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打造一个分布式数据库——rocksDB, raft, mvcc,本质上是为了解决跨数据中心的复制

时间:2023-03-09 07:50:41
怎样打造一个分布式数据库——rocksDB, raft, mvcc,本质上是为了解决跨数据中心的复制

摘自: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how-to-build-a-distributed-database?utm_campaign=rightbar_v2&utm_source=infoq&utm_medium=articles_link&utm_content=link_text

为什么我们要创建另外一个数据库?

怎样打造一个分布式数据库——rocksDB, raft, mvcc,本质上是为了解决跨数据中心的复制

在前面三十年基本上是关系数据库的时代,那个时代创建了很多伟大的公司,比如说 IBM、Oracle、微软也有自己的数据库,早期还有一个公司叫 Sybase,有一部分特别老的程序员同学在当年的教程里面还可以找到这些东西,但是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了。另外是 NoSQL。NoSQL 也是一度非常火,像 Cassandra、MongoDB 等等,这些都属于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候创建这些能够 scale 的方案,但 Redis scale 出来比较晚,所以很多时候大家把 Redis 当成一个 Cache,现在慢慢大家把它当成存储不那么重要的数据的数据库。因为它有了 scale 支持以后,大家会把更多的数据放在里面。

然后到了 2015,严格来讲是到 2014 年到 2015 年之间,Raft 论文发表以后,真正的 NewSQL 的理论基础终于完成了。我觉得 NewSQL 这个理论基础,最重要的划时代的几篇论文,一个是谷歌的 Spanner,是在 2013 年初发布的;再就是 Raft 是在 2014 年上半年发布的。这几篇相当于打下了分布式数据库 NewSQL 的理论基础,这个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模型在上面是堆不起来东西的。说到现在,大家可能对于模型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它的实现难度很难想象。

未来的高可用一定是系统出了问题马上可以自动恢复,马上可以变成可用。比如说一个机房挂掉了,十秒钟不能支付,十秒钟之后系统自动恢复了变得可以支付,即使这个数据中心再也不起来我整个系统仍然是可以支付的。Auto-Failover 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大家不希望在睡觉的时候被一个报警给拉起来,我相信大家以后具备这样一个能力,5 分钟以内的报警不用理会,挂掉一个机房,又挂掉一个机房,这种连续报警才会理。我们内部开玩笑说,希望大家都能睡个好觉,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这个。

Google Spanner / F1

说一下 Google 的 Spanner 和 F1,这是我非常喜欢的论文,也是我最近几年看过很多遍的论文。 Google Spanner 已经强大到什么程度呢?Google Spanner 是全球分布的数据库,在国内目前普遍做法叫做同城两地三中心,它们的差别是什么呢?以 Google 的数据来讲,谷歌比较高的级别是他们有 7 个副本,通常是美国保存 3 个副本,再在另外 2 个国家可以保存 2 个副本,这样的好处是万一美国两个数据中心出了问题,那整个系统还能继续可用,这个概念就是比如美国 3 个副本全挂了,整个数据都还在,这个数据安全级别比很多国家的安全级别还要高,这是 Google 目前做到的,这是全球分布的好处。

现在国内主流的做法是两地三中心,但现在基本上都不能自动切换。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号称实现了两地三中心或者异地多活,但是一出现问题都说不好意思这段时间我不能提供服务了。大家无数次的见到这种 case, 我就不列举了。

