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之泛型

时间:2023-03-09 04:39:37
Java基础之泛型

泛型:
(1)为什么会出现泛型?
因为集合存放的数据类型不固定,故往集合里面存放元素时,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在定义集合时,可以想定义数组一样指定数据类型,那么就可以解决该类安全问题。
JDK1.5后出现了泛型,用于解决集合框架的安全问题。
泛型是一个类型安全机制。
(2)泛型定义格式:通过<>来定义要操作的引用数据类型
ArrayList<String> al = new ArrayList<String>;
(3)泛型的好处:
**将运行时期出现的ClassCastException(类型转换异常)问题转移到编译时期;
**避免了强制转换的麻烦
(4)什么时候定义泛型?
泛型在集合框架中很常见,只要见到<>就要定义泛型。其实<>就是用来接收类型的。
当使用集合时,将集合中要存储的数据类型作为参数传递到<>中即可
(5)泛型的形式
**泛型类:即自定义泛型类
A:当类中要操作的引用数据类型不确定时,早起定义Object来完成扩展,现在定义泛型来完成
B:局限性:泛型类定义的泛型,在整个类中有效,如果该泛型类的方法被调用,
当泛型类的对象明确要操作的类型后,所有要操作的类型就被固定。
**泛型方法:泛型放在返回值前面,修饰符的后面
A:为了避免泛型类的局限性,让不同方法可以操作不同的类型,而且类型还不确定,
则可以将泛型定义在方法上
B:特殊之处:静态方法不可以反问类上定义的泛型
如果静态方法操作的应用数据类型不确定,可以讲泛型定义在静态方法上
**泛型接口:
当泛型定义在接口上时,则子类中要指定实现接口类型,同时还可以子类也可以定义为泛型类
(6)泛型的高级应用:?通配符
**当指定两种泛型的集合,则迭代时也要定义两种泛型的迭代器,麻烦,此时可通过将迭代器的泛型
改为?,如Iterator<?> it=al.iterator();
**两种泛型限定
向上限定: ? extends E ;E可以接收E类型或者E的子类
向下限定: ? super E ;E可以接收E类型或者E的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