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管理》读书笔记

时间:2024-04-15 20:26:25

第一部分 如何做到全情投入

第一章 什么是精力及如何管理精力

大多数人仅仅希望竭尽所能,而当生活的要求超出能力所及,我们会着眼现状提出权宜之计,或许在短期内会运作良好,而负面效应却往往在长期过程中慢慢浮现。我们吝惜睡眠,用外带快餐填饱肚子,用咖啡提神,用酒精和安眠药放松身心。面对工作的无尽索取,我们变得暴躁易怒,注意力也难以集中。结束漫长的一天,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又常常发觉家庭也不再是欢乐和力量的源泉,只是为超负荷运转的生活又添一项负担。
您在位置 #123-127的标注 2016-02-15 00:44:18

精力管理的四个基本原则

原则一: 全情投入需要调动四种独立且相关联的精力源: 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优秀表现的难度在于,它需要从各个方面更有效地管理精力,达到最终目标。这个过程由四条关键的精力管理法则驱动,它们是整个转变过程的核心,对于建立高产出的、全情投入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则二: 因为使用过度和使用不足都会削弱精力, 必须不时更新精力以平衡消耗。
原则三: 为了提高能力,我们必须突破自己的惯常极限,模仿运动员进行系统训练。我们锻炼情感、思维和意志能力, 采用的是与锻炼体能相同的方法。
原则四: 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即细致具体的精力管理方法, 是全情投入、保持高效表现的诀窍。逐渐成为自然的积极仪式习惯, 扎根于我们的深层价值观。
您在位置 #269-270的标注 2016-02-15 08:41:08
“仪式习惯”指的是定义明确、具有高度计划性的行为。毅力和自律将人们推向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而仪式习惯自动会把人们拉向某条轨道。比如刷牙,你并不需要每天提醒自己去做,它已经变成因健康观念而自发产生的行为。人们在刷牙时通常切换到自动的模式,不需刻意的努力和主动意识。仪式习惯的优势在于,确保我们在非必要情况下尽量减少意识精力的消耗,让它可以节省下来用在其他需要的方面。
您在位置 #270-274的标注 2016-02-15 08:41:31

管理精力的三个步骤

目标-事实-行动,保证了变革的持久性,三者缺一不可。
变革过程的第一步: 明确目标。面对自己的固有习惯,以及维持现状的天性,我们需要受到启发,做出改变。我们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依照我们最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分配精力?”如今,人们像星际旅行一样超速前进,结果既不愿花时间思考自己最看重什么,也不愿把这些事情放在首要和中心的位置。多数人花费太多时间处理眼下的危机,应付他人的期望,而不是思维清醒地思考什么最重要,并以此为指导做出谨慎的选择。
在明确目标的阶段,我们的任务是要帮助客户梳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并引导他们在人生和工作方面构建切合实际的愿景。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既为变革提供高纯度的精力动力,也能如罗盘一般,指引人们安然度过生活的无常变幻和波谲云诡。
变革的第二阶段:面对现实。我们首先向客户提问:“当前你的精力管理情况如何?”逃避沉重而不愉快的真相是人的天性。我们常常低估自己的精力管理方式所带来的后果,但又不能坦然地自食苦果。今天喝了多少酒,拿出多少精力面对老板、同事、伴侣和孩子,工作时是否专注又热情。人们在面对自我时往往会戴上 “玫瑰色滤镜”,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或者全然否认所做抉择对精力的储备、质量、力量和专注力所造成的深刻影响。
面对现实从可靠的数据收集开始。当客户寻求帮助,我们会带他们进行多项体能测试,细致分析他们的饮食,并提供一份详尽的问卷,尽可能准确地评价他们管理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精力的方式。同时,我们会请他们最亲近的5个人填写一份相似的问卷。这些数数据。
变革的第三步:行动,用实际行动缩小“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 “目前的精力管理方式”与“为达目标所需要的精力管理方式”之间的差距。在此过程中需要建立以良好精力仪式习惯为基础的个人发展计划。某些仪式习惯有所裨益,某些则纯属为了应急,这是人们的常态。“应急”的习惯或许能在短期内帮我们解决生活的难题,长期来看却会极大损害我们的能效、健康和幸
您在位置 #299-303的标注 2016-02-15 08:44:31
第一章要点总结

精力管理,而非时间,才是高效表现的基础。高效表现源于有技巧的精力管理。
您在位置 #313-314的标注 2016-02-15 08:45:22

全情投入是确保最优表现的最佳精力状态:

原则一:全情投入需要调动四种独立且相互关联的精力源: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
原则二:因为使用过度和使用不足都会削弱精力,必须不时更新精力以平衡消耗
原则三:为了提高能力,我们必须突破自己的惯常极限,模仿运动员进行系统训练。
原则四: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即细致具体的精力管理方法,是全情投入、保持高效表现的诀窍。
确保改变持久需要完成三个步骤:明确目标,正视现实,付诸行动。
您在位置 #317-321的标注 2016-02-15 08:45:36
第二章 成功人士罗杰遇到的5个危机

第三章 高效表现有节奏-劳逸结合的平衡

事实上,人需要顺应消耗与恢复的节奏,运动与休息的交替进行可以最大限度提高表现。“张弛有度”是全情投入、维持机能和保持健康的关键。
您在位置 #457-458的标注 2016-02-15 11:03:52

由于我们习惯于反天性而为,无视自然赋予的节奏,因而有意地划出工作和休息的界限更为重要。我们必须学会为一天画上休止符,强迫自己在固定的时间离开跑道,停止处理信息,把目标从工作成果转向精力恢复。摩尔艾德把它称为“时间茧蛹”。韦恩·穆勒在力作《安息日》中写道: 我们越是忙碌,越会高看自己,认为自己对他人来说不可或缺。我们无法陪伴亲人朋友,不知疲倦,没日没夜,只管四处救火,不给自己留下喘息的时间。这就是现代社会的成功典型。
您在位置 #609-614的标注 2016-02-15 20:51:48

压力成瘾 *不停歇的工作节奏实际上有可能令人上瘾。压力荷尔蒙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会让人亢奋,创造出一种带有诱惑的冲动,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肾上腺素迷幻。我们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长时间运转,会渐渐失去换挡减速的能力。当需求增多时,我们会本能地逼迫自己。慢慢地,我们开始抗拒本能帮助我们高效运作的事物——停顿、休息和自我恢复。然后我们就会陷入超速怪圈,再也无法关闭引擎。
您在位置 #619-620的标注 2016-02-15 20:53:33

工作狂是一种强迫症,通过自我强加的要求,无法约束工作习惯,放纵自己沉迷工作,忽视一切工作以外的事情。” 工作狂不像其他的瘾症被视作有害,却往往备受推崇,甚至回报丰厚,可怕的代价则长期潜伏。
您在位置 #630-632的标注 2016-02-15 20:54:23

通过超极限消耗精力并有效恢复, 我们会在各方面成长。同理,我们发现情感、思维和意志层面的“肌肉”也有增长空间。人们从本能上抗拒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恒定性是一种平衡,是维持生理现状的表现。一旦我们挑战这种平衡,就会触发警报系统,提醒我们正在进入未知领域,敦促我们返回安全地带。在遇到真正的危险时,这种警报非常有用,有助于我们自我保护。因此即使是为了塑造肌肉,我们也需要冒着受伤的危险。但如果停留在正常范围内使用肌肉,肌肉永远不会增长。
您在位置 #677-681的标注 2016-02-15 21:27:55

《心流》的作者、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写道,“最佳时刻,往往发生在一个人的身心为了达成艰难目标或完成有意义的事情,而自愿达到极限的时候。”
您在位置 #685-686的标注 2016-02-15 21:35:18

是否愿意挑战舒适区有部分取决于我们潜在的安全感。不管我们多么焦虑地尝试填补空缺,都会倾向于做出让自己舒适的选择。一旦燃料不足,感觉到对自我存在的威胁,我们会选择贮存现有的精力,利用有限的资源保护自我。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防卫支出。
您在位置 #688-690的标注 2016-02-15 21:35:59

重塑能力需要把自己再一次置于曾经受伤的环境。只要恢复得充足,我们的极限都会达到新的高度。

缺乏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没有承担足够的压力
您在位置 #705-706的标注 2016-02-15 21:44:10

