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JS的心路历程-Promise(一)

时间:2023-03-10 02:41:58
学JS的心路历程-Promise(一)

今天在进入Promise代码之前,我们先来用个例子来解释Promise是什么。

未来值

假设我们今天来到快餐店,点了一个汉堡,付钱给店员。

点了餐点并付费,可以理解为我们发送了一个请求,希望得到一个回传值(也就是汉堡)。

不过常见情况是,汉堡还没做好,不能立即给我,店员给了我一张收据上面写着点餐号码。这个点餐号码是一种「我欠你」的承诺(promise),确保我最后能够拿到我的汉堡。

所以只要拿着收据,我就能确保我未来的汉堡,不需要去担心。这样在等待的同时我就能够做其他事情,像是滑手机。

直到店员喊了我的号码,我拿着我的收据到柜台给店员换得了我的汉堡。

换句话说,一旦未来值准备就绪,我就能够用手上对值的承诺(value-promise)交换那个值本身。

但还有另一种结果,就是叫了我的号码,我走过去后店员跟我说汉堡卖完了。

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值一个重要的特性:代表成功,也可能代表失败。

也就是说Promise物件的设计就是针对异步函式的执行结果所设计的,最后的结果要不然就用一个回传值来fulfilled(实现),要不然就用一个理由(错误)来rejected(拒绝)。

那到底要怎么用呢?首先我们要先建立一个Promise物件:

var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reject){

//成功时

resolve(value)

//失败时

reject(reason)

});

promise.then(function(value){

// on fulfillment(已实现时)

},function(reason){

// on rejection(已拒绝时)

})

建构式传入参数需要一个函式,称为executor有强烈执行的意味,当传入这个函式时,会在建构式回传物件实体前立即执行,也就是说Promise会立即决定里面的状态,resolve或reject,两者都必须是函式类型。

成功执行resolve(value)而Promise物件的状态会跑到fulfilled状态固定住(cumminsathletic);

失败或是发生错误时执行reject(reason)而Promise物件的状态会跑到rejected状态固定住。

也因为与一般物件实体化过程不太一样,所以通常会先包在一个函式中,需要使用时再呼叫函式来产生Promise物件:

function generatePromise(value){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reject){

if(value)

resolve(value)//已实现,成功

else

reject(reason)//有错误,已拒绝,失败

});

}

再来刚刚上面示例有看到说promise后面接着then。那then是什么呢?

then

then在Promise标准中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代表「然后、接着或接下来」的意思。then方法物件被称为thenable物件,我们来看个示例:

promise.then(onFulfilled,onRejected);

promise.then(function(value){

// fulfillment

},function(reason){

// rejection

});

then一样用两个函式当作参数传入,onFulfilled和onRejected。onFulfilled是当Promise物件状态转为fulfilled时呼叫的函式,会有一个传入参数值value可用;onRejected则是Promise物件状态转为rejected时呼叫,会有一个传入参数值reason可用。

而在最后,then会回传另一个「新的Promise物件」。

讲了那么多概念上的东西是不是令人难以理解?没关系,这边用个实际示例来讲解:

var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reject){

resolve(1)

})

promise

.then(function(value){

console.log(value)// 1

return value + 1

})

.then(function(value){

console.log(value)// 2

})

then方法中的onFulfilled函式,也就是第一个传入的函式参数,它是有值时使用的函式,经过连锁的结构,如果要把值往下传递,可以用回传值的方式,让这个值可以继续的往下面的then方法传送。

那如果不用Promise,直接用callback会怎么样呢?

function doA(doB){

doB(1,doC)

}

function doB(val,doC){

doC(val+1)

}

function doC(val){

console.log(val);

}

doA(doB);

是不是看起来有点痛苦,而且我们还没加上如果失败时的函式呢(bargaintravel4u)!

今天就先到这边,如果有错误欢迎留言指正,明天会说明Promise失败时的函式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