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实现 双向循环链表

时间:2023-10-30 13:23:20

最近身边的朋友在研究用python来实现数据结构。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双向循环链表的实现,改指向的时候总是发蒙。

我自己尝实现了一个python的双向循环链表。附上代码,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不懂什么是双向循环链表的伙伴,需要补习一下数据结构的基础之后哦~~~

在python当中 用一个类Node 来实现链表的节点,节点数据有三个变量:

  prev:前驱指针: 用于指向当前节点前一个节点

  next: 后继指针  用于指向当前节点后一个节点

  item: 值, 用于存储该节点要存的数值

  当前节点的前一个节点我们叫他前驱,后一个节点我们叫他后继。

在链表类当中,我们有一个变量head是链表的头指针

我们拿着链表的头head,就可以对他进行一些列操作:( 由于是双向循环链表,修改指针特别容易出错,我尽量说的细致,方便大家参考)

判断空:  is_empty()

  如果头指针head没有指向则链表是空的 否则不是空的

在头部添加元素: add(item)

  1 新建一个节点 里面的值是item。

  2 放入头部:

    2.1 如果链表是空的,node的next和prev都指向自己,然后head再指向node

在尾部添加元素: append(item)

  1 创建一个新节点node 里面的值是item

  2 放入尾部:

    2.1 如果链表空,则执行头部添加add就可以

    2.2 链表非空:

      2.2.1 node的next指向head

      2.2.2 node的prev指向head的prev

      2.2.3 head的prev元素的next指向node

      2.2.4 head的prev指向改为node

      2.2.5 head指向node  更换了头部

指定位置添加元素: insert( pos , item )

   1 新建一个节点node 里面的值是item

   2 找到合适的位置插进去:

      2.1 如果pos <= 0 还小,那就执行头插方法 add()

      2.2 如果pos >= 链表长度, 那就执行尾部插入 append()

      2.3 如果pos位置在链表的中间:

        2.3.1 定义一个临时变量temp 按照传入的pos找到要插入的位置的前一个元素

        2.3.2 node的prev设为temp,node的next设为temp的next

        2.3.3 temp的next指向的节点的prev改为node

        2.3.4 temp的next改为node

得到链表长度: length()

   1 我们设置一个临时变量temp初始设为head , 设置一个计数器count 初始为 0

   2 令count自增1 然后temp改指向自己的下一个元素 一直到temp遇到None 为止,temp到了链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通过这样的方式,统计出一共有多少个节点返回

遍历链表数据: travelji()

   1 设置一个临时变量temp初始化设为head

   2 temp 每次输出自己指向元素的值,然后在指向自己的下一个元素,一直temp为None 说明到了列表的尾部

删除链表元素: remove( item )

  1 开启temp临时变量 初始化为head ,

  2  temp不断指向自己的下一个元素,每次指向一个元素都检查当前值是不是item,如果找到item则删除它返回True,如果没找到就到尾部了就返回False

    2.1 删除过程:

      2.1.1 temp的前一个元素的next改为temp的后一个元素

      2.1.2 temp的后一个元素的prev改为前一个元素

查询是否有元素:search()

  设置一个临时变量temp从head开始,不断指向自己下一个,每次都检查一下自己的值如果和item相同返回True结束

  如果temp变成None 则到尾部了都没找到 返回False

上代码!