能力拓展的关键在于,既要超出日常的极限,又要定期休整恢复,二者兼备才能成长。罗杰显然没有做到后者。他在体能和意志层面没有尽力拓展能力,而这两方面的“肌肉”长期使用不足,只会继续萎缩下去。在思维和情感层面,罗杰又犯了过度训练的错误,没有得到充足的休整,便把自己一次次推入过度的压力当中,结果只能让自己越来越难以应对压力。因为不重视休息,他只会继续逼迫极限,导致恶性循环。他需要的是排毒的时间和改变的方法,允许自己定期恢复情感和思维精力。某些层面过度训练和另一些层面训练不足都会导致同样的结果:在生活越来越高的要求下,我们的能力只会越来越弱。
您在位置 #711-714的标注 2016-02-15 21:44:58

第三章要点总结

1 . 精力的消耗与恢复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我们称其为波动。
2 . 波动的反面是直线:精力消耗大于恢复,或者精力恢复大于消耗。
3 . 压力与恢复的平衡对于个人或团体的高效表现都至关重要。
4 . 我们必须在四个层面都保持健康波动的节奏,即“效能金字塔”的组成部分: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
5 . 我们培养情感、思维和意志能力的方法与体力相同,必须系统性地将自己置于超出惯常极限的压力当中,并在过后得到充分恢复。
6 . 拓展能力需要为了长期回报接受短期的不适。
您在位置 #715-721的标注 2016-02-15 21:46:22

第二部分 精力的四个来源

第四章 体能精力-为身体添柴加火

章节概要:

体能精力影响因素
呼吸
作用:打起精神,彻底放松
方法:长呼一口气,分三次吸入,分六次呼出
目标:深呼吸(平稳有节奏)
饮食
吃血糖指数低的食物
每天吃5~6顿低热量,高营养
每天和至少1.8升水
睡眠
每天7~8小时睡眠
早睡早起
90~120分钟工作周期
体能精力间歇训练法
频率:一周35次,每次2030分钟
方法:
有氧:慢跑瑜伽
无氧:健身,力量
笔记摘要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精力来源于氧气和血糖的化学反应。从实际生活来看,精力储备取决于我们的呼吸模式、进食的内容和时间、睡眠的长短和质量、白天间歇恢复的程度以及身体的健康程度。建立起体能消耗和恢复的节奏性平衡,能够确保精力储备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走出舒适区,然后等待恢复,则是拓展体力的方法,适用于体力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
您在位置 #746-749的标注 2016-02-15 22:38:39

焦虑或生气时呼吸会变得浅而急促,这种模式在我们受到即时威胁时会帮上大忙,然而它会迅速燃烧精力储备,损害我们重塑思维和平复情感的能力,诱发恶性循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应对愤怒和焦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腹式呼吸。 呼吸是自律的有力工具,既能集聚精力,又能带来深度放松。延长呼气时间有利于精力恢复。三次一组吸气、六次一组呼气可以使体能、思维和情感平复下来。深度、平静、有节奏地呼吸会激发精力、敏锐和专注,也能带来放松、宁静和安宁。这就是健康的终极脉动。
您在位置 #752-757的标注 2016-02-15 22:40:12

体力的第二个重要来源是食物。长期过度进食则是过度“恢复”的典型代表,导致身体肥胖,损害精力。高糖高脂的食物和简单碳水化合物可以产生精力,但它们与低脂蛋白和蔬菜谷物等复合碳水化合物相比,不仅转化效率低,释放的能量也不如后者丰富。
您在位置 #761-763的标注 2016-02-15 22:41:49

早餐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提高血糖水平,还能强力推动机体新陈代谢。
您在位置 #765-766的标注 2016-02-15 22:42:11

选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同样重要。升糖指数用以测量糖分从食物进入血液的速度(详见《实用资料》中食品升糖指数举例)。缓慢释放的糖分能够提供更稳定的精力。一顿低升糖指数的早餐可以提供高效并持久的精力,例如:全麦食物、蛋白质和低糖水果——草莓、梨子和苹果等。
您在位置 #766-769的标注 2016-02-15 22:43:16

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如松饼和甜麦片短期内可以激发精力,但30分钟后精力水平就会显著下降。即使是传统意义上的健康早餐——不涂黄油的面包圈和一杯橙汁——升糖指数也很高,不能帮助人们较好地维持精力。
您在位置 #769-771的标注 2016-02-15 22:43:25

进食的频率也会影响保持全情投入的能力和维持最佳表现的能力。一天内吃五至六餐低热量而高营养的食物能够供应稳定的精力,因为即使精力最丰富的食物也不足以支持4~8小时的高效表现,但这是我们许多人的两餐间隔时间。
您在位置 #771-773的标注 2016-02-15 22:43:49

控制进食量在管理体重和管理精力两方面都很关键。
您在位置 #776-776的标注 2016-02-15 22:44:11

控制进食量在管理体重和管理精力两方面都很关键。多吃多餐跟少吃少餐一样有问题。两餐之间的零食热量应该控制在100至150卡路里之间,
您在位置 #776-777的标注 2016-02-15 22:44:23

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例如坚果、葵花籽、水果或半条200卡的能量棒。
您在位置 #777-778的标注 2016-02-15 22:44:34

喝水或许是最常被人忽略的体能再生方式。口渴不会像饥饿一样散发出明显的信号,等我们感到口渴的时候,身体或许已经缺水很久了。一家研究机构称,每天至少饮用1.8公斤水对维持体能有诸多好处。肌肉若缺水3%就会失去10%的力量和8%的速度。喝水不足也会损害大脑的注意力和协调能力。
您在位置 #785-788的标注 2016-02-15 22:45:46

乔治的解决方案

表现障碍:精力低下
期望成果:保持高精力运转
仪式习惯
7:00 早餐:全麦麦片或蛋白粉饮料
10:00 点心:半条低糖能量棒,或一把坚果,一块水果
12:30 午餐:熟食店的沙拉
15:30 点心:同10:00点心
19:00 晚餐
20:30 甜点(酸奶冰淇淋等)
您在位置 #814-827的标注 2016-02-15 22:47:13
13 . 除了进食和呼吸,睡眠是人类最重要的精力恢复来源。绝大多数的客户称自己的睡眠被严重剥夺,却鲜有人意识到睡眠不足会如何影响到工作表现以及对工作、生活和家庭的全情投入。
您在位置 #837-839的标注 2016-02-15 22:48:22

14 . 即便少量的睡眠缺失——我们称为精力再生不足——也会深刻影响力量、心血管能力、情绪和整体精力水平。
您在位置 #839-840的标注 2016-02-15 22:48:30

15 . 睡眠还是成长与修复的阶段,尤其是慢波三角波主导的深层睡眠阶段。这段时期细胞分裂最旺盛,机体释放出最多的生长荷尔蒙和修复酶,白天持续紧张的肌肉得以恢复活力。可以说,我们的机体在深层修复和成长。
您在位置 #854-856的标注 2016-02-15 22:49:49

16 . 小憩就是一种精力恢复手段。斯坦皮发现,小睡片刻的工人即便不能长时间睡眠,仍可以保持超过24小时的惊人高效和敏锐。唯一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小憩需要定时,以免受试者陷入更深的睡眠中。如果小憩超出30或40分钟,许多受试者会感到眩晕无力,甚至比不睡更加疲倦。
您在位置 #872-875的标注 2016-02-15 22:51:00

17 . 乔迪是一个很爱操心的人,她的入睡障碍之一就是习惯躺在床上回顾一天的事情。 10点45分左右她爬上床,我们让她做的第一件事拿出日记本进行“精神宣泄”,用10到15分钟写下她脑海里想到的事情,以及她对于某些问题的想法。当脑海中的东西都变为纸上文字时,一天也该结束了。睡前仪式习惯的最后一项是15~20分钟的读书时间——非小说类型,因为小说的连续情节会吸引她一直读到很晚,不利于睡眠。如果阅读更高深的书籍,很快就会疲倦。 11点15分,乔迪关上灯,带着积极而轻松的思维进入梦乡。
您在位置 #883-888的标注 2016-02-15 22:52:24

