压力——比如,做的这个产品流量有多大,产品带来的直接收益多大。

这种工作是不是很牛逼?这种程序猿是不是很伟大?

是的。这种工作确实很牛逼,同时,也很伟大。

伟大的前提,是要承担伟大的责任。

如果,一个业务流量起不来或者流量起来了但是无法直接或者间接带动现金流,那么,无论这个产品做得多好,无论这个程序猿承担了多么大的责任,做了多大的贡献,那么,他都是悲剧的,所有负责这个产品的程序猿都是悲剧的!不要怀疑。

如果,一个业务流量起来并且直接或者间接带动现金流,那么,无论这个产品做得多好,无论这个程序猿承担了多么大的责任,做了多么大的贡献,那么,他都是成功的,所有负责这个产品的程序猿都是成功的!不要怀疑。

什么是业务?

如果我们把业务定义为行业里需要处理的事务,那么,大部分BAT的业务都不能算是业务,而大部分外企里的项目都是面向业务的。

我们想一想,我们晚上有手机刷一刷微博,用手机登陆一下微信,这里会有transaction发生吗?这种“活动”会涉及到复杂的data modeling吗?

从事“业务类”工作的特点是,工作最终的目标是把业务支持好(而不是创造),技术只是落实业务的一个载体,不用这门技术还可以使用另外一门技术,技术人员完全不必要承担业务上成败的任何压力,也没有能力和责任承担任何业务上的压力。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公司的业务很有钱,那么,项目预算会比较丰满,加班相对不会太多(如果要加班,会有明确计算的加班费用)。如果这个公司的业务不是很有钱,那么,这一家公司就会请屌丝公司做项目而不会请500强外企公司做项目。

这样的工作有成就感吗?这样的程序员牛逼吗?

从技术或者代码的角度来说,这种程序员是打酱油的,没有创造力。

从企业运作的流程来讲,这种程序员是伟大的,因为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这种程序员不仅能让技术把业务支持好,而且,在积累了足够多的行业经验之后,他们甚至能直接通过项目(典型的ERP系统)优化企业的管理流程,给企业高层管理提出企业管理的优化建议!

如何在BAT和外企里面获得成功?

在BAT生存的成功法则:

1,注重人脉关系培养。互联网机会是很多的,很多业务会火,同时,很多业务会死。如果没有足够的人脉支持,一不小心就被公司抛弃了。(老板让你免费加班的时候会跟你你一起背诵企业价值观,要开除你的时候,肯定不会让CEO背诵企业价值观)

2,注重个人能力培养(技术)。目前BAT都在逐渐把员工作为“灯油”使用,灯越亮,灯油烧得越快。想要混得长久,就要让自己的角色质变成为一盏灯,而不是成为别人的灯油!

在外企生存的成功法则:

1,注重业务思维培养。外企更多的是面向业务而不是面向核心产品(核心研发一般在欧美)。

2,尽量往高大上的产品靠,比如SAP的ERP,IBM的DB2数据库等等。用这些产品对技术要求不高,也用不了多高深的技术,关键在于熟悉套件和业务。

3,把英语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