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之路-Day2-Python基础3

时间:2022-03-05 08:43:13

Python学习之路第三天

学习内容

1.文件操作

2.字符转编码操作

3.函数介绍

4.递归

5.函数式编程

1.文件操作

打印到屏幕

最简单的输出方法是用print语句,你可以给它传递零个或多个用逗号隔开的表达式。此函数把你传递的表达式转换成一个字符串表达式,并将结果写到标准输出如下: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print "Python 是一个非常棒的语言,不是吗?";

标准屏幕上会产生以下结果:

Python 是一个非常棒的语言,不是吗?

读取键盘输入

Python提供了两个内置函数从标准输入读入一行文本,默认的标准输入是键盘。如下:

  • raw_input(python 2.x)
  • input (python 3.x)

raw_input函数

raw_input([prompt]) 函数从标准输入读取一个行,并返回一个字符串(去掉结尾的换行符):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str = raw_input("请输入:");
print "你输入的内容是: ", str

这将提示你输入任意字符串,然后在屏幕上显示相同的字符串。当我输入"Hello Python!",它的输出如下:

请输入:Hello Python!
你输入的内容是:  Hello Python!

input函数

input([prompt]) 函数和 raw_input([prompt]) 函数基本类似,但是 input 可以接收一个Python表达式作为输入,并将运算结果返回。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str = input("请输入:");
print "你输入的内容是: ", str

这会产生如下的对应着输入的结果:

请输入:[x*5 for x in range(2,10,2)]
你输入的内容是:  [10, 20, 30, 40]

打开和关闭文件

现在,您已经可以向标准输入和输出进行读写。现在,来看看怎么读写实际的数据文件。

Python 提供了必要的函数和方法进行默认情况下的文件基本操作。你可以用 file 对象做大部分的文件操作。

open 函数

你必须先用Python内置的open()函数打开一个文件,创建一个file对象,相关的方法才可以调用它进行读写。

语法:

file object = open(file_name [, access_mode][, buffering])

各个参数的细节如下:

  • file_name:file_name变量是一个包含了你要访问的文件名称的字符串值。
  • access_mode:access_mode决定了打开文件的模式:只读,写入,追加等。所有可取值见如下的完全列表。这个参数是非强制的,默认文件访问模式为只读(r)。
  • buffering:如果buffering的值被设为0,就不会有寄存。如果buffering的值取1,访问文件时会寄存行。如果将buffering的值设为大于1的整数,表明了这就是的寄存区的缓冲大小。如果取负值,寄存区的缓冲大小则为系统默认。

不同模式打开文件的完全列表:

Python学习之路-Day2-Python基础3

File对象的属性

一个文件被打开后,你有一个file对象,你可以得到有关该文件的各种信息。

以下是和file对象相关的所有属性的列表:

Python学习之路-Day2-Python基础3

如下实例: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 打开一个文件
fo = open("foo.txt", "wb")
print "文件名: ", fo.name
print "是否已关闭 : ", fo.closed
print "访问模式 : ", fo.mode
print "末尾是否强制加空格 : ", fo.softspace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文件名:  foo.txt
是否已关闭 :  False
访问模式 :  wb
末尾是否强制加空格 :  0

close()方法

File 对象的 close()方法刷新缓冲区里任何还没写入的信息,并关闭该文件,这之后便不能再进行写入。

当一个文件对象的引用被重新指定给另一个文件时,Python 会关闭之前的文件。用 close()方法关闭文件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语法:

fileObject.close();

例子: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 打开一个文件
fo = open("foo.txt", "wb")
print "文件名: ", fo.name

# 关闭打开的文件
fo.close()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文件名:  foo.txt

读写文件:

file对象提供了一系列方法,能让我们的文件访问更轻松。来看看如何使用read()和write()方法来读取和写入文件。

write()方法

write()方法可将任何字符串写入一个打开的文件。需要重点注意的是,Python字符串可以是二进制数据,而不是仅仅是文字。

write()方法不会在字符串的结尾添加换行符('\n'):

语法:

fileObject.write(string);

在这里,被传递的参数是要写入到已打开文件的内容。

例子: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 打开一个文件
fo = open("foo.txt", "wb")
fo.write( "www.runoob.com!\nVery good site!\n");

# 关闭打开的文件
fo.close()

上述方法会创建foo.txt文件,并将收到的内容写入该文件,并最终关闭文件。如果你打开这个文件,将看到以下内容:

