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编程新方式async/await

时间:2023-12-17 17:49:08

一、前言

  实际上对async/await并不是很陌生,早在阮大大的ES6教程里面就接触到了,但是一直处于理解并不熟练使用的状态,于是决定重新学习并且总结一下,写了这篇博文。如果文中有错误的地方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二、介绍async/await

  1.async/await 是异步代码的新方式

  2.async/await 基于 Promise 实现

  3.async/await使得异步代码更像同步代码

  4.await 只能用在 async 函数中,不能用在普通函数中 await 关键字后面必须跟 Promise 对象 函数执行到 await 后,Promise 函数执行完毕,但因为 Promise 内部一般都是异步函数,所以事件循环会一直 等待,直到事件轮询检查到 Promise 有了状态 resolve 或 reject 才重新执行这个函数后面的内容

三、特点

  async函数ES2017标准引入的语法,是Generator函数的语法糖,因此其相对于Generator函数,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内置执行器: 使用async函数可以像使用普通函数一样,直接调用即可执行。不用像Generator函数一样使用co模块来实现流程控制。

   语义化更强: async关键字表示是一个异步的函数,await表示需要等待执行。相对于yield表达式,语义化更强。

   返回值是Promise: async函数返回值是Promise对象,这比Generator函数的返回值是Iterator对象方便多了,可以使用then方法来指定下一步的操作。

四、基本用法

  1.async函数的返回值 

    async函数返回一个 Promise 对象,async函数内部return语句返回的值,会成为then方法回调函数的参数。当函数执行的时候,一旦遇到await就会先返回,等到异步操作完成,再接着执行函数体内后面的语句。

async function f() {
return 'hello world';
} f().then(v => console.log(v))
// "hello world"

    上面代码中,函数f内部return命令返回的值,会被then方法回调函数接收到。

    async函数内部抛出错误,会导致返回的 Promise 对象变为reject状态。抛出的错误对象会被catch方法回调函数接收到。

async function f() {
throw new Error('出错了');
} f().then(
v => console.log('resolve', v),
e => console.log('reject', e)
)
//reject Error: 出错了

  2.Promise的状态变化

    async函数返回的 Promise 对象,必须等到内部所有await命令后面的 Promise 对象执行完,才会发生状态改变,除非遇到return语句或者抛出错误。也就是说,只有async函数内部的异步操作执行完,才会执行then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

async function getTitle(url) {
let response = await fetch(url);
let html = await response.text();
return html.match(/<title>([\s\S]+)<\/title>/i)[1];
}
getTitle('https://tc39.github.io/ecma262/').then(console.log)
// "ECMAScript 2017 Language Specification"

    上面代码中,函数getTitle内部有三个操作:抓取网页、取出文本、匹配页面标题。只有这三个操作全部完成,才会执行then方法里面的console.log。

  3.await命令

    如果await命令后面是一个 Promise 对象,返回该对象的结果。如果不是 Promise 对象,就直接返回对应的值。

async function f() {
// 等同于
// return 123;
return await 123;
} f().then(v => console.log(v))
// 123

    如果await命令后面是一个thenable对象(即定义了then方法的对象),那么await会将其等同于 Promise 对象。

class Sleep {
constructor(timeout) {
this.timeout = timeout;
}
then(resolve, reject) {
const startTime = Date.now();
setTimeout(
() => resolve(Date.now() - startTime),
this.timeout
);
}
} (async () => {
const sleepTime = await new Sleep(1000);
console.log(sleepTime);
})();
// 1000

    如果await命令后面的 Promise 对象变为reject状态,则reject的参数会被catch方法的回调函数接收到。

async function f() {
await Promise.reject('出错了');
} f()
.then(v => console.log(v))
.catch(e => console.log(e))
// 出错了

    任何一个await语句后面的 Promise 对象变为reject状态,那么整个async函数都会中断执行。

async function f() {
await Promise.reject('出错了');
await Promise.resolve('hello world'); // 不会执行
}

    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建议把await放入try—catch中

async function myFunction() {
try {
await somethingThatReturnsAPromise();
} catch (err) {
console.log(err);
}
}
// 另一种写法
async function myFunction() {
await somethingThatReturnsAPromise()
.catch(function (err) {
console.log(err);
});
}

  4.总结

    (1)async函数内部的异步操作执行完,根据其执行的状态,对应执行then或catch

    (2)遇到await就会先返回,等到异步操作完成,再接着执行函数体内后面的语句。

    (3)任何一个await语句后面的 Promise 对象变为reject状态,那么整个async函数都会中断执行。

五、实现原理

  async 函数的实现原理,就是将 Generator 函数和自动执行器,包装在一个函数里。【Generator可以理解为一个状态机,内部封装了很多状态,同时返回一个迭代器Iterator对象。可以通过这个迭代器遍历相关的值及状态。 Generator的显著特点是可以多次返回,每次的返回值作为迭代器的一部分保存下来,可以被我们显式调用。】

async function fn(args) {
// ...
} // 等同于 function fn(args) {
return spawn(function* () {
// ...
});
}

  所有的async函数都可以写成上面的第二种形式,其中的spawn函数就是自动执行器。下面给出spawn函数的实现

function spawn(genF)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const gen = genF();
function step(nextF) {
let next;
try {
next = nextF();
} catch(e) {
return reject(e);
}
if(next.done) {
return resolve(next.value);
}
Promise.resolve(next.value).then(function(v) {
step(function() { return gen.next(v); });
}, function(e) {
step(function() { return gen.throw(e); });
});
}
step(function() { return gen.next(undefined); });
});
}

六、注意事项

  1.await只能使用在async函数内部,在普通函数中使用会报错

  2.任何一个await语句后面的 Promise 对象变为reject状态,那么整个async函数都会中断执行。最好将其放入try—catch中

  3.在某些场景下并不适合使用await,会增加页面交互时间,要合理利用

参考文档:https://es6.ruanyifeng.com/#docs/async

     http://www.vsoui.com/2018/06/07/async-await-function/

     https://blog.csdn.net/juhaotian/article/details/78934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