18 . 乔迪的解决方案

表现障碍:注意力分散,疲倦
目标成果:高度集中
仪式习惯
22:00 沐浴
22:30 一杯洋甘菊茶
22:45 写日记
23:00 阅读
23:15 关灯
6:00 醒来(闹钟远离床边)
6:15 15分钟快步走
6:30 轻量早餐
您在位置 #893-905的标注 2016-02-15 22:52:53
19 . 一旦缺少主观干预,精力储备会在一天内数次降低,下午3点或4点是次昼夜和昼夜节律的最低点。日本睡眠研究员辻洋一和小林利纪将它命名为“极限点”,即一天中最疲倦的时刻。中午、下午的事故易发率远远高于白天其他的时间点。这也解释了为何许多文明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主动重拾午后的小憩,而这种片刻小憩在当今全天候的世界已经越来越罕见了。
您在位置 #917-921的标注 2016-02-15 22:54:21

20 . 即便适度锻炼有诸多益处,大多数美国人还是几乎不锻炼。原因很简单。提升力量与耐力需要我们踏出舒适区,体验不适的感觉,并且需要持续一定时间才能见效。但大多数人在看到明显的效果之前就放弃了。
您在位置 #970-972的标注 2016-02-15 22:57:09

21 . 力量和心脑血管锻炼会显著影响健康、精力水平和效能表现。
您在位置 #972-973的标注 2016-02-15 22:57:18

22 . 大众普遍认为,最好的健身方式是持续的有氧运动或稳态训练。但从我们总结的经验来看,间歇训练却优于持续的训练。间歇训练最初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出现,用以增强跑步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它的核心理论是:如果加入休息时间,身体可以完成更高强度的工作。
您在位置 #974-976的标注 2016-02-15 22:57:52

23 . 人们普遍推崇的健身方式是20~30分钟的连续锻炼,每周进行3到5次,锻炼期间心率达到最大值的60%到85%。
您在位置 #976-977的标注 2016-02-15 22:58:14

24 . 研究员发现一系列短时间、高强度的有氧练习——维持60秒左右——加上完整的有氧恢复过程,对于受试者有出人意料的积极影响。只需8周时间,受试者的心脑血管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心率变化减少,情绪得以改善,免疫力提高,舒张压也降低不少。
您在位置 #978-980的标注 2016-02-15 22:58:53

25 . 间断性训练长久以来都是我们训练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参与方式有很多,包括短跑、爬楼梯、骑自行车甚至举重,只要能够节奏性地提高和降低心率即可。
您在位置 #982-983的标注 2016-02-15 22:59:36

26 . 间歇训练可以增大精力的容量, 使身体可以承担更多压力, 并且更加高效地恢复
您在位置 #984-985的标注 2016-02-15 22:59:46

27 . 增加力量训练提高精力 力量训练与心血管训练同等重要,体力丧失是机体衰老和能力下降的显著特征。过了40岁,如果没有日常的力量训练,人们平均每年失去1/2磅的肌肉重量。 20世纪80年代中期,塔夫茨大学的研究员收集了关于老年人力量训练的大量数据。 1990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针对养老院中年龄86~96岁的老人发起力量训练,所有受试者都有严重的慢性疾病,大多数依靠拐杖才能行走。就在为期8周、每周三次的训练之后,受试者的力量平均增长175%,平衡能力增强48%。
您在位置 #989-994的标注 2016-02-15 23:00:52

28 . 我们帮弗兰克设计了周期性的锻炼计划。养成健身习惯的诀窍是由浅入深。我们建议弗兰克配置心率监测器以便准确掌握自己的压力-恢复模式。鉴于目前年龄和缺乏锻炼的历史,他的目标心率设定为每分钟140下。(如何设定目标心率请遵循医嘱。)起初,弗兰克发现只需快步走就能达到目标心率。维持目标心率60秒之后他便慢下步伐,直至心率降回90,这样周期模式保持20分钟。这种模式的要点在于,它并非要求身体承担20或25分钟的高度压力,而是教身体如何忍受短时间的压力并有效恢复。
您在位置 #1028-1032的标注 2016-02-15 23:02:52

29 . 力量训练的本质正是间歇训练——举重数次然后休息。最基础的力量训练包括身体6个主要部分——肩膀、背部、胸部、二头肌、肱三头肌和腿部,每个部分在适度负重下做一组8至12个重复动作。我们的目标是让弗兰克逐步承受更多压力,又不至于让他感到劳累、疲惫、想打退堂鼓。
您在位置 #1037-1040的标注 2016-02-15 23:14:07

30 . 动感单车是在一辆静止的自行车上随着音乐加速或减速,也是一种间歇训练。
您在位置 #1053-1053的标注 2016-02-15 23:15:05

章节要重点总结

体能精力是生活最基本的精力源。
体能精力通过氧气和葡萄糖的化学作用获得。
体能精力最关键的两项调节器是呼吸和进食。
每天吃5~6顿低热量高营养的食物,能够为机体持续供应葡萄糖和必须的营养。
每天喝64盎司(1.8L)的水是有效管理体力的关键要素。
大多数人需要每晚7~8小时的睡眠,方可正常运作。
早睡早起可以优化效能表现。
间歇训练比稳态训练在锻炼体力方面更有效,在体力恢复方面更高效。 * 为了保持全情投入的状态,我们必须工作90~120分钟就休息片刻。
您在位置 #1061-1068的标注 2016-02-15 23:15:38
第五章 情感精力-把威胁转化为挑战

章节概要:

情感精力
终极目标:掌握各种情感
影响因素:
积极情感
为效能提供动力:自信,自控,人际沟通,理解他人
定期锻炼和恢复之间的平衡
消极情感:效率低,代价高
锻炼方法:
学会倾听
安静的独处时光
三明治批评法:
先给于真诚的积极评价
意见是讨论而非训斥
用鼓励的话来反馈
每天练习
定期陪孩子
与家人和朋友定期聚会
同事聚餐、参加活动
对周围的人更加诚恳
笔记摘要

1 . 情商的意义在于有技巧地管控情感以保持正面积极的精力,并最终为全情投入服务。在实际应用中,自信、自控、社交技巧及共情能够牵动积极情感的“肌肉”。通俗来说,就是耐心、开放、信任和喜悦。
您在位置 #1084-1086的标注 2016-02-15 23:27:19

2 . 若要调动情感肌肉塑造最佳表现,需要创造定期使用和间歇恢复的平衡。在压力之下,我们往往会失去心脑血管能力或者耗尽二头肌的力量,同样,如果长期消耗情感精力却不容它恢复,情感能力一样会衰弱。当我们的情感肌肉虚弱,不能满足生活要求,比如缺乏自信或缺乏耐心,我们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模式进行系统训练,使之拥有超出当前承受压力的能力,等待恢复和再生。
您在位置 #1086-1090的标注 2016-02-15 23:28:19

3 . 体能和情感精力密不可分。如果压力倍增而体能不足,我们会产生一种紧迫感,进入高-负面的象限,时刻提醒自己有些需求还没有满足。这就是罗杰的现状,他忽视了体能的再生,因此可用燃料随着时间日渐减少,而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却在成倍增加。不被老板看重、担心工作、与家庭脱节,罗杰的情感开始被焦虑、沮丧和戒备心理掌控。
您在位置 #1090-1093的标注 2016-02-15 23:28:59

4 . 如何获得正面情感 单纯变换频道就可以有效增加情感精力。
您在位置 #1135-1136的标注 2016-02-15 23:39:47

5 . 所有能带来享受、满足和安全感的活动都能够激发正面情感。由于人们兴趣各异,这些活动可能是唱歌,园艺,跳舞,亲热,练瑜伽,读书,体育运动,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或者仅仅是在忙碌地社交之后静坐自省。我们发现,关键是要表达出你对这些活动的重视,并将投入在它们上面的时间视为神圣而不可侵犯。不仅快乐本身便是奖赏,从更实际的角度看,快乐也是维持最佳表现的重要因素。
您在位置 #1139-1143的标注 2016-02-15 23:40:25

