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软工-PSP总结报告

时间:2023-03-09 15:34:25
2017年秋软工-PSP总结报告

一、回顾1

回顾本学期第一次作业[https://edu.cnblogs.com/campus/nenu/SWE2017FALL/homework/876]。
==>本学期我的第一次作业博客【http://www.cnblogs.com/ranh941/p/7495995.html
参见 [http://www.cnblogs.com/easteast/p/7403491.html ],阅读其中给出的材料,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回想一下你曾经对计算机专业的畅想

  • 当初你是如何做出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决定的?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我的看法当然没有改变。我喜欢编程,喜欢捣鼓计算机。当然,上面这句话谁都能说,谁都能写。我对计算机编程的喜爱体现在我愿意花时间去看相关的技术书籍以及博客,同时,即便我目前仍处于学生阶段(研究生当然也算),我自己仍愿意用自己生活费的1/3~1/2来买相关的纸质书籍,现在受恩师和编辑周老师的影响,也开始使用纸质书籍。到目前为止,至少在我正在敲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自己仍保持着对计算机专业,对这门科学,对我以后愿意从事的职业的喜爱。
  • 你认为过去接触到的课程是否符合你对计算机专业的期待,为什么?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我此前的博客提到自己认为过去接触到的课程不符合我对计算机专业的期待,然而现在我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步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受到导师的训练的机会更多,同时我所接受的研究生课程相对于本科教学而言显得更为抽象。这学期接触一门名为可计算性分析的课,啊,坦白的讲,这玩意真不是正常人类能学的(这句话不带有歧视含义,仅仅为个人的吐槽)。我恩师曾说这门课是计算机这门学科的基础。所谓基础,那就好比房子的地基,当然很重要。然而我是真的对这没兴趣。学习过程中,图灵机、NP问题等,bulabula。有时候给我一种在回顾编译原理的感觉。与此同时,在受到老师工程训练时,发现自己即便能够解决问题,并且将问题用自然语言描述清楚,但是让我用领域知识,用专业词汇进行问题阐述,我就极其无奈了。一系列似是而非的专业知识,包括数学(高数、概率论、线性代数)、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等。特别需要提到的就是算法和数据结构,我从本科做工程就清楚知道这块是我的短板。然而我自己并没有真正考虑花时间去弥补这块相关的知识。研究生期间和导师或者旁听导师与其他同学沟通时,自己就处于迷糊状态。所以啊,我本科犯的错挺多。大概是我还年轻吧。现在我在尝试用另一种方式解释我本科期间所受的教育。学校安排那些课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算法课、高数、概率论以及线性代数等)是从计算机这门科学的基础出发,也许这门课在当时的我们看起来很无聊、很难 ,授课的老师讲的很枯燥,比如照着PPT给我们扯知识,又或者说N年不变的期末试题,一学期被安排满满的专业课。但是以上这些都不应该是我们自己不去好好学习这些学科的理由,当然更不要说自己当年多厉害,本来应该去另一个学校,结果因为某些原因来了这所学校。自己在这么一所不怎么如意的学校都做的不咋样,去更好的环境还能咋样呢?今天(2017/12/08)研三的高鑫学长(已经拿到微软、百度、腾讯以及头条的offer,谷歌技术面全而败在倒数第二面英语面,最后选择去微软)给研一的我们将如何找工作时也提到了这些课程,他们都与计算机基础技能息息相关,是属于点滴累积才能掌握的技能,而无法一蹴而就。建议我们要认识自己的短板,趁着现在研一,还有充足的时间去把自己的短板补起来。so,年轻的我,现在正在努力向我恩师以及我的偶像亮哥看齐。坚持每天阅读,希望自己能把自己的短板慢慢补起来。
  • 你觉得计算机是你喜欢的领域吗,它是你擅长的领域吗?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我的看法仍未改变,计算机仍然是我的喜欢的领域。技术虐我千百遍,但我待它仍是初恋。既然自己选择了这个方向,自己对自己今后的方向有了明确的方向,我还犹豫苦恼啥呢?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哈哈。
    (注:不可以回答 "不是","是"。请把这当成以后工作时面试题,需要回答足够长度,提供足够信息,让对方了解你。比如,给出为什么。)

