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中台落地第三步:中台的规划与设计

时间:2024-05-20 08:48:22
title date comments categories tags permalink
中台落地第二步:企业数字化全景规划
2020/4/21
true
中台
中台
7.8

还是借用前面XX地产的例子,假设我们已经经过了第一轮的调研和架构设计,小王及其团队发现确实迫切的需要构建一个自己的业务中台,来是先企业2022年的战略目标,也就是从重资产业务为主转向轻资产的服务业为主,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

那么这个业务中台该如何构建呢?业务的搭建又需要从何开始呢?

对于当前的例子就是给出地产业务中台的设计过程。

确定中台的产品愿景

前面提到的“遇事不决看愿景”,要确定愿景这里可以用“电梯眼睛”法来帮我们发散和收敛产品的愿景。

电梯演讲假设的场景,就是我们在电梯上偶遇公司管理层,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对方讲清楚我们在做的事情,比如中台。这就要求我们做到足够的收敛。因此电梯演讲的形式,主要是限定了几个产品最关键因素,比如用户是谁,解决什么问题,差异化特点是什么等等。其中每一个要素都非常重要,如果你回答不出来,或是团队的回答不一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大家对于中台建设的愿景还没有达成一致,也就为后续各种问题的出现埋下了祸根。

最终,愿景的价值和难点就在于重复收敛,也就是说要足够的简单明确。

确定业务梳理范围

中台的愿景确定后,下一步就要进行细粒度的业务架构梳理,抽取共性,识别中台产品的具体需求。

同样是企业级的原因,此时我们面对的问题往往就是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毕竟中台有企业级属性,就算是业务梳理也会涉及到企业的全线业务,而且是端到端全流程的梳理工作,工作量之大也往往让人忘而却步。

是不是所有的业务都需要梳理?是不是端到端的所有阶段都要梳理?业务梳理要到什么样的粒度?这些都是经常要面对的问题。

一般到这里,不同的企业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如果公司整体规模不是特别大,其实做全业务端到端的业务梳理也是可以的,而且这样做也比较全面不容易出现遗漏,对于企业的业务现状能有一个整体的全貌,识别的中台共性需求也会比较准确。

但是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台诉求最高的往往是一些多业务线的大型集团型企业。对于这种规模的企业,做全业务的端到端梳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要不然仅仅是协调人员就是一个麻烦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先确定一个范围,再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业务的梳理和展开。

那这个范围该如何划定呢?还是那句,遇事不决看愿景,这时候我们前面讨论的中台愿景就有用武之地了。

还用XX地产为例,中台建设的愿景是希望通过将成熟业务的能力进行沉淀,并复用到其他新型的轻资产业务线例如长租公寓业务中,通过能力的复用快速实现业务的轻量化转型(具体的电梯演讲这里就不展开了)。

而目前的情况是,极客地产专注于服务 IT 群体,地产和物业业务发展成熟,有了非常健全的 IT 基础设施。现在针对这一人群挖掘出了很强的长租公寓需求,但是长租公寓作为新的业务线,无论是从投资拓展、设计、招标采购、工程建设、装修改造、客户管理到物业运营等等,这些方面都是从零开始。

回到业务梳理范围的问题上,有了清晰的愿景,就可以让我们的业务梳理更加聚焦。

首先从业务线上来看,就不一定所有的业务线都需要梳理。还是看XX地产这个例子,旗下涉猎广泛,还有业务线专注在投资、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因为这些业务线都是长期独立发展,与前面提到的地产中台产品的愿景目标也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所以可以先直接跳过。

然后就是从端到端的业务价值链上。通过分析,由于企业的战略是轻资产服务化,所以对于像地产行业的工程建设,也就是盖楼盖房的部分,与企业基于轻资产战略**的新业务都不适用,所以也不需要再进行梳理。

至此,基于中台的建设愿景,我们就可以在横向端到端价值链和纵向的业务线上收敛到一个聚焦的区域。再在这个聚焦的区域中进行业务梳理和展开,就会更加有效率和聚焦。

细粒度业务梳理

一般大家的做法都是基于现有的流程或系统,对现有业务的流程进行梳理,例如在电子商务领域大家经常提到的四流,具体指的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的梳理工作,使用的工具也大多是流程图这种非常成熟的工具。

但是这种基于已有流程的梳理有时候会有一些限制,简单讲就是可能会基于过去遗留的业务债推导出伪中台需求。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于一些长期且成熟的业务,现有的业务方式可能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方式,而是由于长时间发展以及和过去的各种周边限制以及 IT 限制妥协的产物。

举个例子,往往时间比较长的业务线都会有非常复杂的审批审核流程。但是审核和审批流程其实只是一种解决方案,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是过程造假或是其他的一些内部风险和问题。复杂的审批流程也往往是信息化时代甚至是更早的纸质时代的过程管控的产物,由于信息化更多只是将线下的流程线上化,所以一直延续至今,而且为了高度复刻还原纸质时代的流程,还非常中国特色地出现了各种的奇怪的审批逻辑,例如会签等等。