Spanner 现在也提供一部分 SQL 特性。在以前,大部分 SQL 特性是在 F1 里面提供的,现在 Spanner 也在逐步丰富它的功能,Google 是全球第一个做到这个规模或者是做到这个级别的数据库。事务支持里面 Google 有点黑科技(其实也没有那么黑),就是它有GPS 时钟和原子钟。大家知道在分布式系统里面,比如说数千台机器,两个事务启动先后顺序,这个顺序怎么界定(事务外部一致性)。这个时候 Google 内部使用了 GPS 时钟和原子钟,正常情况下它会使用一个GPS 时钟的一个集群,就是说我拿的一个时间戳,并不是从一个 GPS 上来拿的时间戳,因为大家知道所有的硬件都会有误差。如果这时候我从一个上拿到的 GPS 本身有点问题,那么你拿到的这个时钟是不精确的。而 Google 它实际上是在一批 GPS 时钟上去拿了能够满足 majority 的精度,再用时间的算法,得到一个比较精确的时间。大家知道 GPS 也不太安全,因为它是美国军方的,对于 Google 来讲要实现比国家安全级别更高的数据库,而 GPS 是可能受到干扰的,因为 GPS 信号是可以调整的,这在军事用途上面很典型的,大家知道导弹的制导需要依赖 GPS,如果调整了 GPS 精度,那么导弹精度就废了。所以他们还用原子钟去校正 GPS,如果 GPS 突然跳跃了,原子钟上是可以检测到 GPS 跳跃的,这部分相对有一点黑科技,但是从原理上来讲还是比较简单,比较好理解的。

最开始它 Spanner 最大的用户就是 Google 的 Adwords,这是 Google 最赚钱的业务,Google 就是靠广告生存的,我们一直觉得 Google 是科技公司,但是他的钱是从广告那来的,所以一定程度来讲 Google 是一个广告公司。Google 内部的方向先有了 Big table ,然后有了 MegaStore ,MegaStore 的下一代是 Spanner ,F1 是在 Spanner 上面构建的。

TiDB and TiKV

TiKV 和 TiDB 基本上对应 Google Spanner 和 Google F1,用 Open Source 方式重建。目前这两个项目都开放在 GitHub 上面,两个项目都比较火爆,TiDB 是更早一点开源的, 目前 TiDB 在 GitHub 上 有 4300 多个 Star,每天都在增长。

怎样打造一个分布式数据库——rocksDB, raft, mvcc,本质上是为了解决跨数据中心的复制

TiDB 和 TiKV 为什么是两个项目,因为它和 Google 的内部架构对比差不多是这样的:TiKV 对应的是 Spanner,TiDB 对应的是 F1 。F1 里面更强调上层的分布式的 SQL 层到底怎么做,分布式的 Plan 应该怎么做,分布式的 Plan 应该怎么去做优化。同时 TiDB 有一点做的比较好的是,它兼容了 MySQL 协议,当你出现了一个新型的数据库的时候,用户使用它是有成本的。大家都知道作为开发很讨厌的一个事情就是,我要每个语言都写一个 Driver,比如说你要支持 C++、你要支持 Java、你要支持 Go 等等,这个太累了,而且用户还得改他的程序,所以我们选择了一个更加好的东西兼容 MySQL 协议,让用户可以不用改。一会我会用一个视频来演示一下,为什么一行代码不改就可以用,用户就能体会到 TiDB 带来的所有的好处。

怎样打造一个分布式数据库——rocksDB, raft, mvcc,本质上是为了解决跨数据中心的复制

这个图实际上是整个协议栈或者是整个软件栈的实现。大家可以看到整个系统是高度分层的,从最底下开始是 RocksDB ,然后再上面用 Raft 构建一层可以被复制的 RocksDB ,在这一层的时候它还没有 Transaction,但是整个系统现在的状态是所有写入的数据一定要保证它复制到了足够多的副本。也就是说只要我写进来的数据一定有足够多的副本去 cover 它,这样才比较安全,在一个比较安全的 Key-value store 上面, 再去构建它的多版本,再去构建它的分布式事务,然后在分布式事务构建完成之后,就可以轻松的加上 SQL 层,再轻松的加上MySQL 协议的支持。然后,这两天我比较好奇,自己写了 MongoDB 协议的支持,然后我们可以用 MongoDB 的客户端来玩,就是说协议这一层是高度可插拔的。TiDB 上可以在上面构建一个 MongoDB 的协议,相当于这个是构建一个 SQL 的协议,可以构建一个 NoSQL 的协议。这一点主要是用来验证 TiKV 在模型上面的支持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