6 .情感再生的深度或质量则是另一码事,它们取决于活动本身的吸引力、丰富程度和生动性。例如,看电视是很多人寻求放松的首选。然而从科学角度看,看电视对思维和情感的影响等同于垃圾食品对身体的影响。看电视或许可以带来暂时的恢复,却缺乏营养,容易使人消耗过度。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里等发现,长时间观看电视会导致焦虑增长和轻度抑郁。相比之下,情绪恢复的来源越丰富、越有内涵,我们越能补充自己的精力储备,恢复力越好。有效的情绪再生使我们的表现更高效,在压力之下尤为明显。
您在位置 #1143-1148的标注 2016-02-15 23:41:05

7 . 艾丽卡的解决方案

目标肌肉:灵活性
表现障碍:焦虑,生硬
期望成果:享受,平衡
习惯养成
周一、周三、周五:在植物园午餐
周二:午间的舞蹈课程
周六:9:00-11:00:园艺
您在位置 #1163-1172的标注 2016-02-16 00:04:40
8 . 许多葬礼到最后变成了对生命的庆祝,这不仅震撼人心,也是一种平衡。
您在位置 #1204-1204的标注 2016-02-16 00:07:41

9 . 让人际关系促使精力再生 达到情感精力消耗和恢复的动态平衡比起体力层面困难许多,但对于优化表现和全情投入却同样重要。比如维持一段健康的友谊可以带来积极的情感精力及其更新。
您在位置 #1209-1211的标注 2016-02-16 00:09:33

10 . 锻炼情感肌肉等同于锻炼身体肌肉,也需要迈出当前的舒适区,并随后进行休整,恢复精力。
您在位置 #1256-1257的标注 2016-02-16 00:16:11

11 . 论及全情投入和最佳表现的障碍,没有什么比不安全感和自卑心理更防不胜防、令人烦恼了。这些情绪产生的原因固然复杂又微妙,但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依然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自信。
您在位置 #1258-1259的标注 2016-02-16 00:16:40

12 .

目标肌肉:自信
表现障碍:缺乏安全感,自卑
期望成果:拓展业务,相信直觉
仪式习惯
周一、周三9:00:给潜在客户打跟进电话
周五 1400:语言课程 向所有客户反馈真正的设计方案
您在位置 #1266-1272的标注 2016-02-16 00:17:18
章节要重点总结

为了达到最佳表现,我们必须汲取愉悦、积极的情感,享受挑战、冒险和机遇。
正面情感精力的关键因素是自信、自控、人际关系与共情。
负面情感也可以维持我们的生活,但相比于正面情绪代价巨大,事倍功半。
在高强度压力下调动积极情感的能力是领导力的核心。
利用情感肌肉支配表现,需要依靠定期锻炼和间歇恢复的平衡。
任何带来享受、令人满足和安心的活动都可以作为情感的再生和恢复方式。
练习耐心、共情、自信等情感肌肉的方法与锻炼二头肌或三头肌的方法相同:越过当前的极限,留出充足的恢复空间。
您在位置 #1389-1395的标注 2016-02-16 00:26:39
第六章 思维精力-保持专注和乐观

章节概要:

思维精力
影响因素:
乐观有助精力恢复
提高创造力
定期放空
切换思维
不断挑战开发
定期运动
培养专注力
锻炼大脑
严格安排时间
锻炼方法
上班途中思考一天的工作和挑战
每天进行总结反思
通过日记进行自我积极对话
每天早上列出危机处理清单
笔记摘要

1 . 保持专注与乐观的秘诀在于间歇地变换思维频道,达到精力休息和再生的效果。如果缺乏思维肌肉来做到最好——注意力涣散、过于悲观、思维固化、眼光狭窄等,则需要通过系统训练重塑这种能力。
您在位置 #1414-1416的标注 2016-02-16 00:29:35

2 . 在放松中思考
在思维维度,我们也许最容易低估间歇再生的重要性。世界上绝大多数工作环境都充斥着一条或明显或隐晦的信息——长时间连续工作是高产出的最佳途径。按时休息不会受到奖励,在白天抽时间活动不会得到赞扬,只有低着脑袋刻苦钻研才会受到肯定。
您在位置 #1435-1438的标注 2016-02-16 00:31:36

3 . 思考会耗费巨大的精力。只占体重的2%大脑需要人体25%的氧气供给。如果思维得不到足够的恢复,会判断失误、创造力减弱、或无法合理评估风险。思维恢复的关键是让正常工作的大脑间歇地休息。
您在位置 #1438-1440的标注 2016-02-16 00:31:57

4 . 大脑的两个半球在信息处理方面存在本质的差别。左半球坐落着语言神经,有条理、按次序地工作,通过逻辑推演得出结论。斯佩里突破性地发现:大脑右半球拥有独特的能力,却常常被低估,它更擅长视觉化和空间概念,有更强的全局观,能将事物的部分与整体联系起来。由于右半球不如左半球那样单线化、对时间敏感,因此它更容易凭借直觉和顿悟处理问题。
您在位置 #1451-1454的标注 2016-02-16 00:33:32

5 . 间歇地让右脑主持大局,可以让我们从占据我们多数工作时间的左脑理性分析模式中脱离,得到有效恢复。
您在位置 #1455-1456的标注 2016-02-16 00:33:51

6 . 创造活动的步骤。现在最为广泛接受的是五步论:洞察、汲取、孵育、启示和验证。在《调动正确的大脑》和《唤醒内心的艺术家》中,作家、艺术教授贝蒂·爱德华兹敏锐地指出,创造需要调动左右半脑交替思考。
您在位置 #1457-1459的标注 2016-02-16 00:34:30

7 . 五个步骤中,有两个明显需要使用左半脑的逻辑化和分析能力:汲取,即依照系统的步骤从众多信息来源中收集有用信息,最后一步——验证,即依靠分析和整理,将创造成果翻译成条理分明、通俗易懂的语言。其他三个步骤——洞察(灵感)、孵育(斟酌)和启示(突破)都与右脑相关,并且经常在我们无意寻找答案或解决方法时发生。爱德华兹称其为“边缘型思考”。“在这些阶段,创造大部分是无意识发生的,而且通常产生在左脑有意识地、理性地寻求解决方案之后。”简而言之,创造的最高形式依靠的是投入与抽离、思考与放松、活跃与休息之间有节奏的交替。等式的两边都很重要,缺少任何一项等式都不能成立。
您在位置 #1460-1465的标注 2016-02-16 00:36:01

8 . 重塑大脑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大脑的运作方式也类似肌肉——积极使用能够提升能力,使用不足就会萎缩。
您在位置 #1511-1512的标注 2016-02-16 00:44:35

9 . 将自己置于短暂的压力中,可以刺激肾上腺素分泌,从而提高记忆力。如果面对长时间周而复始的需求,压力荷尔蒙在大脑中持续循环,海马体反而会萎缩。与身体一样,思维也需要从精力消耗中恢复。我们学习新知识或产生新体验之后,大脑需要一定时间将所学东西巩固、编码。如果大脑没有得到充足的恢复或休息,这个学习过程的效率就会降低。
您在位置 #1529-1533的标注 2016-02-16 00:48:27

10 . 持续挑战大脑能够预防老龄带来的退化。
您在位置 #1540-1540的标注 2016-02-16 00:49:40

11 . 莎拉做出第一个改变是早上花20~30分钟将注意力从外部转移到内心,记录下工作和私人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写作让她感到自己不是一部工作机器,还留出了反思工作或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空间。第二步是用10~15分钟在电子备忘录上列出今天的待办事项,她也承认,工作中常常计划赶不上变化。坐车上班的半个小时是规划时间——思考一天可能发生的事情,设想自己如何处理具体危机。
您在位置 #1598-1602的标注 2016-02-16 09:15:14

章节要重点总结

我们使用思维精力规划生活、集中精力。
最有益于全情投入的思维精力是现实乐观主义——看清事物真相,却仍朝目标积极努力。
优化思维精力的关键在于思想准备、构建想象、积极的自我暗示、高效的时间管理和创造力。
转换思维频道可以激活不同的大脑部分,提升创造力。
身体锻炼可以助长认知能力。
思维消耗与恢复的平衡可以帮助思维精力达到最大。
如果缺乏某种思维能力,需要系统地加以锻炼,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并充分休息。
持续挑战大脑可以有效预防老龄化思维衰退。
您在位置 #1630-1636的标注 2016-02-16 09:17:31
第七章 意志精力-活出人生的意义