但是如果我们重新回到问题域,重新思考问题本身,我们就发现可能在当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在大数据和 AI 已经广泛应用的今天,甚至可能不再需要流程审批这样一个过程。通过新的技术,我们可以用实时的审计分析或是风险识别来发现业务过程中的一些异常,甚至通过完全的自动化,消除中间人员参与的环节,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从而真正发挥数字化的威力。

这种回到问题域本身,回到问题的原点,基于用户需求在当前的业务及技术条件下,重新设计解决方案的思维方法,可以避开上面提到的业务债陷阱,也多用于创新型业务的设计过程,而这种思维方式也大量参考和借鉴了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的方法。

所以和基于现状的传统业务流程梳理不同,我们在业务梳理过程中大量地采用了基于设计思维,结合用户体验地图(User Journey Map)和服务蓝图(Service Map)的方式。回到业务本身,从问题域出发,以用户为中心,进行用户体验设计和业务服务蓝图的梳理,从效果上来看也是非常不错的。

通过范围内的业务架构梳理,再结合最后的跨场景通用能力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对关注领域的业务全貌有了一定深入的了解,并且可以识别出不同业务线中一些可复用的业务数据、业务功能与业务流程。而这些通用的业务数据、业务功能、业务流程经过加工分析就形成了中台的具体需求。对于这些需求,我们是通过用户故事(User Story)的方式描述的。

确定MVP

通过业务梳理,我们识别和整理了大量的业务中台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所谓中台产品需求,更多的是来源于定性抽象,再考虑到中台的需求往往不像前台业务系统的需求那样明确,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此时的需求仍属于一系列高风险的假设。

从我实际参与的中台建设项目来看,往往这些一开始设想的中台需求,到真正开发完成之后,都与最初的设想有很大的偏差。这就意味着,中台建设的周期越长,需求假设的风险和需要为之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所以,我们在中台的建设过程中,引入了精益创业中的 MVP 原则(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用品),也实现了我之前提到的整体原则中的 Start Small。

为了实现 MVP,保证做出来的 MVP 可用,我们在业务需求上采用端到端纵向切分的方式,结合需求优先级的多维度评分排序,最终确定 MVP 的需求范围,而最终落地的形式可能就是第一个迭代的用户故事列表。

运营前置:制定迭代计划及接入计划

首先我们来看看运营计划。对于中台可能就是中台产品推广、前台(用户)接入计划以及接入后的运营支持。

过去的情况是,中台建设的中后期才开始考虑这些问题,往往就有些晚了。而且很多情况下,前台是不会停下来等中台建设完,等接入后再开始自己的业务演进,所以往往都是前中台并行。

这个过程就很像是我们开发中的分支开发一样,修改的又是同一块内容,所以当合并的时候就会非常痛苦。

所以提前考量运营计划尤其是接入计划,尽量使用合理的接入计划(我看到有很多企业把这个接入计划叫作上车计划,非常形象)来规避一些风险,对于中台产品的建设也非常关键。

度量前置:定义验证指标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一般我们常用的有哪些指标。我把市面上最常见到的产品度量指标,分为了四个大类,也就是战略类、用户类、市场拓展类与降本提效类。基于每一个维度展开,都能找到很多的常用度量指标。

7.8中台落地第三步:中台的规划与设计

而对于中台来讲,难就难在与市场和用户之间还隔着一层前台,所以在度量上就不如直接接触用户的前台系统这么清晰。但是我们讲中台是为前台业务赋能的,又不能脱离开业务,单纯只在技术上做一些度量,例如接口稳定性和接口数量等,这样也不符合中台对于业务支撑赋能的定位和价值

。所以我们一般在考虑中台的度量指标的时候,还是把战略价值和业务价值作为出发点,开始拆解和推导,并且按照干系人关注点的不同,用多维度、多层次的指标设计来审视中台建设的效果。这里要强调一下,虽然维度和视角不同,我们要保证所有指标体现的中台建设目标必须是一个。

7.8中台落地第三步:中台的规划与设计

具体到实施方法,因为每一个中台产品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很难给一个标准的答案。在实操过程中,建议你多换位思考,多问几个“怎么(How)”。相信你比较熟悉 5Why 分析法,这里我们可以稍微改一下,用 5How 来驱动验证指标的设计。

举个例子,如果我站公司管理层的视角:

  • 我怎么判断中台建设的成果?如果回答是看对于新业务的赋能,
  • 我怎么验证对于新业务的赋能效果?如果回答是看新业务的上线速度,
  • 我怎么验证新业务的上线速度?如果回答是看新业务从立项到上线的时间,
  • 我怎么验证……

你看,大家经常会说度量比较难,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只不过我们没有把这个秤清晰地表达出来。通过 5How,我们可以不断追问,将每个人心中的这杆秤发掘出来,来更好地指导我们中台产品的建设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