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M

时间:2021-10-29 08:24:32

前面博客中讲到的聚类,聚类是对客户的一些特征进行分群,属于描述,不涉及客户价值的判断,然而在营销中,其实第一步应该是搞清楚谁才是你的关键客户,哪些用户的价值较高,这就需要用到RFM模型。RFM模型是众多的客户关系管理(CRM)分析模式中,被广泛提到和应用的模型之一。通过R(Recency,表示最后一笔订单距离现在的时间)、F(Frequency,表示客户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购买的次数)、M  (Monetary,表示客户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购买的金额)三个指标对客户进行RFM打分,根据客户的RFM得分来描述该客户的价值情况。下面我具体说下两种步骤:

第一种方法,手动一步一步操作

  1. 计算得到R、F、M

一般这三个数据无法直接获取,需要进行一定的计算,例如R需要通过最后一笔订单的日期与现在日期的差值求得;F是定义时间内的购买数量,其实这里数量不一定是总数也可以是最小值(价值低的客户)、最大值、中位数(或平均数)、方差等指标,什么指标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什么指标反映什么目的;M是定义时间内购买金额。

2. 对R、F、M进行排秩

排秩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异常值问题,如果数据不存在异常值,这个步骤可以省略。

RFM

3. 对R、F、M进行分组并划分等级

该步需要对R、F、M这三列数据分别做直方图,通过图形加上业务的理解,将R、F、M分别进行分组。关于R的分组,一般是可以等分,但需要强调的是结合客户购买周期来定义 R 的分组问题,例如电视机的购买周期较长(如 300天),分组区间最好大于购买周期,否则客户价值无法体现;关于F和M的分组主要是结合统计及业务理解,例如下图中根据图形可以将M分成三组,金额最高的客户组等级为3,中等金额的客户等级为2,金额最低的客户等级为1;假设R也被分成了三组,间隔时间最短的客户等级为3,间隔中等时间的客户等级为2,间隔时间最长的客户等级为1;假设F被分成了两组,购买数量较多的客户等级为2,购买数量较少的客户等级为1,则总共客户就被细分为3*3*2=18组,客户的RFM评分有331、332、322、321…..等等共18个评分。

RFM

4. 贴标签

根据上面例子,接下来需要对这18个客户组分别贴上不同的标签,表明客户的不同价值。下图中是经典的分成8组时标签命名的情况。

RFM

第二种方法

直接用SPSS中自带的直销模块,可以自动得出分组以及RFM得分。其实之所以要介绍方法一是因为,在现实分析中,对于客户价值的分析可能多于三个指标,比如加入客户流失率、客户沉睡度、客户购买力等指标,这时候第二种方法就会失效,就需要通过第一种方法进行评分。

RFM

RFM

RFM

RFM模型后期往往跟着聚类,通过聚类可以将一些如果通过RFM细分出较多组客户聚成2-3组,这样更便于贴标签。

R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