(2)考取研究生,对照前人们走过的路和描述未来发展,现在的你自我感觉你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有哪些?
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能力上还差距哪些?
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一学期吧,太短了。我的看法当然没改变。要是我的看法改变了,倒是会让人感到奇怪。一学期的时间真的太短。自己尝试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主要从阅读+编码两方面。编码除了软工课所受的训练以外,自然是在实验室跟着导师干活。阅读主要是通过Leangoo制定短期纸质书阅读计划(恩师给的建议,WBS分解),我自己对短期的定义30天(一个月)或者45天(一个半月)。第一个看书计划是10/21~11/19【看书计划】(https://www.leangoo.com/kanban/board/go/2238991),目前正在进行第二个看书计划11/21~1/15【看书计划2(https://www.leangoo.com/kanban/board/go/2264304)。目前到写这篇博客截至,已阅读玩UML应用建模实践过程、从今天起,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正在阅读Head First 设计模式、SICP、风格的要素等书籍。部分书籍是此前看的电子书,看了也忘了,现在也安排进阅读计划。此外,从11月初开始使用掌阅和当当阅读电子书,目前感觉还不错,尤其是携带纸质书籍不方便时,这两个阅读工具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阅读类型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历史、心理以及哲学。除了上述方面以外, 自己的表达沟通能力相对于我刚进入研一时有了提高,让我上台说东西,能在一到两分钟内调整好状态。当然,我的普通话还是很糟糕,还是得继续被训练。哈哈哈。经历了一学期,自己 专业知识、技能、能力啥都没啥太大提高,不过我学会了坚持阅读、坚持学习英语、一定程度上的清晰的表达和处理自己情绪与任务之间的平衡。还有最后一点就是时间管理,对自己的时间管理有了小小的进步,通过PSP记录自己的时间都花费到哪儿去了,反复进行自我训练。就像《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提到的时间是稀缺的资源,我恩师也说时间对工程师而言是最宝贵的资源的。我想我自己正在学着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份资源。
(3)每天都是一个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学术研究、工程项目、社会实践 (?) ,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努力方向。

  • 对照以上你阅读的前人们的经历,你的选择是什么?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我的选择没有改变,还是坚持走工程项目的路线。做理论是很好,但是吧,我更喜欢一个个工程产品在我手中成型,成就感满满。
  • 在这种选择下,你认为你相比其他同学来说有何优势,有何劣势?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我的看法有了一些改变,自己和其他同学相比也没啥优势。劣势倒是挺多,表达能力不咋滴,专业能力也不咋滴。通过一个学期的改变,认清自己与别人的差距的确挺大,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
  • 针对你的选择,你给自己的本学期的规划是什么?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此前的规划吧,阅读+做项目+复习旧知识。这学期整体按照这样的规划正常推进,阅读总分10分,自己打8分;项目总分10分,自己打6分;复习旧知识总分10分,自己打3分。人生艰难,还得继续努力。

(4)你对这门课的期待是什么?

  • 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此前说“有时全天,只能保证每天最少1个小时。估计理想情况一周会有20小时左右用在这门课上”,现在吧,想法改变了。时间很宝贵,也很稀缺。从实际执行效果来看,每天花费1h在指定的事情上面就已经很艰难。毕竟实际还有其他事情要做。每天投入3h及其以上很难。保证每天有1h做指定的事情上,这倒能成为小阶段的坚持。
  • 实测结果,每周平均用在本课程上多少小时?
    这学期一共投入8782min在这门课上,平均每周在本课程上12.2h。

    二、回顾2

    作业要求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nenu/SWE2017FALL/homework/876] 中提到:
    通读《构建之法》,发布随笔1篇,要求列出5个问题,可以是读后不理解的,或者读后反对的。要求有观点、有证据或分析。字数不是直接的考核标准,但是要求长到能把观点表述清楚。

