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之LVS/DR模式

时间:2022-12-12 03:04:47

       NAT模式不同,DR的负载均衡调度器工作在网络七层协议中的数据链路层,也就是第二层。它通过修改数据包的目标MAC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实际应用服务器上,最重要的是,实际服务器的响应数据包将直接返回给用户端,而不需要经过负载调度器

1LVSDR简介

LVS Linux Virtual Server的简称,在实际环境中经常作为B/S结构的网络应用中的负载均衡器来使用,工作在7层网络模型中的,网络层,也就是通常说的IP层,由于数据的处理是在Linux内核态完成的,所以相对反向代理服务器来说,性能一般会高一些;

DR Direct Routing直接路由的简称,应答包通过单独的路由方法返回给客户端。不需要隧道结构,因此可以使用大多数linux操作系统做为物理服务器。

2、简单的LVS/DR架构图

这里我简单画一下LVS/DR模式在应用时的部署环境:

 负载均衡之LVS/DR模式

 

我们先假设百度用的是这种架构模型(实际上百度是什么架构我也没有实地调研过)

然后来模拟下用户访问百度的情况。

1.用户在浏览器输入http://www.baidu.com,用户的电脑通过网络询问DNSwww.baidu.com域名的IP地址。

2.DNS服务器通过用户的地址,在服务器列表里选择一个可能是距离用户最近的LVS虚拟服务IP地址或者一个按照轮询策略的地址。

可以用pingwww.baidu.com,能看到会返回一个IP地址,这个IP地址就是我们DNS返回给我们的地址。也可以用dig命令,能够看到www.baidu.com实际对应了3IP地址

3.用户浏览器通过DNS获得的IP地址,访问LVS服务器

4.进入LVS/DR模式,LVS将数据包提供给APACHE或者nginx构建的反向代理服务器;

5.反向代理服务器最终将请求送给应用服务器;

6.应用服务器完成用户请求之后,通过反向代理服务器直接返回给用户,而不需要通过LVS服务器。

 

3IP别名

上面是从用户的数据的角度来看运行的情况,在这里面,会涉及到一个技术,那就是IP别名。它对于直接路由负载均衡的实现及其重要。一个网络接口可以有一个IP地址,但是一个网络接口也可以有多个IP地址,这些地址就叫做IP别名。

 

通过DR模式的负载均衡,调度器通过修改数据包的目标MAC地址,将数据转发给实际应用服务器。但是注意了,在这里并没有修改目标IP地址,当我们把数据转发出去之后,数据包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不应该来的地方,怎么办?

我开车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南浦大桥),不认识路,于是我问路边的人(负载均衡设备),他告诉我一个地址(LVS地址),我开车往路人指导的方向开,我开呀开呀,路边的指示牌写的是卢浦大桥(实际应用服务器地址)

如果我不认识路,那我肯定是傻眼了,怎么办,在指示牌的卢浦大桥的下面,加上南浦大桥的字样。

这样,我看到了南浦大桥的指示牌,我就能够按照指示牌继续前进。

IP别名就类似在一个指示牌上写上了“卢浦大桥”和“南浦大桥”。

 

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实际应用服务器添加和调度器IP地址相同的IP别名,这样才能让数据包正常运行。

除此以外,要防止实际应用服务器相应来自网络中针对IP别名的ARP广播:

Echo “1”>/proc/sys/net/ipv4/conf/lo/arp_ignore

Echo “2”>/proc/sys/net/ipv4/conf/lo/arp_announce

Echo “1”>/proc/sys/net/ipv4/conf/all/arp_ignore

Echo “2”>/proc/sys/net/ipv4/conf/all/arp_announce

 

4、配置LVS/DR

在调度器上进行设置,和NAT模式类似

Ipvsadm –a –t 122.12.12.12:80 –s rr

Ipvsadm –a –t 122.12.12.12:80 –r 10.0.0.100:8000 –g

Ipvsadm –a –t 122.12.12.12:80 –r 10.0.0.101:8000 –g

在添加实际应用服务器,要用-g选项,这代表告诉调度器使用直接路由的方式转发数据包

 

5、性能

相对LVS/NAT模式,DR模式不需要把返回的数据,通过负载均衡是被转发,想要他发挥优势,那么就要相应的数据包的数量和长度远远大于请求数据包,幸运的是,大部分WEB服务都具备这样的特点,响应和请求并不对称,因此常用的WEB服务,都可以使用这种模式。

这种方式,负载均衡器不再是系统的瓶颈。如果你的负载均衡器只拥有100M的全双工网卡和带宽的话,通过集群的横向扩展也可以让整个系统达到1G的流量。

来自LVS官方站点的测试结果也告诉我们,LVS-DR可以容纳100台以上的实际应用服务器,对一般的服务而已,这样的表现足够了。

 

6、缺点

DR模式下不能跨网段转发数据,如果必须要跨网段进行负载,那么就必须使用LVS/TUN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