章节概要:

意志精力
影响因素
为热情、毅力和承诺提供动力
核心观点:按价值观进行生活
支持性的“意志肌肉”:热情、承诺、诚信、诚实
锻炼方法:
尊重他人的时间
反问自己:“我究竟相信什么?”
出问题时暂停:
确认是否需要亲自完成
明确什么时间完成是否能完成
笔记摘要

1 . 拓展意志精力需要将自己的需求置于次位,为超出个人利益的目标让路。人们往往认为自身需求迫在眉睫,注意力一旦转移,便会引发原始的生存恐惧。如果我把精力用在别人身上,谁来关照我?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自私自利反而会削弱精力,妨碍表现。我们越是被自己的恐惧和担忧掌控,越难调动精力做出正确举措。
您在位置 #1747-1749的标注 2016-02-16 09:25:52

章节要重点总结

意志精力为所有层面的行为提供动力,带来激情、恒心和投入。
意志精力源于价值取向和超出个人利益的目标。
品质——依照价值取向生活的勇气——是意志力量的关键因素。
最强大的意志力量是激情、投入、正直和诚信。
意志精力的消耗与再生密不可分。
意志精力通过超越自身的目标和自我关系间平衡得以维持。
意志功课会同时消耗和产生精力。
拓展意志力量与拓展体能的原理相同,都要突破我们的舒适区域。
人类的意志精力甚至可以弥补严重不足的体能精力。
第三部分 精力管理训练系统

建立仪式习惯的三个步骤
明确目标->正视现实->付诸行动
第八章 明确目标——知道什么最重要才能全情投入

只有树立目标,真正深刻地关心自己所做的事情,认为自己所为真正有意义,人们才有可能做到全情投入。使命感是我们的火种,我们的动力,也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您在位置 #1913-1915的标注 2016-02-16 11:23:37
章节概要:

明确目标
核心观点:寻找人生目标
价值观是行动的路线图:作自己选择的、最喜欢的事情,带着热情、承诺和毅力来做事。
笔记摘要

1 . 成长和发展是自下而上的——从体能到情感到思维再到意志,改变则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意志力量是目标最充足的源泉,意志精力来源于深层价值取向和超越个人利益的目标。目标会激发决心。它促成了我们的全情投入,希望将精力集中在某件事或某个目标上。只有真正深刻地关心自己所做的事情,认为自己所为真正有意义,人们才有可能做到全情投入。使命感是我们的火种,我们的动力,也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您在位置 #1919-1923的标注 2016-02-16 11:24:47

2 . 衡量人生目标的力量:人生目标是一种独特的精力源。正如我们之前所说,人生目标会带来专注、目标感、激情和恒心。
为了快速了解自己的生命意义,请拿出笔和纸回答以下3个问题,分别从1到10进行打分。

每天早晨上班时你的兴奋度是多少?
享受做事有多大程度是因为事情本身而非它带来的回报?
你认为自己对价值取向负有多大的责任?
如果3道问题的总分达到27分以上,说明你已经带着强烈的人生目标生活了。如果总分在22分以下,说明你的生活只是走过场。问题的关键并非在于生活赋予你怎样的意义,而在于你是否主动将生活变成自己价值取向的载体。
您在位置 #1952-1958的标注 2016-02-16 11:28:22

3 . 审视自己最珍视的品质给安迪带来了突破口。
他列举了5条重要品质——恒心、正直、卓越、创新和投入。它们成为他改变的原动力和衡量改变的标准。 “每一天,不管是工作、锻炼还是陪伴家人,我都会问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否符合这5条品质。”安迪说。“如果我健身的理由是穿上两年前尺码的裤子,可能在最开始会有效果,但不会长久。而现在,当我在跑步机上想停下来的时候,我会想到恒心、正直和投入。如果没有这些信念支撑我,我肯定会想‘我在这儿干嘛’,然后放弃。”安迪把类似的调整也带入了饮食习惯。两个月之后,安迪成功减重32磅。因为健身和减重,他的精力水平也产生了质的飞跃。
您在位置 #1968-1973的标注 2016-02-16 11:29:52

4 . 它们好似一面镜子,让我始终明白生命的意义,在我走入歧途时把我拉回正轨。我的使命意识增强了,我也在把这种精力传递给其他人。
您在位置 #1975-1976的标注 2016-02-16 11:30:13

5 . 消极的目标充满防备心理,它的本质基于缺陷,诞生于身体威胁或心理威胁。当我们感到安全和生存受到威胁,恐惧、愤怒甚至憎恶的情感都是可以调用的强大力量,却代价不菲。正如我们之前提到过的,负面情感容易耗尽精力,还会释放出对人体长期有害的荷尔蒙。
您在位置 #1980-1982的标注 2016-02-16 11:31:12

6 . 因为缺陷产生的目标也会限制我们的视野。设想一下,如果你坐在一艘行驶在海上的小船里,船底突然开始漏水,你的目标肯定是阻止小船沉下去。但如果你一直忙着舀水,肯定无暇顾及小船的航向。生活也是如此。当我们忙着填补漏洞,不让自己沉底,就没有多余精力探寻更深层的意义了。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够将注意力从内心的威胁经历转移到挑战上去,就为生活开启了一系列全新的可能性。我们的生存动机不再是恐惧,而是可以引导我们、赋予我们意义的事物。
您在位置 #1983-1987的标注 2016-02-16 11:31:57

7 .珍妮工作真正的动力是避免出错,即使很小的失误也让她感到无地自容,害怕受到自己和他人的批判。结果,珍妮特的视野过于狭隘,眼中只有失败的可能性。在身体层面,她开始出现头痛、腰痛的症状;情感层面,持续的紧张感耗尽了她的精力和热情,招来了同事的怨气;思维层面,求全责备的心态损害了她的冒险意识和和创造力。
您在位置 #1993-1996的标注 2016-02-16 11:33:46

8 . 当珍妮特进一步分析自己的动力时,她发现,追求卓越的心理已经演变成一种暴力,完美主义的心态给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在树立价值取向的过程中,她说自己特别欣赏他人身上的善良和谦逊,希望自己也能拥有这些品质。
您在位置 #1993-1999的标注 2016-02-16 11:34:15

9 . 珍妮特决定每天早晨都用自己的首要价值取向提醒自己,一面积极追求卓越,一面不忘谦逊、为他人着想。她很快就拥有了更加积极、代价更小的意志精力源。 “我开始意识到,之前我一直把世界当作假想敌,”珍妮特告诉我们,“我也明白了自己并非全知全能。改变观点是我目前最大的挑战,幸好善良和谦逊与我为伴。我仍然不喜欢犯错,只不过我现在明白,犯错并不是世界末日。有时候,与他人交流比观点正确更为重要。”
您在位置 #1999-2003的标注 2016-02-16 11:34:39

10 . 当目的从外部转移到内心,也能提供强大的精力。外在动机反映了我们对某种事物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欲望——金钱、认同感、社会地位、权力甚至爱情。而内在动机则来源于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它的价值在于给我们带来内心的满足感。很久以前研究人员就发现内在动机能够提供更加持久的精力。罗彻斯特大学人类动机研究组发现,相比于基本只受到外在激励的变量组,实验组一旦拥有了自发产生的“真正”动机,就会表现出更有兴趣,更高昂也更自信的一面,也会表现出更多恒心和创造力。
您在位置 #2004-2009的标注 2016-02-16 11:35:17

11 . 没有什么外部激励的限制比金钱的动机限制更加直观。即使金钱是大多数人的首要激励条件,研究者却并未发现收入水平与幸福的直接联系。从1957年到1990年,美国的人均收入翻了一番(通货膨胀已计入),而幸福指数却没有丝毫提升,抑郁率反而升高了10倍。离婚、自杀、嗜酒和药物滥用的数字都有巨幅增长。
您在位置 #2009-2012的标注 2016-02-16 11:35:35

