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程序员-Java基础知识10(部分笔记总结try-catch)

时间:2023-02-19 15:44:59

对于try……catch格式:

try  {可能出现错误的代码块}   catch(exception e){进行处理的代码} ;

                                对象变量的声明

 

用这种方法,如果代码正确,那么程序不经过catch语句直接向下运行;

如果代码不正确,则将返回的异常对象和e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处理其后面的异常处理代码。(如果用exception来声明e的话,因为exception为所有exception对象的父类,所有肯定匹配成功)。处理完代码后这个例外就完全处理完毕,程序会接着从出现异常的地方向下执行(是从出现异常的地方还是在catch后面呢?利用程序进行验证)。最后程序正常退出。

 

Try中如果发现错误,即跳出try去匹配catch,那么try后面的语句就不会被执行。

一个try可以跟进多个catch语句,用于处理不同情况。当一个try只能匹配一个catch。

我们可以写多个catch语句,但是不能将父类型的exception的位置写在子类型的excepiton之前,因为这样父类型肯定先于子类型被匹配,所有子类型就成为废话。JAVA编译出错。

 

在try,catch后还可以再跟一子句finally。其中的代码语句无论如何都会被执行(因为finally子句的这个特性,所以一般将释放资源,关闭连接的语句写在里面)。

 

如果在程序中书写了检查(抛出)exception但是没有对这个可能出现的检查结果进行处理,那么程序就会报错。

而如果只有处理情况(try)而没有相应的catch子句,则编译还是通不过。

如何知道在编写的程序中会出现例外呢

1.  调用方法,查看API中查看方法中是否有已检查错误。

2.  在编译的过程中看提示信息,然后加上相应的处理。

 

Exception有一个message属性。在使用catch的时候可以调用:

Catch(IOExceptione){System.out.println(e.message())};

Catch(IOExceptione){e.printStackTrace()};

上面这条语句回告诉我们出错类型所历经的过程,在调试的中非常有用。

 

开发中的两个道理:

①如何控制try的范围:根据操作的连动性和相关性,如果前面的程序代码块抛出的错误影响了后面程序代码的运行,那么这个我们就说这两个程序代码存在关联,应该放在同一个try中。

①   对已经查出来的例外,有throw(积极)和try catch(消极)两种处理方法。

对于try catch放在能够很好地处理例外的位置(即放在具备对例外进行处理的能力的位置)。如果没有处理能力就继续上抛。

 

当我们自己定义一个例外类的时候必须使其继承excepiton或者RuntimeException。

Throw是一个语句,用来做抛出例外的功能。

而throws是表示如果下级方法中如果有例外抛出,那么本方法不做处理,继续向上抛出。

Throws后跟的是例外类型。

断言是一种调试工具(assert)

其后跟的是布尔类型的表达式,如果表达式结果为真不影响程序运行。如果为假系统出现低级错误,在屏幕上出现assert信息。

Assert只是用于调试。在产品编译完成后上线assert代码就被删除了。

 

方法的覆盖中,如果子类的方法抛出的例外是父类方法抛出的例外的父类型,那么编译就会出错:子类无法覆盖父类。

结论:子类方法不可比父类方法抛出更多的例外。子类抛出的例外或者与父类抛出的例外一致,或者是父类抛出例外的子类型。或者子类型不抛出例外。

如果父类型无throws时,子类型也不允许出现throws。此时只能使用try c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