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时间:2023-03-09 21:38:10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最近看了何帆的《大局观》,是他在得到APP的专栏文章的精选。顺便整理以下最近两三年内看过的得到APP其他专栏与课程作者的得到精选文集和他们写过的其他的书共23本。


薛兆丰

4星|《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经济学视角看世界,经济学理论综述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本书是薛兆丰在得到APP的专栏课的讲稿整理而成,分为118讲,每一讲的篇幅都接近。篇幅较长,500多页。

全书系统讲主流经济学的主要观点。涉及到一些不同经济学流派之间的争议。引用了许多著名的法院案例和一些著名经济学论文。法院案例基本是美国的。受固定字数所限,个别地方该展开没能展开。

比去年作者的《经济学讲义》更系统。

作者的重点是经济学思维,具体的体现是一些反直觉的结论,比如:

1:需求决定价格,价格决定成本;

2:春运火车票应该涨价;

3:应该收拥堵费来解决拥堵;

4:降低出租车司机的份钱并不能让出租车司机收入增加;

5:最低工资实际损害了最底层的工人的利益;

6:罢工就是敲竹杠,有损契约精神;

一处小错误:384页,“FDA成功组织了一种安静剂的上市,这种安静剂对孕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这里的“安静剂”应该是“止吐剂”,具体药名叫“反应停”,主要的危害是针对胎儿而不是孕妇。

书中的照片质量太差。全书的照片上只能有橙色、黑色、白色三种颜色,普通的彩色照片因此被调整成了怪异古旧的风格。

装订技术不错,厚厚的书可以平摊在桌子上。如果能用那种比较轻的纸就更完美了。

4星|薛兆丰《经济学通识(第二版)》:有趣而反直觉的经济学常识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本书是作者已经公开发表过的文章的集结。比常见的文集好在每篇都有发表时间。我还希望看到发表的刊物的名称。

我2007年开始几乎每期必看《经济观察报》。最开始看薛兆丰的文章就是在《经济观察报》上的专栏。也一直关注薛兆丰的微博,以为这本文集没有太多新鲜内容了,结果还是出乎意料。

文章的写作时间,从1998年开始,一直到2015年截至。讨论的内容基本是比较贴近生活的,比如火车票,房价,拥堵费,汇率,利息等。文章的对象应该都是面向非专业人士的,因此没有公式与符号,引用的资料也不多(但是还是尽量给出了出处)。文风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更难得的是内容几乎都没过期,现在看还是有收获。

书中有一些内容是跟其他经济学家的争论,当时我也看见过一些其他经济学家的文章,书中有简单的介绍,争论的部分我都认可作者的观点。

书中有许多反直觉的观点,我看后基本认可作者的观点。作者基本的思想是:用价格做决定,是相对最好的方案。

我认为书中唯一有问题的观点是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认识。作者认为还有争议。据我了解,大部分科学家和*都不认为有争议。如果我是对的,那就是作者判断一个非本专业的信息是否可靠的能力略有欠缺。

另外的疑问:这本书是全集吗?有没有已经过时的或现在看不太对的文章没被收录?已收录的文章,有没有替换修改过内容?


吴军

4星|《态度》:吴军博士写给读高中和大学的女儿们的信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作者曾任谷歌与腾讯高管。本书内容是依据作者写给女儿们的电子邮件整理出来的,体裁是他写给两个女儿的40封家信。写信的时间集中在2015-2017年之间。期间两个女儿在读中学或大学。大女儿梦华在MIT也就是麻省理工读本科和硕士,小女儿梦馨也在美国上学。

书中内容我总结有下面这些方面:

1:基本的人生态度;

2:人生与事业的格局;

3:对工作的心态;

4:跟他人合作的心态;

5:沟通技巧;

6:个人投资的常识和适合初学者的方法;

7:科研的方法技巧;

作者作为家长,愿意跟子女平等地说理,这种态度书中提的不多,但是在内容中可以看出来。这应该是家长们首先需要学习的一点。

作者倡导的是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更高的人生与事业格局,合作共赢的工作心态。说理的时候举了不少案例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工作经验。比常见的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作者写的励志成功书要好很多。

李开复上级的工作经验、投资经验与人生忠告:4星|吴军《见识》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看过书才知道作者是李开复在谷歌时候的上级。作者在中美*公司做过高层,目前在做投资,工作经历比较丰富。全书是作者的工作、投资经验、人生忠告。比较有价值。

以下是书中几个比较重要的观点:

