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um使用心得 【转】

时间:2023-01-06 16:41:17

原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db96bc0100ymuk.html

 

1      Scrum管理模式和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

这些管理模式本质上目的相同:驱动执行者,实现决策者的目标。

个人观点:表面上看来Scrum是以团队为中心的开发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更高技巧的管理方式,对管理者、决策者的要求更高。

1.1       差异分析

最大的差异在于执行阶段:Scrum是一种自下而上-自觉的管理模式,强调团队;传统管理模式大多是自上而下-命令的管理模式,强调个人。

传统管理模式多半是流水线模式:上面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因为没有自主权,所以执行者的责任观念也不会很重,遇到问题含混过去或向上级汇报;做完手头工作就等上级发号施令;环节之间沟通很差,耽误很多时间。而管理者集责权于一身,需要审核各个环节,各种会议、汇报、审阅,是主要瓶颈(时间再多也不够用啊)。

Scrum把执行的自主权交给团队,PO引导产品方向和审核成果(有些情况下,PO只决定方向和宏观需求,主美/主程/主策负责细化需求并审核质量,相当于一个决策团队,但是决策团队内部需要达成一致,由PO主导),团队根据自己的评估承诺按时按质量完成PO的需求并享有过程的自主权,SM起沟通桥梁作用并使团队的效能发挥到最大。

传统模式把人看成是生产资料,Scrum把人看成是有情绪的生产资料(产出是随着不同的状态变化的),后者更好的照顾到了人的情绪。

2      使用Scrum面临的挑战

Scrum只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文化,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团队中用法也不同,各有取舍(我带过的几个团队因为成员不同,方式也不同。不同的ScrumMaster的管理方式也不同,因人而异。)。就比如共产主义这种东西,在不同文化下长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

直接采用Scrum是需要“交学费”的,对公司、PO、SM、团队成员都是一个挑战:

1.         公司文化是否是鼓励自主,易容错的企业文化?如果对待错误是一种惩罚的态度,以后谁还愿意自主尝试?所谓多做多错,不做不错。

2.         PO是否有足够的前瞻性,战略眼光,分析应对能力(可以由数据、市场辅助);

3.         PO是否能提出明确的需求、质量标准并清晰地传达给团队,是否能有效地评估每块的工作量和优先级(可以主美/主程/主策辅助)

4.         PO管理理念从:下命令转为团队服务,盯执行改为看方向

5.         SM是否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发现/预见者,问题解决者(找专人解决也可以,团队内部的沟通“问题”不是问题,不属于SM的管辖!),团队情绪控制者,执行统筹者和跟进专家,沟通专家,培训师(让团队每个人都自觉自发做事,灌输Scrum理论)

6.         团队成员是否够专业(独当一面)?能清晰的理解需求、质量标准,把需求拆分成可阶段验收的步骤(独立任务),正确的估算每个任务的工作量,主动沟通和改进工作流程(主动沟通自己的上下环节保证任务按时按质量完成;完成时主动沟通要求review任务;发现/遇到问题时主动沟通;sprint结束时主动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

7.         Scrum是一种文化,需要建设,类似团队建设。团队成员从被动接受命令到自发自觉的转换需要引导,我之前对手下做过一些尝试,发现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目前正在改善中。

建议:大团队直接使用scrum会有较大的适应时期和较大“成本”,建议小团队(10人以下)或是新组建团队(这还得看管理者风格)采用。

3      Scrum的应用成功案例

我对比了Scrum和中国共产/党组织形式,发现有很多相似之处。假定成功夺取政权是中国共产/党的方向目标,三大战役是执行过程,以下是对号入座的一些职能定义。试想,如果*最高决策层都不去看方向了,而是关注每场战斗应该怎么打,那中国的将来会怎样。

Scrum

实例

方向目标

成功夺取政权

执行过程

三大战役

指导思想:Scrum

共/产主义思想

PO

毛/泽东为首等一干将领

SM

政委(好像是团一级及以上必须配政委)

团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