$ cat foo.txt
www.runoob.com!
Very good site!

read()方法

read()方法从一个打开的文件中读取一个字符串。需要重点注意的是,Python字符串可以是二进制数据,而不是仅仅是文字。

语法:

fileObject.read([count]);

在这里,被传递的参数是要从已打开文件中读取的字节计数。该方法从文件的开头开始读入,如果没有传入count,它会尝试尽可能多地读取更多的内容,很可能是直到文件的末尾。

例子:

这里我们用到以上创建的 foo.txt 文件。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 打开一个文件
fo = open("foo.txt", "r+")
str = fo.read(10);
print "读取的字符串是 : ", str
# 关闭打开的文件
fo.close()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读取的字符串是 :  www.runoob

文件位置:

文件定位

tell()方法告诉你文件内的当前位置;换句话说,下一次的读写会发生在文件开头这么多字节之后。

seek(offset [,from])方法改变当前文件的位置。Offset变量表示要移动的字节数。From变量指定开始移动字节的参考位置。

如果from被设为0,这意味着将文件的开头作为移动字节的参考位置。如果设为1,则使用当前的位置作为参考位置。如果它被设为2,那么该文件的末尾将作为参考位置。

例子:

就用我们上面创建的文件foo.txt。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 打开一个文件
fo = open("foo.txt", "r+")
str = fo.read(10);
print "读取的字符串是 : ", str

# 查找当前位置
position = fo.tell();
print "当前文件位置 : ", position

# 把指针再次重新定位到文件开头
position = fo.seek(0, 0);
str = fo.read(10);
print "重新读取字符串 : ", str
# 关闭打开的文件
fo.close()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读取的字符串是 :  www.runoob
当前文件位置 :  10
重新读取字符串 :  www.runoob

2.字符转编码操作

需知:

1.在python2默认编码是ASCII, python3里默认是unicode

2.unicode 分为 utf-32(占4个字节),utf-16(占两个字节),utf-8(占1-4个字节), so utf-16就是现在最常用的unicode版本, 不过在文件里存的还是utf-8,因为utf8省空间

3.在py3中encode,在转码的同时还会把string 变成bytes类型,decode在解码的同时还会把bytes变回string

Python学习之路-Day2-Python基础3

上图仅适用于py2

#-*-coding:utf-8-*-
__author__ = 'Alex Li'

import sys
print(sys.getdefaultencoding())

msg = "我爱北京*"
msg_gb2312 = msg.decode("utf-8").encode("gb2312")
gb2312_to_gbk = msg_gb2312.decode("gbk").encode("gbk")

print(msg)
print(msg_gb2312)
print(gb2312_to_gbk)

in python2

in python 2

#-*-coding:gb2312 -*-   #这个也可以去掉
__author__ = 'Alex Li'

import sys
print(sys.getdefaultencoding())

msg = "我爱北京*"
#msg_gb2312 = msg.decode("utf-8").encode("gb2312")
msg_gb2312 = msg.encode("gb2312") #默认就是unicode,不用再decode,喜大普奔
gb2312_to_unicode = msg_gb2312.decode("gb2312")
gb2312_to_utf8 = msg_gb2312.decode("gb2312").encode("utf-8")

print(msg)
print(msg_gb2312)
print(gb2312_to_unicode)
print(gb2312_to_utf8)

in python3

in python 3

3.函数介绍

函数是组织好的,可重复使用的,用来实现单一,或相关联功能的代码段。

函数能提高应用的模块性,和代码的重复利用率。你已经知道Python提供了许多内建函数,比如print()。但你也可以自己创建函数,这被叫做用户自定义函数。

定义一个函数

你可以定义一个由自己想要功能的函数,以下是简单的规则:

  • 函数代码块以 def 关键词开头,后接函数标识符名称和圆括号()
  • 任何传入参数和自变量必须放在圆括号中间。圆括号之间可以用于定义参数。
  • 函数的第一行语句可以选择性地使用文档字符串—用于存放函数说明。
  • 函数内容以冒号起始,并且缩进。
  • return [表达式] 结束函数,选择性地返回一个值给调用方。不带表达式的return相当于返回 None。

语法

def functionname( parameters ):
   "函数_文档字符串"
   function_suite
   return [expression]