工作生活都需要做减法,做最重要的事情,拒绝不重要的事;

印度人在工作和生活上选择不多,反而让他们工作更有成就,生活更幸福;

对创业者来说,诚信非常重要;

对创业项目来说,解决了钱的问题后能给社会带来什么正面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4星|吴军《智能时代》: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科普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全书基本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科普,讲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与有趣的应用。我的评价是4星,作者曾经战斗在这个行业的第一线,对行业的了解在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都不错。


何帆

4星|何帆《大局观: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思维》:重要的经济类图书的读书笔记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作者在得到APP的专栏的文稿集。看内容基本是读书笔记加上少量作者个人的感想与发挥,介绍一些重要的影响比较大的经济类图书的主要思想。全书按作者的思路分为10章,每章又分许多小节,每节介绍一本书,偶尔多节介绍一本书。

内容相当不错,信息量比较大,没见过的新思想比较多。

几乎每一小节后面都有一两条“阅读链接”,多数给出书名,偶尔是文章名,一两篇没给出阅读链接的,数据与信息相对少很多,估计是作者原创。

但是读书笔记的说法是我的猜测。作者在前言中没说这本书主要是读书笔记,只说是经济学思想的普及。如果不是读书笔记,书中的大量思想与数据没给出信息来源,有失学术风范。

其中有些书我读过,看本书相关章节,作者还是有少量的发挥与感想,但是又没明确说出来哪些是作者的想法,哪些是原书的思想。

读后我有3个疑问:

1:有没有一些重要领域没有面向普通读者的书或者有书但是作者还没读因而没含在书中?

2:书中哪些细分领域作者是专家因而可信度极高?哪些领域相对来说作者只是一般涉猎?

3:哪些内容学术界还有支持率更高的反对思想没被包含在本书中?

从以上3个疑问来看,我认为本书的一个小缺陷是缺乏大局观,作为一本经济学思想介绍读物很不错了,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的作品有点偷懒了。

3星|何帆《猜测与偏见》:社科书评集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作者在媒体或自媒体上发表过的书评的集合。书以社科类为主,包括政治、历史、经济、文艺等四大类,原著基本是英文,其中不少是还没有中译本的。政治大部分是讲美国的,历史一半跟二战相关,经济一半讲金融危机。

作者的书评主要是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书的内容,有自己的点评感想,不太多,有时候跟书的内容分不清。我最想看的是作者作为专家对书的作者的点评,书的价值的点评,书的内容有没有明显的缺陷,业界有没有专业的批评等等,这方面的内容偏少。


曾鸣

3星|曾鸣《智能商业》:理论基本是已知公开信息换了个说法,对阿里业务很不了解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读后比较失望。作者对阿里的具体业务了解非常有限,书中的信息基本是公开可见的。只有两处提到业务细节:2007年通宵开会画战略图;2015年注意到网红卖货能力超强,跟网红沟通。

书中有不少作者自创的理论,其中的“点线面体”理论有点创意。不过书中的理论基本是把已知信息换了个说法,没法指导未来。

另外,作者的视野局限在互联网巨头和互联网独角兽企业身上,对制造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了解非常有限,但是书中的理论想涵盖所有类型的商业。

熟悉战略战术与一线细节的阿里人写的书不少,我评5星的是这三本:《尽在双11》、《淘宝技术这十年》、《淘宝十年产品事》。读者可以拿本书跟上面三本比比看。

曾鸣的3篇旧文,目前看价值不大了:2星|《云时代的功守道:阿里研究院独门秘籍》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曾鸣的三篇旧文。写作时间未知。现在看价值特别低,几乎没看到有新的信息与观点。


万维刚

4星|万维刚《高手》:会讲故事的科学家的经管社科书读书笔记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作者万维刚是刚辞职的美国物理学家,另外一项天赋好像还很少有人提及:会讲故事。他能把相对枯燥的数据与结果用相对有趣的故事风格说出来。

另外,跟中文世界的经管社科类作者相比,科学家背景让万维刚的作品的逻辑性、可靠性增色不少:他知道依照什么原则去找不熟悉的领域去找可靠的资料,引用别人的东西和自己的观点能严格区分开。

本书主要内容是美国的经管社科类新书或新文章的读书笔记。我已经听过一遍音频了,再看还是比较有收获,毕竟听过的东西只能记住一小部分。


李笑来

2.5星|李笑来《韭菜的自我修养》:投资常识,篇幅短小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篇幅短小,一个小时可以读完。

