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Calculus》-chape8-无穷序列和无穷级数-欧拉恒等式

时间:2023-03-08 18:05:44

写在前面:写在前面的当然是对大天朝教材的吐槽啦。

曾记否,高中所学虚数和复平面的概念,如此虚无的概念到了大学一门叫《模拟电子技术》的课程中居然明目张胆的开始进行计算!

曾记否,高中的指对运算,他们老师由于不想说话就向我们扔了一个自然对数e!

其实很多人觉得数学抽象、晦涩而且无章可循,其实这都是假想,如果真的有这种感觉,很大程度上是教科书在编排顺序上有瑕疵。数学本身是语言,描述自然的语言,因此在每个概念、公式的背后,往往都需要(或者说必然)对应着现实模型,因此在学习新的概念的时候,考察它的现实意义往往是充分理解其含义的重要一环。

增长的极限,自然对数e:

首先让我们来看两个非常有意思的悖论:

二分法悖论:

想像你要走在街上。要走到另一边你必须先走一半,要走一半你必须先走四分之一,要走四分之一你必须先走八分之一,然后十六分之一,然后一直无限的分半。最后你要走在街上这么简单的事情之前,你必须先完成无限次的小事情,而这变得不可行。还有不管你要做的事情有多小都可以无限的一直被分半,所以你唯一可以完成的方法就是一开始的距离是零,但这样的话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有开始。

阿奇里斯与乌龟的悖论:

阿奇里斯与乌龟的悖论里,阿奇里斯与乌龟比赛。阿奇里斯让乌龟先开始100英尺。你应该会想一个跑得很快一个跑得很慢,阿奇里斯应该可以追上乌龟。但这理论说乌龟假如跑了10英尺的话,阿奇里斯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追上那10英尺,而他在追的这段时间乌龟又更往前进了,而这情况会一直重演,所以不管阿奇里斯如何追乌龟都有追不完的距离,因为乌龟到过的地方有无限的点让阿奇里斯去追。但简单的经验告诉我们阿奇里斯可以超过乌龟所以这是一个悖论。

其实在这我们并不需要更加详细的去了解这两个悖论后边的原理,当然如果兴趣浓厚可以去查阅这方面的资料,在这两个悖论的基础上,我们来看下面这个问题。

考虑这样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你拿着1块钱去银行存款,银行的年利率是100%,那么存1年之后,我们显然得到2元钱,但是有的人很聪明,同样是存一年,我先存6个月(半年),然后把本息和拿出来,再存6个月,很显然这样收益相对一口气存1年要来的方便。

用如下的式子计算:

《University Calculus》-chape8-无穷序列和无穷级数-欧拉恒等式

那么相同的道理,对于先前存的6个月,我再分一半,先存3个月,完后取出本息和再存三个月,很显然能够看到,这就形成了一个无限二分的局面,最终我们的收益由下面的式子给出:

《University Calculus》-chape8-无穷序列和无穷级数-欧拉恒等式

那么根据上面我们得到的结论,每次二分都将使得收益增加,那么下去我们会得到一个无穷大的数吗?我们存1块钱到这个银行里就会变成大款吗?

通过n取2,3,4,5…等一系列数据,数学家进行了大量计算,发现上面的极限其实趋向了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2.718281828459……为了表示的方便,于是数学家将这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定义为:e.

《University Calculus》-chape8-无穷序列和无穷级数-欧拉恒等式

《University Calculus》-chape8-无穷序列和无穷级数-欧拉恒等式

这体现了定以后的数学系统是自洽的。

换言之,上面那个看似很bug的存款机制,最终你最多最多得到的钱是e。就像知乎上有人说的:“上帝给追求极致的人划了一条线”。但是这条线也是很迷离的,因为e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你二分次数越多,得到的结果无非是小数点后加了几位,但是确确实实满足了上文我们所说的“增加二分次数就会增益”的结论。

虚数单位i:

数学的发展伴随着数轴的扩充,而数轴的扩充无不伴随着对现实认识的深入。

自然数扩张到整数:增加的负数可以对应“欠债、减少”

从整数扩张到有理数:增加的分数可以对应“分割、部分”

从有理数扩张到实数:增加的无理数可以对应“单位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

从实数扩张到复数:增加的虚数对应什么?