12 . 金钱或许买不到幸福,幸福却能帮你变得富裕。
您在位置 #2017-2017的标注 2016-02-16 11:36:04

13 . 外在激励实际上会损害内在激励。
您在位置 #2018-2018的标注 2016-02-16 11:36:17

14 . 每当孩子们做自己喜欢的游戏时,研究员都会奖励他们。孩子们的兴趣一旦与外部奖励联系起来,很快就全面消退了。
您在位置 #2019-2020的标注 2016-02-16 11:36:39

15 . 在另外一项研究里,成年人每次完成拼图都会受到奖励。结果,像孩子们一样,他们对于拼图的兴趣也持续下降。很显然,人们可以被物质奖励或外部激励所驱使;但是,只有在*选择并享受事物本身的情况下人们才会表现出更多热情,从中获得更多乐趣。
您在位置 #2019-2022的标注 2016-02-16 11:37:05

16 . 点燃深度人生目标的第三步,就是将目标设定从满足自我需求变为超越个人利益。
您在位置 #2039-2040的标注 2016-02-16 11:38:56

17 . 对于权力、财富或名利的追求或许都算作动机,但这些事物都属于外部激励,是为了满足某种缺陷而非为个体带来成长或转变。人们或许很看重自己能否打败敌人、挣得比邻居多、获得上流社会地位或特权,但这些并不能成为我们要客户寻找的价值取向。我们相信价值自有其内在意义。它们可以激发灵感、丰富生活,这是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影响的。
您在位置 #2059-2062的标注 2016-02-16 11:41:32

18 . 如果现在就是人生的尽头,你学到的最重要的3件事是什么?
为什么它们如此重要?
想想你最敬重的一个人,描述他/她身上你最钦佩的3种品质。
你能做到的最好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你希望你的墓志铭如何总结你的人生?
每一道问题都是帮你寻找深层价值取向的工具。这些价值观会决定你“投入的法则”。对你最重要的事会反映在你最看重的人生课程中,你最钦佩的他人品质中,尤其是你对自己的最高期望里。
您在位置 #2065-2070的标注 2016-02-16 11:42:27

19 . 下面的“深层价值取向清单”列举了一些最普遍的价值取向,仅作参考。你也可以加入其他条目,最终目标是找到最能激励你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终极的行为指南。不符行为的价值观只是空话,它们必须足以影响一个人每天做出的决定,才有意义。说一套做一套不仅是伪善的表现,还代表人格的断层和失调。我们价值观越坚定、越受其引导,它越能为我们提供强有力的精力。
您在位置 #2065-2074的标注 2016-02-16 11:43:01

20 . 体现在行为中的价值观才是美德
您在位置 #2075-2075的标注 2016-02-16 11:43:38

21 . 我们可以将慷慨作为价值观,但行事大方才是美德。合力作用在我们将价值观转换成美德的时候才会出现。只认识到我们的首要价值取向是不够的,接下来需要细致规划如何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并且不惧外界阻力。譬如:“为了实践慷慨,我会花精力关心他人、不求回报,自愿将我关心的人的事情安排在自己之前,即使有时会给自己带来不便。”
您在位置 #2076-2079的标注 2016-02-16 11:44:00

22 . 我们通常的行为都是权宜之计,并非由价值观推动。我们选择此刻让我们感到舒适的做法,或者暂时填补空缺、减轻痛苦。
您在位置 #2079-2080的标注 2016-02-16 11:44:24

23 . 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下,按照价值观行事相对容易。真正的试炼出现在需要我们抵抗片刻欢愉、付出乃至牺牲的时刻。此时,价值的意义才会真正凸显,它不仅是行为的准则,也是所有精力的来源。
您在位置 #2086-2088的标注 2016-02-16 11:45:35

24 . 有力的价值观会在各方面增加全情投入的程度。换句话说,在价值观驱动的人生中,你更有可能将激情、投入和恒心带进所有的事情。
您在位置 #2094-2096的标注 2016-02-16 11:46:29

25 . 苏珊是一位广告营销专员,她对工作环境大倒苦水,尤其是那位永远不会满意的上司。不论苏珊做出何种成绩,上司都会让她觉得还不够好。苏珊觉得自己渐渐不再投入,工作三心二意,效率降低。她这样想,如果努力得不到回报、工作不被老板认可,还有什么理由和必要付出心血呢?沮丧和怨恨消耗了她的精力,而精力低下则导致工作表现大打折扣,表现不好让她的心情更糟。她越是觉得糟糕,做事就越难集中精力。 我们让苏珊明白,她的问题在于将自己的价值完全交给外人评判。如果她投入精力的目标仅仅是为了取悦老板,结果只会是接二连三的失望。当她将注意力转向内心,挖掘深层价值观,发现自己最看重的是卓越和投入。她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规范行为,心情渐渐好转。虽然身处一个不被认可的环境仍然让她苦恼,但是由于重新专注于工作,她的表现和精神状态有所好转,她决定换一个岗位。两个月后,她调入公司另一个部门,为一位她喜欢的、激励人的上司工作。
您在位置 #2096-2104的标注 2016-02-16 11:47:38

26 . 事情并不总是那么简单。有时我们也不得不忍受严苛的老板和高压的工作环境。即便如此,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仍然可以带着自信力量和尊严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被愤怒、怨恨和不安的情绪困扰。在某些时候,换个环境的确可行,不过困难和挑战并不会就此消失。归根结底,我们的行为依然需要符合自己的价值观。
您在位置 #2105-2108的标注 2016-02-16 11:48:01

27 . 49岁的莎拉是一家小型咨询公司的总裁。
她首先为自己树立了6种核心价值观——正直、尊重他人、卓越、感恩、关心自己和服务他人。
接下来,她在日常的实际行为中细化了这些价值观。例如,她将“正直”定义为“遵守承诺,承担责任,如果没有做到就会立刻弥补”,“感恩”则意味着“承认并感谢上天的恩赐,看到人和事物最光明的一面”。对莎拉来说,“关心自己”就是要“将自身健康和幸福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 通过几个月的不断修改,莎拉最终拿出了一份构想,既基于她的首要价值观,也加入了理想和现实的具体细节: “最重要的是言行一致,让行为符合我的价值观。我坚定捍卫自己的信念,对于学习和成长保持开放心态。工作中,我要帮助别人进步,更快更好地融入团体。尊重身边每一个人,和善体贴。 “在个人生活中,我心怀感激和喜悦,我要无私地对待丈夫、孩子、所有家庭成员和亲近的朋友。我也要照顾好自己,不仅要保持身体健康,情感、思维和意志也要达到平衡状态。 不论发生怎样的事情,我都感恩自己所获得的一切。为他人服务不仅是一项责任,也是一项特权。”
您在位置 #2113-2124的标注 2016-02-16 11:50:21

28 . 明确目标的下一步,是构想如何投入自己的精力。好的构想需要一种谨慎的平衡。一方面,为了激发灵感,它需要有远大的目标,甚至有点超出能力范围;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可操作性,它需要脚踏实地,细致规划,因人制宜。我们会要求客户分别写出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构想,不过很多人都选择用一篇文章涵盖两个方面。无论哪种方式,构想意味着创造一幅充满可能性的图景,一份行动的蓝图,一种防止做出权宜应急反应的缓冲。
您在位置 #2109-2113的标注 2016-02-16 11:52:35

章节要点总结

从有记载开始,追寻使命感就是人类文明长河中必不可少的主题。
“英雄之旅”需要调动、培养和更新我们最重要的资源——精力,才能协助我们完成最重要的使命。
如果缺乏强烈的使命感,我们很容易迷失在生活无常的风暴里。
当使命感从负面变成正面、从外部转向内部、从自我变成他人时,才能为我们提供更强大、更持久的精力。
负面目标源自缺陷,且充满防备性。
内部动机指的是我们对某件事物本身渴望,渴望仅仅源于其带给我们的满足感。
价值观能够提供实现目标的精力。它会带来精力管理标准的变革。
在行动中体现的价值叫作美德。
基于明确的价值观的设想蓝图可以指导我们如何投入精力。
您在位置 #2133-2140的标注 2016-02-16 11:53:59
第九章 正视现实——你的精力管理做得如何

章节概要

正视现实
回避现实会消耗大量精力
诚实地看待自己
自我评估
什么阻碍你的全情投入?
现实跟价值观有多大差距?
有哪里做得不足
饮食、锻炼、睡觉的习惯如何?
自省:现在你都把精力花到了哪里?
不要保护自尊而欺骗自己
接受自己的缺点
永远保持开阔的胸怀
笔记摘要