今年网络上流传过作者的一段50分钟的录音,内容是关于区块链与加密货币的。前言中解释写这本书的动机是对这段录音的误解的反击。

正文主要内容是一些投资常识,外加不点名批评了两个经常黑作者的人。两个附录一个解释了比特币首富称号的由来与实际情况,一个算区块链和比特币的科普。

书中提到的投资常识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这两条:1:不冒险;2:低频交易。

3星|李笑来《财富*之路》:标题党,励志书,提到一点投资技巧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实质内容是励志书。书中提到的具体的赚钱技巧是:投资好公司(如谷歌、亚马逊、facebook、苹果、腾讯、阿里)的股票。

作者近期在ICO市场上的表现有巨大的争议,作者在书中提了比特币,没提ICO。


刘润

2.5星|刘润《新零售》:公开资料汇编,缺乏洞察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新零售相关公开资料的汇编。作者说为写本书专门采访了雷军,书中小米相关的部分,没发现未公开的信息与观点。其他案例与信息也基本见过。

大概有一半的内容在作者的《5分钟商学院》系列中出现过。

书中没看到有深度的洞察。

扉页上介绍作者担任过一些大企业的战略顾问,从本书及《5分钟商学院》的内容来看,作者更像是商业课讲师而非战略顾问。

书中的案例,还有几个是作者自己的购物、购买服务的例子。作者要是真的给企业做过战略顾问,肯定会拿自己的成功案例来举例。

刘润像讲师不像战略顾问:2.5星|《5分钟商学院个人篇》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刘润的5分钟商学院我看了三本了,前两本是《商业篇》《工具篇》。前两本讲业界现有的理论知识为主,刘润讲的不错。这一本主题相对零散,讲学习、思考、谈判、演讲、创新、领导等话题,需要刘润做的发挥更多一些,我感觉相对前两本要差一些,新的知识与信息不多,举的案例偏老旧。

另外这三本一致的问题就是个人的商业方面的洞察力很一般,大致就是MBA讲师的中等水平。

读过这本后更坚定了我的一个判断:刘润像讲师不像战略顾问。判断的理由如下:

1:书的水平:从我读过的三本来看,别人的知识能讲清楚,自己的发挥水平一般;

2:书中案例:刘润在书中完全不提自己做过的战略咨询案例;

3:公开信息:刘润网络上公开的个人既往经历中,提到给一大堆企业做战略咨询,但是一个具体案例都不提;

4:工作时间表:刘润在《商业篇》《工具篇》中提到以前每年要讲600个课时,这分明是一个讲师的时间表;

刘润像讲师不像咨询师:3星|《5分钟商学院·工具篇》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商业常识的讲解,侧重于思考于决策工具,比如波特5力,SWOT模型等。

内容讲的还不错,言简意赅,简明扼要,但是一些案例与发挥我感觉也就是国内管理咨询讲师的中等水平。

读后的感觉刘润更像讲师而不像咨询师更不像战略顾问。这个判断有以下理由:

1:从我读过的工具篇和商业篇来看,别人的知识能讲清楚,自己的举例与发挥水平都一般;

2:书中完全不提自己做过的战略咨询案例;

3:刘润的既往经历中,提到给一大堆企业做战略咨询,但是一个具体案例都不提;

4:刘润在书中提到每年要讲600个课时,这分明是一个讲师的时间表;

3星|刘润《5分钟商学院·商业篇》:商业常识汇编,水平低于预期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基本是商业常识的汇编整理。讲到一些案例和个人的商业见解,没看到期望中的深刻的洞察或特别有价值的数据与信息。


罗永浩

3星|罗永浩《创业在路上》:大部分内容是去年的8小时对话中的,信息浓度偏低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读的过程中感觉信息不够及时,另外比较口语化,像是根据演讲整理出来的。最新的内容是2017年的。跟其他创始人写的书比较,信息浓度偏低。

看到书后附录的去年罗振宇和罗永浩8小时长谈的主要问答内容,才明白主要内容是从这个长谈中概括摘抄出来的。书的扉页介绍说:《创业在路上》集结了2017年超长对话栏目《长谈》、罗永浩的创业分享课的精华内容。也就是说主要内容是依据《长谈》和罗永浩的创业分享课整理出来的。

内容涉及到罗永浩创办锤子手机公司以来,在融资、管理、产品、招聘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融资方面,罗永浩遇到的大部分人都不支持他做手机,后来拿了900万要做手机,业内人认为不是骗子就是*。