 #链表的节点
class Node(object):
def __init__(self , item ):
self.item = item #节点数值
self.prev = None #用于指向前一个元素
self.next = None #用于指向后一个元素
#双向循环链表
class DoubleCircleLinkLis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__head = None #初始化的时候头节点设为空、
#判断链表是否为空,head为None 的话则链表是空的
def is_empty(self):
return self.__head is None
#头部添加元素的方法
def add(self,item):
node = Node(item) #新建一个节点node 里面的值是item
# 如果链表是空的,则node的next和prev都指向自己(因为是双向循环),head指向node
if self.is_empty():
self.__head = node
node.next = node
node.prev = node
# 否则链表不空
else:
node.next = self.__head #node的next设为现在的head
node.prev = self.__head.prev #node的prev 设为现在head的prev
self.__head.prev.next = node #现在head的前一个元素的next设为node
self.__head.prev = node #现在head的前驱 改为node
self.__head = node #更改头部指针
#尾部添加元素方法
def append(self , item):
#如果当前链表是空的 那就调用头部插入方法
if self.is_empty():
self.add(item)
#否则链表不为空
else :
node = Node(item) #新建一个节点node
#因为是双向循环链表,所以head的prev其实就是链表的尾部
node.next = self.__head #node的下一个设为头
node.prev = self.__head.prev #node的前驱设为现在头部的前驱
self.__head.prev.next = node #头部前驱的后继设为node
self.__head.prev = node #头部自己的前驱改为node
#获得链表长度 节点个数
def length(self):
#如果链表是空的 就返回0
if self.is_empty():
return 0
#如果不是空的
else:
cur = self.__head #临时变量cur表示当前位置 初始化设为头head
count = 1 #设一个计数器count,cur每指向一个节点,count就自增1 目前cur指向头,所以count初始化为1
#如果cur.next不是head,说明cur目前不是最后一个元素,那么count就1,再让cur后移一位
while cur.next is not self.__head:
count += 1
cur = cur.next
#跳出循环说明所有元素都被累加了一次 返回count就是一共有多少个元素
return count
#遍历链表的功能
def travel(self):
#如果当前自己是空的,那就不遍历
if self.is_empty():
return
#链表不空
else :
cur = self.__head #临时变量cur表示当前位置,初始化为链表的头部
#只要cur的后继不是头说明cur不是最后一个节点,我们就输出当前值,并让cur后移一个节点
while cur.next is not self.__head:
print( cur.item,end=" " )
cur = cur.next
#当cur的后继是head的时候跳出循环了,最后一个节点还没有打印值 在这里打印出来
print( cur.item ) #置顶位置插入节点
def insert(self, pos , item ):
#如果位置<=0 则调用头部插入方法
if pos <= 0:
self.add(item)
#如果位置是最后一个或者更大 就调用尾部插入方法
elif pos > self.length() - 1 :
self.append(item)
#否则插入位置就是链表中间
else :
index = 0 #设置计数器,用于标记我们后移了多少步
cur = self.__head #cur标记当前所在位置
#让index每次自增1 ,cur后移,当index=pos-1的时候说明cur在要插入位置的前一个元素,这时候停下
while index < pos - 1 :
index += 1
cur = cur.next
#跳出循环,cur在要插入位置的前一个元素,将node插入到cur的后面
node = Node(item) #新建一个节点
node.next = cur.next #node的后继设为cur的后继
node.prev = cur #node的前驱设为cur
cur.next.prev = node #cur后继的前驱改为node
cur.next = node #cur后继改为node
#删除节点操作
def remove(self,item):
#如果链表为空 直接不操作
if self.is_empty():
return
#链表不为空
else:
cur = self.__head #临时变量标记位置,从头开始
#如果头结点就是 要删除的元素
if cur.item == item:
#如果只有一个节点 链表就空了 head设为None
if self.length() == 1:
self.__head = None
#如果多个元素
else:
self.__head = cur.next #头指针指向cur的下一个
cur.next.prev= cur.prev #cur后继的前驱改为cur的前驱
cur.prev.next = cur.next #cur前驱的后继改为cur的后继
#否则 头节点不是要删除的节点 我们要向下遍历
else:
cur = cur.next #把cur后移一个节点
#循环让cur后移一直到链表尾元素位置,期间如果找得到就删除节点,找不到就跳出循环,
while cur is not self.__head:
#找到了元素cur就是要删除的
if cur.item == item:
cur.prev.next = cur.next #cur的前驱的后继改为cur的后继
cur.next.prev = cur.prev #cur的后继的前驱改为cur的前驱
cur = cur.next
#搜索节点是否存在
def search(self , item):
#如果链表是空的一定不存在
if self.is_empty():
return False
#否则链表不空
else:
cur = self.__head #设置临时cur从头开始
# cur不断后移,一直到尾节点为止
while cur.next is not self.__head:
#如果期间找到了就返回一个True 结束运行
if cur.item == item:
return True
cur = cur.next
# 从循环跳出来cur就指向了尾元素 看一下为元素是不是要找的 是就返回True
if cur.item ==item:
return True
#所有元素都不是 就返回False 没找到
return False if __name__ == "__main__":
dlcl = DoubleCircleLinkList()
print(dlcl.search(7))
dlcl.travel()
dlcl.remove(1)
print(dlcl.length())
print(dlcl.is_empty())
dlcl.append(55)
print(dlcl.search(55))
dlcl.travel()
dlcl.remove(55)
dlcl.travel()
print(dlcl.length())
dlcl.add(3)
print(dlcl.is_empty())
dlcl.travel()
dlcl.add(4)
dlcl.add(5)
dlcl.append(6)
dlcl.insert(-10,1)
dlcl.travel()
print(dlcl.length())
dlcl.remove(6)
dlcl.travel() print(dlcl.search(7) )
dlcl.append(55)
dlcl.travel()

各种数据结构主要是思想,不同的人实现方式都不一定一样,同一个人多次实现也不一定一样。所以以上代码仅供参考~

如果有更简洁的方式,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