1 . 厘清价值观是一回事,每天都按照价值观做事是另一回事。认识到当前的我们与理想的差距,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个人对于自我欺骗都拥有无限潜能。我们有数不清的手段将意识从不愉快、令人沮丧或不符设想的事实上转移走。如果不能吹散迷雾、擦亮镜子,诚实地看待自己,改变便无从谈起。
您在位置 #2153-2156的标注 2016-02-16 12:13:36

2 . 拒绝现实好似竖起一根手指支撑堤坝——当压抑的情绪最终释放,可怕的后果将四处泛滥,引起焦虑、抑郁或麻木,损害工作表现,摧毁婚姻关系,甚至导致身体上的疾病。
您在位置 #2165-2167的标注 2016-02-16 12:15:12

3 . 否认是停止投入的有效方式,它意味着关上一部分自我。当我们害怕真相,就会变得防备心重,思维固执,思维局限。否认好似一剂麻药,让我们不再因为真相痛苦,但同时也剥夺了我们*感受的能力。不仅如此,因为否认和自我欺骗需要消耗精力,可用于重要事务的精力也会相应减少。
您在位置 #2174-2176的标注 2016-02-16 12:16:10

4 . 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自我会带来*。《道德经》有云:“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您在位置 #2176-2177的标注 2016-02-16 12:16:26

5 . 要想变得高效,我们必须诚实面对生活中最痛苦的事实和冲突,同时怀抱希望和积极精力投入生活,最终在上述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从精力角度来看,陷入负面情感实在太容易了。保持乐观需要勇气,不仅因为人生有限,还因为在这有限的过程中,挑战、阻碍和挫折总是无法避免。
您在位置 #2179-2182的标注 2016-02-16 12:21:55

6 . 以一种极端的情况举例。当你失去一个很亲近的人,如果无视并否认悲伤和难过的情绪,伤口最终会从内部溃烂,直到你再也无法忽略它。同样,如果你沉迷在绝望中,不愿回到现实,失落和悲伤就会加剧。悲伤与其他不良情绪一样,在间断的情绪波动中才能逐渐平复,需要开启闸门让悲伤涌入,然后再从安慰、欢笑、希望和振作中寻求化解。
您在位置 #2182-2185的标注 2016-02-16 12:22:46

7 . 自我欺骗往往在潜意识中进行,为人们带来短期的安慰和长期的恶果。我们欺骗自己以维护自我形象——或者自我设想中的形象。为了逃避那些最痛苦、最难以接受的事实——大多发生在我们的行为违背了深层价值观的时候——我们会采取一系列的应急策略让自己好受一点。
您在位置 #2190-2193的标注 2016-02-16 12:24:09

8 . 自我欺骗往往在潜意识中进行,为人们带来短期的安慰和长期的恶果。我们欺骗自己以维护自我形象——或者自我设想中的形象。为了逃避那些最痛苦、最难以接受的事实——大多发生在我们的行为违背了深层价值观的时候——我们会采取一系列的应急策略让自己好受一点。药物和酒精能暂时压下不适的感觉,创造出一切相安无事的假象。暴饮暴食、荒淫无度甚至工作上瘾都会产生类似的效果。“所有形式的上瘾都是有害的,”精神分析专家卡尔·荣格写道,“不论这种致幻剂是酒精、吗啡还是理想主义。”
您在位置 #2190-2195的标注 2016-02-16 12:24:42

9 . 任何情况做好最坏的打算也属于扭曲事实的一种,因为此时我们眼中的事实并非事实,而是透过狭隘的悲观镜头看到的情景
您在位置 #2204-2205的标注 2016-02-16 12:26:11

10 . “病体化”指的就是将不愿承认的焦虑和愤怒转化为身体病症——头痛、消化不良、背痛、颈痛等。
您在位置 #2205-2206的标注 2016-02-16 12:26:26

11 . 我们会因为自己的背痛或偏头痛引起他人的恻隐之心,焦虑和悲观却做不到。过度补偿——将不被接受的情感如贪婪转化为过度慷慨——是一种更加积极的防卫方式,即便是这样,行为背后的负面冲动依然存在。
您在位置 #2207-2208的标注 2016-02-16 12:27:30

12 . 诚实地看待自己的行为仅仅是第一步,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同样重要。真相或许能还你*,却替代不了你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您在位置 #2209-2210的标注 2016-02-16 12:27:56

13 . 仅仅承认超重的事实并不算作结束,承认超重的后果同样重要——精力不足,患上糖尿病或心脏病的风险更大,甚至过早死亡。我们必须认识到事实并且采取相应的行动,才算是认清了事实。
您在位置 #2213-2214的标注 2016-02-16 12:28:49

14 . 我们忽视或否认的一切,终将在我们的行为中体现出来。如果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认为表达愤怒是不可取的,会损害个人形象,它就会以伪装后的其他形式出现,比如批判或挑剔,固执或心怀怨恨。如果我们有盲点,我们会不自觉地暗算他人。
您在位置 #2218-2221的标注 2016-02-16 12:30:05

15 . 出于对内心深处软弱无力的恐惧,恃强的人会蛮横粗暴地对待他人。因为不愿承认内心的不足,成功的领导者永远都在吹嘘自己的成就,炫耀自己认识多少大人物。由于不愿面对内心的嫉妒,礼貌得体的女主人会用其他的微妙方式诋毁身边的人。“邪恶的本质缺陷并非是罪恶本身,而是自我否认。”
您在位置 #2221-2224的标注 2016-02-16 12:30:42

16 . 因为必须否认自己是坏人,所以只能把别人当作坏人。”
您在位置 #2225-2225的标注 2016-02-16 12:30:59

17 . 以上情况反过来也许同样成立。若困在狭隘的自我视角中,我们也不会注意到或有意培养自己的能力。我们或许可以尽力压制自己令人反感的一面,但同时也很难认可自己的优秀品质。面对现实也包括认可并欣赏自己的长处。
您在位置 #2226-2228的标注 2016-02-16 12:31:43

18 . 罗杰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以每周几支烟(事实证明是每周十几支的程度),或者一天结束之后喝两杯(有客户的话就是三四杯),或者长几磅肉(如果20磅也算作“几磅”的话)。当罗杰因为某些行为产生负罪感,或被处境压得喘不过气来,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看到黯淡无光、自我贬低的形象,一心只想要缓解不适,于是新一轮的自我欺骗又开始了。最重要的是,他总是选择否认。
您在位置 #2241-2245的标注 2016-02-16 12:34:06

19 . 若要面对现实,你需要将自己当作研究对象,对人生进行详细审查并为此承担行为后果。
为了尽快获取直观感受,请拿出一张纸、一支笔,用至少30分钟回答以下问题:
从1到10,你如何为自己在工作中的投入程度打分?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表现?
你的日常行为有多少符合你的价值观,并为你的使命服务?
脱节的地方在哪里?
你的工作表现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你的价值观、符合自我构想?
在家的表现呢?社区中的表现呢?
哪里做得不足?
身体方面的日常习惯——饮食、锻炼、睡眠、平衡压力——如何有助于你的核心价值观?
你的情感回应在所有情况下如何符合你的价值观?
在工作中与在家里是否程度不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你对任务清晰的轻重缓急区分和持续的专注力表现如何?
优先级的事情多大程度上符合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进入下一步的探究,问题也更具有开放性。
如果精力是你最宝贵的资源,那我们来看看你的精力管理情况是否配得上你最看重的事。
睡眠、饮食、锻炼习惯如何影响你可调动的精力?
你有多少负面精力消耗在了自我防御上——沮丧、愤怒、恐惧、怨恨和嫉妒?
反之,你有多少正面精力投入在成长和产出上?
你有多少精力投入在自己身上,有多少精力投入他人?
对当前的平衡你感觉如何?
对这样的平衡你最亲近的人有何感想?
你消耗了多少精力为超出你掌控的事担心、沮丧,并试图影响它们?
最后,你是否明智且高效地投资了你的精力?
您在位置 #2252-2267的标注 2016-02-16 12:35:42
20 . 自我欺骗的另一种形式,便是认定自己的观点就是事实。实际上观点不过是一种解读,是我们自主选择的看待事物的角度。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人们就会围绕片面的“事实”进行二度创作,最终将自己的版本当作事实。然而,看似真实的东西未必真实。虽然这种情况下的现实有可能是不可更改的,然而我们赋予它的意义却全由我们自己决定。
您在位置 #2275-2278的标注 2016-02-16 12:37:51