默认情况下,参数值和参数名称是按函数声明中定义的的顺序匹配起来的。

例子:

def printme( str ):
   "打印传入的字符串到标准显示设备上"
   print str
   return

函数调用

定义一个函数只给了函数一个名称,指定了函数里包含的参数,和代码块结构。

这个函数的基本结构完成以后,你可以通过另一个函数调用执行,也可以直接从Python提示符执行。

如下实例调用了printme()函数: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 定义函数
def printme( str ):
   "打印任何传入的字符串"
   print str;
   return;

# 调用函数
printme("我要调用用户自定义函数!");
printme("再次调用同一函数");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我要调用用户自定义函数!
再次调用同一函数

参数传递

在 python 中,类型属于对象,变量是没有类型的:

a=[1,2,3]

a="Runoob"

以上代码中,[1,2,3] 是 List 类型,"Runoob" 是 String 类型,而变量 a 是没有类型,她仅仅是一个对象的引用(一个指针),可以是 List 类型对象,也可以指向 String 类型对象。

可更改(mutable)与不可更改(immutable)对象

在 python 中,strings, tuples, 和 numbers 是不可更改的对象,而 list,dict 等则是可以修改的对象。

  • 不可变类型:变量赋值 a=5 后再赋值 a=10,这里实际是新生成一个 int 值对象 10,再让 a 指向它,而 5 被丢弃,不是改变a的值,相当于新生成了a。

  • 可变类型:变量赋值 la=[1,2,3,4] 后再赋值 la[2]=5 则是将 list la 的第三个元素值更改,本身la没有动,只是其内部的一部分值被修改了。

python 函数的参数传递:

  • 不可变类型:类似 c++ 的值传递,如 整数、字符串、元组。如fun(a),传递的只是a的值,没有影响a对象本身。比如在 fun(a)内部修改 a 的值,只是修改另一个复制的对象,不会影响 a 本身。

  • 可变类型:类似 c++ 的引用传递,如 列表,字典。如 fun(la),则是将 la 真正的传过去,修改后fun外部的la也会受影响

python 中一切都是对象,严格意义我们不能说值传递还是引用传递,我们应该说传不可变对象和传可变对象。

python 传不可变对象实例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def ChangeInt( a ):
    a = 10

b = 2
ChangeInt(b)
print b # 结果是 2

实例中有 int 对象 2,指向它的变量是 b,在传递给 ChangeInt 函数时,按传值的方式复制了变量 b,a 和 b 都指向了同一个 Int 对象,在 a=10 时,则新生成一个 int 值对象 10,并让 a 指向它。

传可变对象实例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 可写函数说明
def changeme( mylist ):
   "修改传入的列表"
   mylist.append([1,2,3,4]);
   print "函数内取值: ", mylist
   return

# 调用changeme函数
mylist = [10,20,30];
changeme( mylist );
print "函数外取值: ", mylist

实例中传入函数的和在末尾添加新内容的对象用的是同一个引用,故输出结果如下:

函数内取值:  [10, 20, 30, [1, 2, 3, 4]]
函数外取值:  [10, 20, 30, [1, 2, 3, 4]]

参数

以下是调用函数时可使用的正式参数类型:

  • 必备参数
  • 关键字参数
  • 默认参数
  • 不定长参数

必备参数

必备参数须以正确的顺序传入函数。调用时的数量必须和声明时的一样。

调用printme()函数,你必须传入一个参数,不然会出现语法错误: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可写函数说明
def printme( str ):
   "打印任何传入的字符串"
   print str;
   return;

#调用printme函数
printme();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test.py", line 11, in <module>
    printme();
TypeError: printme() takes exactly 1 argument (0 given)

关键字参数

关键字参数和函数调用关系紧密,函数调用使用关键字参数来确定传入的参数值。

使用关键字参数允许函数调用时参数的顺序与声明时不一致,因为 Python 解释器能够用参数名匹配参数值。

以下实例在函数 printme() 调用时使用参数名: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可写函数说明
def printme( str ):
   "打印任何传入的字符串"
   print str;
   return;

#调用printme函数
printme( str = "My string");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My string

下例能将关键字参数顺序不重要展示得更清楚: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可写函数说明
def printinfo( name, age ):
   "打印任何传入的字符串"
   print "Name: ", name;
   print "Age ", age;
   return;

#调用printinfo函数
printinfo( age=50, name="miki" );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Name:  miki
Age  50

