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千万级 数据库或大表优化

时间:2022-04-20 23:25:33

首先考虑如下因素:

1.数据的容量:1-3年内会大概多少条数据,每条数据大概多少字节;

2.数据项:是否有大字段,那些字段的值是否经常被更新;
3.数据查询SQL条件:哪些数据项的列名称经常出现在WHERE、GROUP BY、ORDER BY子句中等;
4.数据更新类SQL条件:有多少列经常出现UPDATE或DELETE 的WHERE子句中;
5.SQL量的统计比,如:SELECT:UPDATE+DELETE:INSERT=多少?

6.预计大表及相关联的SQL,每天总的执行量在何数量级?
7.表中的数据:更新为主的业务 还是 查询为主的业务
8.打算采用什么数据库物理服务器,以及数据库服务器架构?
9.并发如何?
10.存储引擎选择InnoDB还是MyISAM?

大表优化考虑步骤:

第一优化你的sql和索引;

第二加缓存,memcached,redis;

第三以上都做了后,还是慢,就做主从复制或主主复制,读写分离,可以在应用层做,效率高,也可以用三方工具,第三方工具推荐360的atlas,其它的要么效率不高,要么没人维护;

第四如果以上都做了还是慢,不要想着去做切分,mysql自带分区表,先试试这个,对你的应用是透明的,无需更改代码,但是sql语句是需要针对分区表做优化的,sql条件中要带上分区条件的列,从而使查询定位到少量的分区上,否则就会扫描全部分区,另外分区表还有一些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五如果以上都做了,那就先做垂直拆分,其实就是根据你模块的耦合度,将一个大的系统分为多个小的系统,也就是分布式系统;

第六才是水平切分,针对数据量大的表,这一步最麻烦,最能考验技术水平,要选择一个合理的sharding key,为了有好的查询效率,表结构也要改动,做一定的冗余,应用也要改,sql中尽量带sharding key,将数据定位到限定的表上去查,而不是扫描全部的表;

mysql数据库一般都是按照这个步骤去演化的,成本也是由低到高;

有人也许要说第一步优化sql和索引这还用说吗?的确,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情况下,这一步做的并不到位,甚至有的只做了根据sql去建索引,根本没对sql优化(中枪了没?),除了最简单的增删改查外,想实现一个查询,可以写出很多种查询语句,不同的语句,根据你选择的引擎、表中数据的分布情况、索引情况、数据库优化策略、查询中的锁策略等因素,最终查询的效率相差很大;优化要从整体去考虑,有时你优化一条语句后,其它查询反而效率被降低了,所以要取一个平衡点;即使精通mysql的话,除了纯技术面优化,还要根据业务面去优化sql语句,这样才能达到最优效果;你敢说你的sql和索引已经是最优了吗?

再说一下不同引擎的优化,myisam读的效果好,写的效率差,这和它数据存储格式,索引的指针和锁的策略有关的,它的数据是顺序存储的(innodb数据存储方式是聚簇索引),他的索引btree上的节点是一个指向数据物理位置的指针,所以查找起来很快,(innodb索引节点存的则是数据的主键,所以需要根据主键二次查找);myisam锁是表锁,只有读读之间是并发的,写写之间和读写之间(读和插入之间是可以并发的,去设置concurrent_insert参数,定期执行表优化操作,更新操作就没有办法了)是串行的,所以写起来慢,并且默认的写优先级比读优先级高,高到写操作来了后,可以马上插入到读操作前面去,如果批量写,会导致读请求饿死,所以要设置读写优先级或设置多少写操作后执行读操作的策略;myisam不要使用查询时间太长的sql,如果策略使用不当,也会导致写饿死,所以尽量去拆分查询效率低的sql,

innodb一般都是行锁,这个一般指的是sql用到索引的时候,行锁是加在索引上的,不是加在数据记录上的,如果sql没有用到索引,仍然会锁定表,mysql的读写之间是可以并发的,普通的select是不需要锁的,当查询的记录遇到锁时,用的是一致性的非锁定快照读,也就是根据数据库隔离级别策略,会去读被锁定行的快照,其它更新或加锁读语句用的是当前读,读取原始行;因为普通读与写不冲突,所以innodb不会出现读写饿死的情况,又因为在使用索引的时候用的是行锁,锁的粒度小,竞争相同锁的情况就少,就增加了并发处理,所以并发读写的效率还是很优秀的,问题在于索引查询后的根据主键的二次查找导致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