  • 请回顾这5个问题,自己回答一下。当初的困惑是否还在,你现在如何认为,是更深的困惑么?
  • 请根据本学期的学习、收获、困惑,再提出5个问题,可以是读后不理解的,或者读后反对的。有求有观点、有证据或分析。体验一下,这5个问题,是不是更有深度了 。
  • 回忆整个学期,你有什么话想对后来的学弟学妹们说。
  • 如果重新来过一次,你打算做哪些(技术上,而不是态度上的)改变--基于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更好结果,你才希望这样改变的;更重要的是,你根据什么估计这些改变会有预期的结果。
    如果能重来,一方面是改变自己对这门课所花的时间的安排,希望更为合理的把自己的精力分配在这门课上,而不是像这学期这么迷迷糊糊,有时一周花费很多时间在这门课上,有时又不怎么花时间在这门课上。从另一方面来说,我的时间管理能力仍需要继续被训练。希望在接下来的半年能把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训练的更为合理有效。另一方面则是记录自己在使用C#编程时遇到的系列问题和解决方案。虽然吧,有时自己会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式记录,但是这样的次数占我遇到的问题的总数的两成都不到。大多数时候,自己进行的各种尝试与遇到的困难并没记录下来。
  • 终于我们即将不再是师生。当你结束本课程,你和我就站在同样的位置上,我将不再基于学校授权和知识、经验 (年龄?)上的优势而对你的*有任何干扰。除发布及成绩以外,我最后一次行使教师特权: 请问你有什么要对教师 (我)说的,建议、抱怨、希望……多谢。

三、总结

  • 代码总量,平均每周代码量;博客字数总量,平均每周字数。
    实际上课周数为12周。 代码总量为5901行,平均每周代码量为492行。 博客字数为28153个,平均每周字数为2346个。 累积博客字数与代码行数如下:
    2017年秋软工-PSP总结报告
    单周博客字数与代码行数如下:
    2017年秋软工-PSP总结报告

2017年秋软工-PSP总结报告

2017年秋软工-PSP总结报告

  • 根据PSP,平均每周在本课程中所用时间(是的,请再回答一次)多少小时。
    本学期共花费8782min在本课程,平均每周731.83min(约12.2h)。 PSP汇总时间表
软工(个人) 软工(助教) 阅读 英语 其他
第一周 312 253 188
第二周 937 386 95 144
第三周 2005 538 111 314 25
第四周 1499 460 51 959
第六周 652 123 423
第七周 573 181 238 424
第八周 1507 154 26 406
第九周 575 253 180 326 527
第十周 371 260 278 290 234
第十一周 163 57 276 171 19
第十二周 163 183 50 180 140
第十三周 25 30 170 80 150
总计(min) 8782 2878 1663 3717 1095
总计(h) 146.37 47.97 27.72 61.95 18.25
平均值(min) 731.83 239.83 138.58 309.75 91.25
平均值(h) 12.20 4.00 2.31 5.16 1.52

PSP汇总时间分配堆积柱状图
2017年秋软工-PSP总结报告

  • 进度条总结: 遍历每周知识点,以周为单位做如下表格。
周数 起止时间 提交PSP时总结的知识点 现在回顾该周收获的知识点
第一周 20170908-20170910 PSP PSP
第二周 20170911-20170917 构建之法、git、Dlib、java\C# git、Dlib
第三周 20170918-20170926 C#、PSP、Git、TortoiseGit、PSP、MarkDown、profile MarkDown、Git、TortoiseGit、PSP
第四周 20170927-20171010 C#、Nunit Nunit
第六周 20171011-20171019 C#、Leangoo Leangoo
第七周 20171020-20171025 C#、Android、博客园API PostaMan、适当的沉默、博客园API
第八周 20171026-20171101 Android、博客园API
第九周 20171102-20171108 Android、博客园API
第十周 20171109-20171117 C#
第十一周 20171118-20171122 C#
第十二周 20171123-20171129
第十三周 20171130-20171206 C#

把这节做的表和图一起瞅了瞅,挺有喜剧感的。每周博客字数和代码字数、累积博客字数和代码字数、PSP汇总时间分配堆积柱状图无一不都反映出前期充满激情的我,持续上升阶段;中期整体基本稳定的我,偶尔有波动,末期就平平常常了,这个时候基本上课程也要结束了。一学期下来学会坚持使用PSP、阅读、英语。勉强也对得起自己最初来上这门课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