“对现实认知的深入伴随着维度的上升。”

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从1到-1我们有哪些方法。

最容易想到的,就是1 – 2 = -1,即在数轴上,在1处向左移动两个单位即可。

但是方法唯一吗?如果上升到二维的角度,我们能够将其看成如下的一个过程:

(+1) * (逆时针旋转90) * (逆时针旋转90) = (-1)

如果把+1消去,这个式子就变为:

(逆时针旋转90)^2 = (-1)

将"逆时针旋转90度"记为 i :
i^2 = (-1)

这个式子很眼熟,它就是虚数的定义公式。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虚数 i 就是逆时针旋转90度,i 不是一个数,而是一个旋转量。由此我们就不难解读出引入i的现实意义:它帮助我们做矢量角度的运算,想想看这在处理《模拟电子技术》中是否有着重要应用。

(这里非常容易引起的一个疑问就是,在定义中我们为什么将两个“逆时针旋转90°作了乘法”而不是加法,这在引入复数的加法和乘法后将会很容易看到,初始的定义方法和后边定义的运算应该保持自洽)

 

  需要说明的是,复数这一部分和极坐标、二维向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人觉得这个就是那个,这里只能说但定义方式和运算上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如果详细去了解他们的现实含义,其实依然是有本质不同的地方的。

复数的加法:

简单来说,就是实部加实部,虚部加虚部,这里和二维向量的运算非常像。

复数的乘法:

比如,一条船的航向是 3 + 4i 。
如果该船的航向,逆时针增加45度,请问新航向是多少?

《University Calculus》-chape8-无穷序列和无穷级数-欧拉恒等式

45度的航向就是 1 + i 。计算新航向,只要把这两个航向 3 + 4i 与 1 + i 相乘就可以了(原因在下一节解释):

( 3 + 4i ) * ( 1 + i ) = ( -1 + 7i )

所以,该船的新航向是 -1 + 7i 。
如果航向逆时针增加90度,就更简单了。因为90度的航向就是 i ,所以新航向等于:

( 3 + 4i ) * i = ( -4 + 3i )

这就是虚数乘法的物理意义:改变旋转角度。

虚数乘法的数学证明

为什么一个复数改变旋转角度,只要做乘法就可以了?
下面就是它的数学证明,实际上很简单。

《University Calculus》-chape8-无穷序列和无穷级数-欧拉恒等式

任何复数 a + bi,都可以改写成旋转半径 r 与横轴夹角 θ 的形式。
假定现有两个复数 a + bi 和 c + di,可以将它们改写如下:

a + bi = r1 * ( cosα + isinα )
c + di = r2 * ( cosβ + isinβ )

这两个复数相乘,( a + bi )( c + di ) 就相当于

r1 * r2 * ( cosα + isinα ) * ( cosβ + isinβ )

展开后面的乘式,得到

cosα * cosβ - sinα * sinβ + i( cosα * sinβ + sinα * cosβ )

根据三角函数公式,上面的式子就等于

cos(α+β) + isin(α+β)

所以,

( a + bi )( c + di ) = r1 * r2 * ( cos(α+β) + isin(α+β) )

上帝公式:0、1、π、e、i的关系.

《University Calculus》-chape8-无穷序列和无穷级数-欧拉恒等式

它将5个最为常见的的数学常数联系在了一起,很遗憾我们并准确定义iπ对应着怎样的现实,因此常常有人说,上帝公式是最美的公式,因为你看不懂。

参考文献:《数学常数e的含义》http://www.guokr.com/article/50264/

《虚数的意义,虚数到底是什么》 http://www.guokr.com/post/43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