缺省参数

调用函数时,缺省参数的值如果没有传入,则被认为是默认值。下例会打印默认的age,如果age没有被传入: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可写函数说明
def printinfo( name, age = 35 ):
   "打印任何传入的字符串"
   print "Name: ", name;
   print "Age ", age;
   return;

#调用printinfo函数
printinfo( age=50, name="miki" );
printinfo( name="miki" );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Name:  miki
Age  50
Name:  miki
Age  35

不定长参数

你可能需要一个函数能处理比当初声明时更多的参数。这些参数叫做不定长参数,和上述2种参数不同,声明时不会命名。基本语法如下:

def functionname([formal_args,] *var_args_tuple ):
   "函数_文档字符串"
   function_suite
   return [expression]

加了星号(*)的变量名会存放所有未命名的变量参数。选择不多传参数也可。如下实例: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 可写函数说明
def printinfo( arg1, *vartuple ):
   "打印任何传入的参数"
   print "输出: "
   print arg1
   for var in vartuple:
      print var
   return;

# 调用printinfo 函数
printinfo( 10 );
printinfo( 70, 60, 50 );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输出:
10
输出:
70
60
50

变量作用域

一个程序的所有的变量并不是在哪个位置都可以访问的。访问权限决定于这个变量是在哪里赋值的。

变量的作用域决定了在哪一部分程序你可以访问哪个特定的变量名称。两种最基本的变量作用域如下:

  • 全局变量
  • 局部变量

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定义在函数内部的变量拥有一个局部作用域,定义在函数外的拥有全局作用域。

局部变量只能在其被声明的函数内部访问,而全局变量可以在整个程序范围内访问。调用函数时,所有在函数内声明的变量名称都将被加入到作用域中。如下实例: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total = 0; # 这是一个全局变量
# 可写函数说明
def sum( arg1, arg2 ):
   #返回2个参数的和."
   total = arg1 + arg2; # total在这里是局部变量.
   print "函数内是局部变量 : ", total
   return total;

#调用sum函数
sum( 10, 20 );
print "函数外是全局变量 : ", total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函数内是局部变量 :  30
函数外是全局变量 :  0

4.递归

在函数内部,可以调用其他函数。如果一个函数在内部调用自身本身,这个函数就是递归函数。

def calc(n):
    print(n)
    if int(n/2) ==0:
        return n
    return calc(int(n/2))

calc(10)

输出:
10
5
2
1

递归特性:

1. 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结束条件

2. 每次进入更深一层递归时,问题规模相比上次递归都应有所减少

3. 递归效率不高,递归层次过多会导致栈溢出(在计算机中,函数调用是通过栈(stack)这种数据结构实现的,每当进入一个函数调用,栈就会加一层栈帧,每当函数返回,栈就会减一层栈帧。由于栈的大小不是无限的,所以,递归调用的次数过多,会导致栈溢出)

5.函数式编程

函数是Python内建支持的一种封装,我们通过把大段代码拆成函数,通过一层一层的函数调用,就可以把复杂任务分解成简单的任务,这种分解可以称之为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函数就是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的基本单元。

函数式编程中的函数这个术语不是指计算机中的函数(实际上是Subroutine),而是指数学中的函数,即自变量的映射。也就是说一个函数的值仅决定于函数参数的值,不依赖其他状态。比如sqrt(x)函数计算x的平方根,只要x不变,不论什么时候调用,调用几次,值都是不变的。

Python对函数式编程提供部分支持。由于Python允许使用变量,因此,Python不是纯函数式编程语言。

一、定义

简单说,"函数式编程"是一种"编程范式"(programming paradigm),也就是如何编写程序的方法论。

主要思想是把运算过程尽量写成一系列嵌套的函数调用。举例来说,现在有这样一个数学表达式:

(1 + 2) * 3 - 4

传统的过程式编程,可能这样写:

var a = 1 + 2;

var b = a * 3;

var c = b - 4;

函数式编程要求使用函数,我们可以把运算过程定义为不同的函数,然后写成下面这样:

var result = subtract(multiply(add(1,2), 3), 4);

这段代码再演进以下,可以变成这样

add(1,2).multiply(3).subtract(4)

这基本就是自然语言的表达了。再看下面的代码,大家应该一眼就能明白它的意思吧:

merge([1,2],[3,4]).sort().search(")

因此,函数式编程的代码更容易理解。

要想学好函数式编程,不要玩py,玩Erlang,Haskell, 好了,我只会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