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学习笔记①

时间:2023-03-10 06:51:43
Spring学习笔记①

我觉得Spring之所以发展的好,主要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是并轨的,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尤其是基础理论的研究(可能是最近看三体看多了,对基础理论非常崇拜)。微服务的实现啊,RESTful的实现,对应的SpringMVC,SpringBoot,etc,Spring一直在刷新自己,反观Struts2,一个又一个的漏洞报出来...

Spring里面的核心名词有几个:IoC,DI和AOP。

  • Ioc,inverse of Control,控制反转,这个很好理解,就是要使用一个类中的方法,你需要new出来,然后用对象去调用,这是传统的方法。那Spring接管了这部分的功能,你不需要自己去new一个对象,这也是解耦的一个做法。
  • DI,是MF大神提出来的,依赖注入,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向类里面的属性设置值。
  • AOP,不是很好理解,至今没太懂,看视频说是添加或修改功能不需要修改源代码就叫AOP,等后面理解了在详细说。

1、理解IoC原理

IoC的底层原理:XML+dom4j+工厂模式+反射

XML用来配置需要被反转控制的类:

<bean id="userService" class="tech.youngs.UserService" />

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工厂类,去解析这个XML文件,创建工厂类实际上就是为了write once use everywhere:

public class UserFactory{
public static UserService getService()
{
String className = "XML中class的属性值";//通过dom4j获取
//然后利用反射来获取这个类
Class clazz = Class.forName(className);
//创建实例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 clazz.newInstance();
return userService;
}
}

因为上面定义的方法是static的,所以在使用时可以直接调用:

public class UserServlet{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 UserFactory.getService();
void fun()
{
userService.add();
} }

这样多的好处是极大的降低了耦合,当user的类发生变化时候,只需要修改XML配置文件中的class属性值,非常方便。

当然,上面的IoC底层实现原理我觉得很简单,Spring已经帮我们封装了上面的代码,比上面还要简单。

2.实战IoC

在实战前需要配置Spring,导入Jar包,那么Spring提供了特别多的包,官网上有一张图:

Spring学习笔记①

这张图里面Core Container部分,只需要导入这里面的Jar就行了。beans、context、core、SpEL(叫做表达式,在jar包中用 expression表示)

Spring学习笔记①

也就是上面的这些是Spring的IoC基本功能核心包。

除了Spring的核心包,还需要导入支持日志的jar包,log4j和commons。

下面来写一个例子,实际上,Spring 的IoC 的名词叫Bean管理器,就是管理项目中的POJO类的一个东西:

首先需要创建Spring的配置文件,官方建议的xml文件命名为applicationContext,路径最好放在src下,这样好找。Spring没有规定必须要放在哪里命名是什么。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bean id="user" class="tech.youngs.ioc.User"></bean>
</beans>

这段代码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被称为约束,schema。这是一个root标签,所以需要有</beans>,我们需要让Spring管理的POJO类的定义都在这里面写:

<bean id="user" class="tech.youngs.ioc.User"></bean> 

这就是一个需要管理的bean标签,定义了class路径,id标识符。

这时候Spring就可以来控制这个POJO类的生成过程了:

首先需要在生成POJO的类中引入配置文件:

//加载Spring配置代码
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xml");

然后根据id来寻找对应的类就可以返回POJO实例:

User user = (User)context.getBean("user");
user.add();

非常简单。

3、Bean管理器

上面的管理bean的方法叫做无参构造创建方法,还有静态工厂创建方法和实例工厂创建方法,在项目中很少使用,其实也很简单,用到了查一下。

bean标签常用参数

配置文件中的bean标签除了id、class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属性name/scope:下面就详解这四个参数:

id           bean的标识符,不能有特殊符号,一般命名为类的名字,首字母小写

class      创建对象的类的全路径

name     基本不用了,name的作用和id一致,与id不同的是name可以包含特殊符号

scope    有※singleton【单例】 ※prototype【多例】×request ×session ×globeSession取值 后面三个基本不用

详细的说一下scope:

singleton是scope的默认值,表示对象是一个单例对象,不管取多少次对象,它都是返回唯一一个对象

User user1 = (User)context.getBean("user");
User user2 = (User)context.getBean("user");
user1和user2的地址是一样的

prototype便是对象是个多实例对象,与singleton相反,一般用在管理Struts的Action。

/*下面的基本不用*/

request、session、globalSession把创建的对象放在request、session、globalSession域里面。

globalSession类似于单点登录的时候使用 也很像application 但是开发的时候会用redis实现单点登录

4、属性注入

定义:在创建某个类的对象的时候,注入(设置)类内属性的值。

方式:①【最常用】set方法注入 ② 含参构造方法注入③【不常用】接口注入,在接口中定义设值方法。

Spring只支持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最多的是第一种方式。

先用含参构造方法写一下:

定义了一个类,里面有两个属性:

package tech.youngs.property;

public class PropertyDemo1 {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String address; public PropertyDemo1(String username,String address) {
super();
this.username = username;
this.address = address;
}
public void test1()
{
System.out.println("demo1 username:"+username);
System.out.println("demo1 address:"+address);
}
}

在配置文件中,bean的内部使用constructor-arg标签,按照类中属性的顺序,注入属性的值。

<!-- 属性注入 -->
<bean id="propertyDemo1" class="tech.youngs.property.PropertyDemo1">
<!-- 有参构造注入 -->
<constructor-arg value="Xianyanga"></constructor-arg>
<constructor-arg value="Xianyang"></constructor-arg>
</bean>

需要注意得是,myeclipse给我说constructor-arg里面不能有name的属性了,所以只能是这样来,更简单了。

我们在用set方式定义,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定义一个类,然后sourse出setter方法就行了

主要是配置文件,在bean中使用property标签,包含name和value,name是属性名,value是需要注入的值

<!-- 属性注入 -->
<bean id="demo2" class="tech.youngs.property.Demo2">
<!-- set属性注入 -->
<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youngs"></property>
<property name="address" value="xianyang111"></property>
</bean>

在项目的开发中,很少会有注入字符串的时候,经常注入其他的对象,这是一个重点!

注入对象类型的属性

<!-- 注入类的属性 -->
<bean id="userDao" class="tech.youngs.ioc.UserDao"></bean>
<bean id="userService" class="tech.youngs.ioc.UserService">
<!-- set属性注入 -->
<property name="userdao" ref="userDao"></property>
</bean>

和普通注入字符串不同的是,使用ref去引用已经被bean管理器管理(声明了<bean>)的POJO类。这个非常常用。

※5、IoC和DI的区别

DI是不能脱离IoC而存在的,是在IoC的基础之上,完成依赖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