管理方面,前期罗永浩亲自做了关了许多产品方面的细节,后期吸取经验教训,主要做找人,找钱,定战略三件事。

产品方面罗永浩最大的经验教训就是要专注,不能在无关的事情上耽误时间。比如他曾经拉上工程师花一周时间琢磨优化空气净化器加水的细节。

招聘上,罗永浩前期亲自招工程师,效率很低,后来招了专职的人事,效率提升了很多。如何挖人,有一些小技巧。对流失的高质量员工,加入清单,定期沟通,回流率能达到80%。


李翔

2星|李翔《打法》:商界大佬们的访谈与小传,没看到分析和洞察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全书是基于李翔的一些采访扩充而成的商界大佬们的小传。最后一位宋柯算是大佬们中的异类。这些采访的具体时间刻意隐去,仔细看文中内容一大半是两三年以内的访谈,其他内容的访谈时间离现在更远。

主要内容接近于纸媒体上的商业大佬的访谈与软文,基本看不到未公开过的信息。最后一章宋柯的访谈是相对比较少见的音乐人对互联网的反思,有点意思。

电子书括号中说本书是“罗辑思维得到App总编辑,著名财经媒体人李翔深刻的商业洞察”。读后没看到商业洞察,分析都很少。


王煜全

4星|王煜全《科技前哨》:前沿科技的有趣商用进展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全书是12篇文章的合集,是12位科学家关于自己研究领域的最前沿商用科技的概括。大部分都比较有趣。

我读后感觉最有意思的是两个领域:欧洲的电网改造、可见光通信。

2.5星|王煜全《学会洞察行业》:思路不清,缺乏洞察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看书名与全书的结构,作者尝试给出一套行业分析的方法。读后感觉就是投资圈常用的行业调查分析的一些检查清单。作者对这些清单的整理归类我认为思路不够清晰。

总体来说,全书讲行业调查方法论是比较失败的。作者也没给出具体的完整的行业调查分析的案例。

书中作者举了一些他们公司投资相关的美国科技创业公司的例子,还有点意思。


罗振宇

3星|《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罗辑思维5次节目的文稿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本书是罗辑思维5次节目的文稿。

张泉灵的放在了第一篇,不知是不是张泉灵因为不服喜马拉雅上如潮的差评而刻意要求的。个人感觉张泉灵的这一篇文章在投资人中,水平算中等偏上的,但是听她的演讲(内容基本相同)则确实感觉特别差。

第2、3篇像是GK同人于野的风格。第4篇像是吴军的风格。最后一篇讲《物演通论》,我认为特别差,基本是把已知信息换个更难懂的说法说一遍。

3星|《时间的朋友》:商业财经记者李翔的2015年中国商业大事记+罗振宇的点评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我在喜马拉雅上听完了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开始的时候有点惊讶,因为罗及其团队对商业没有这么细致全面的关注。听到后面罗振宇说总策划是李翔,就明白了。

以前看过李翔的一些文章,是一个优秀的商业与财经记者。我感觉本书更像是李翔及其团队写好了2015年商业大事记,罗振宇及其团队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了一些点评,点评中不忘讨好所有涉及到的公司与人物。

也许罗辑思维的想法是把这个跨年演讲系列做成一个中国的商业与财经的年度排行榜。

李翔的商业大事记我给4星,值得看一看,罗振宇的点评给3星,不够深刻。我感觉罗振宇及其团队对历史最感兴趣,说的最好,商业与科学相关的话题,功力都不太够。

3星|《时间的朋友2017》:重点关注明星投资人和明星互联网企业,唱多中国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

本期主要内容是罗振宇访谈多位明星投资人后的总结稿,和《超级版图》《枢纽》两本书的内容介绍。估计内容还得有李翔的贡献。

投资人关注的自然是明星互联网项目。《超级版图》和《枢纽》两本书都是唱多中国。《超级版图》认为世界的边界早就被一个个供应链改变了,这个供应链划定的世界中,中国占了特别重要的位置。《枢纽》则认为中国是连接西方和欠发达国家的枢纽,西方国家已经没有办法和欠发达国家直接形成经贸循环了,西方尝试改善欠发达国家的努力基本失败了,中国则比较成功。

全文完


2018左其盛好书榜(截至11月30日)

2018左其盛差评榜(截至11月30日)

2018读过评过的400多本书(截至10月31日)

本号近800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得到APP专栏作者的书23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