21 . 过于纠结自己的一面之词——无论乐观还是悲观,不仅是一种假象,更是一种危险。如果我们能跳出情境,增强观察能力,就会看到更完整更全面的情况。通过拓宽视野,我们可以变成生活戏剧的观众,而不仅仅是讲述喜怒哀乐的演员。内观冥想有时被称为就是“见证”——观察自己的想法、情绪和感觉,而不是深陷其中。正如精神学家罗伯特·阿萨乔里所说,自我意识可以从“我就要陷入焦虑中了”向更为冷静的“焦虑正在试图控制我”的角度转变。从前一种角度看,我们是受害者;从后一种角度看,我们依然拥有决策和行动的能力。
您在位置 #2295-2300的标注 2016-02-16 12:39:29

22 . 有的人会让我们看到自己最想隐藏的一面,而我们对这些人往往抱有最大的敌意。
您在位置 #2323-2323的标注 2016-02-16 14:37:41

23 . 如果让一个人描述他最蔑视、最不能忍受、最痛恨和最难以共处的性格类型,他会写出自己性格中最压抑的一面……这些品质之所以难以忍受,正是因为它们代表着他最想否认的自己。因为我们无法接受自身的某些品质,才会难以与带有相同品质的他人相处。”回想一下你特别讨厌的某个人。他/她身上什么性格让你最反感?然后你应该问问自己:“我是那样的吗?”
您在位置 #2323-2327的标注 2016-02-16 14:38:19

24 . 高管培训师朱莉目睹了自己的巨大转变。每当有人不赞成她的意见,而她认为自己正确的时候,她都要自我提问:“与我相反的意见或感受会不会也是正确的?”一旦她接受了这种可能性,承认异见正确但不用否定自己,戒备心就会慢慢消退。在合气道中,武士通过与对手的攻击之气融合来取得优势,而非正面对抗。在接受全部的自我之前,我们最大的敌人仍旧是自己。
您在位置 #2327-2330的标注 2016-02-16 14:39:00

25 . 自爱并非易事……因为它意味着爱全部的自我,包括内心和外界都不能接受的阴影部分。关注这令人羞耻的部分便是解药……(但是)绝不能丢弃道德操守。解药本身是一种自相矛盾,需要融合两项缺一不可的配方:一方面从道德上意识到这一部分自我是种负累,不可忍受,一定要做出改变;另一方面认可并微笑着接受自己的不足,敢于正视它们,永远带着喜悦之心。既要努力改变又要学会放手,既要严格批判又要欣然接受……
您在位置 #2332-2336的标注 2016-02-16 14:41:27

26 . 真相的目的是还我们*,面对真相的过程则无法一蹴而就。它需要反复练习,就像我们锻炼肌肉一样。自我意识若不加使用便会荒废,若超越抗拒心理、发掘更多真实就会得到强化。正如我们必须回到健身房,超越抗拒心理,练习举重以增强或保持体力,我们也必须坚持正视自己不愿看到的一面以增强思维、情感和精神的能力。 然而,无休止地追寻真相就像过度拉扯肱二头肌一样会有损健康。
您在位置 #2340-2340的标注 2016-02-16 14:42:10

27 . 《平静祷文》是精力管理理想状态的完美入门指导:“上帝,请赐予我平静,接受我无法改变的;请给予我勇气,改变我能改变的;请赋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我们耗费巨大的精力担忧无法控制的人和事,而更好的选择是,将精力集中在可以切实改变的事物上。面对现实会帮助我们认清两者的区别。
您在位置 #2344-2347的标注 2016-02-16 14:42:59

28 . 当我们不再需要遮遮掩掩,就不再畏惧暴露自己。大量的精力得以释放,用于全情投入生活,拥抱自己的力量并持续加强锻炼。即便走了弯路,我们也可以承担起责任,重新调整轨道。
您在位置 #2350-2352的标注 2016-02-16 14:43:41

章节要点总结

面对真相能够释放精力。它发生在确立目标之后,是通往全情投入的第二阶段。
逃避真相会消耗大量精力。
我们会自我欺骗以保护自尊。
有些真相太难以承受,无法一次性消化。
不带怜悯的诚实是种残酷,对人对己均是如此。
我们不愿承认自己身上具有某些品质,却仍然会不自知地表现出来。
自我欺骗的常见形式是认定自己的看法就是真相,而它不过是我们解读世界的方式。
面对真相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承认自己被蒙蔽的可能性。
过于坚持自己的一面之词是种假象,也是危险。我们都是光明与暗影、美德与恶行的混合体。
承认自己的局限性能帮助我们降低自我防御,增强积极精力。
您在位置 #2361-2361的标注 2016-02-16 14:45:23
第十章 付诸行动——积极仪式习惯的力量

章节概要

付诸行动
仪式习惯的作用
打造生活的结构
有助于促进改变
在压力是更容易行动
确保在困难的情况下能够继续
在精力消耗和恢复之间达到有效平衡
压力越大仪式就应该越严格
渐进:每次把精力放在一个重大的改变上
笔记摘要

1 . 研究机构的实验表明,人类行为只有5%是受自我意识支配的。我们是习惯的造物,因而我们的行为有95%都是自动反应或对于某种需求或紧急情况的应激反应。
您在位置 #2390-2391的标注 2016-02-16 14:56:16

2 . 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有三点重要性。

首先它确保精力有效使用在当下的任务上;
其次能够减少行为对主观意愿和自律的依赖;
最后,它还能将价值观和目标感有效转化为行动,通过日常行为展现我们最为看重的事物。
您在位置 #2393-2395的标注 2016-02-16 14:56:35
3 . 像许多人一样,罗杰也是不良习惯的囚徒。这些习惯多数都是应急措施,只能快速聚集精力而不考虑长期的后果。
您在位置 #2396-2397的标注 2016-02-16 14:57:00

4 . 面对的困难越大, 人们越容易退回旧日的生存习惯, 因此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
您在位置 #2409-2410的标注 2016-02-16 14:58:24

5 . 主观意愿和自律性的局限在于,每一项对我们自制力的需求——不论是决定午餐内容还是控制挫败感,制订健身计划还是坚持一项困难的任务——都会消耗我们容易枯竭的精力储备。
您在位置 #2424-2426的标注 2016-02-16 15:00:13

6 . 仪式习惯的持久力的本质来源于精力节约。
您在位置 #2432-2432的标注 2016-02-16 15:00:54

锻炼我们的自控、共情和耐心,超出平常的限度,然后留出时间,容它休息和恢复,这些“肌肉”就会逐渐强壮起来。不过,更高效的方法是尽快建立积极的仪式习惯,抵消主动意愿和自律的局限——因为习惯是自发产生的,不需要消耗意志的精力。
您在位置 #2439-2441的标注 2016-02-16 15:02:06
8 . 仪式习惯最重要的作用是确保精力消耗与更新达到有效平衡,更好地为全情投入服务。所有表现出色的人都拥有一套自己的习惯,最大化在压力与恢复之间有节奏地转换的能力。
您在位置 #2442-2444的标注 2016-02-16 15:02:39

9 . 在任何表现至上的领域,压力与恢复的平衡都至关重要。我们越能高效恢复精力,越能尽快储备资源以备调用。
您在位置 #2446-2447的标注 2016-02-16 15:03:15

10 . 除了建立延续性,仪式习惯还有助于改变。
您在位置 #2478-2478的标注 2016-02-16 15:06:44

11 . 为了保持仪式习惯的生命力和活力,我们需要达到一种精巧设定的平衡。如果失去了仪式习惯的条理和清晰性,我们将永远暴露在生活的压力之下,陷于得过且过的模式,被有限的个人意愿和自律性束缚手脚;如果放任仪式习惯变得生硬乃至僵化,最终它们会变得枯燥无趣,甚至消磨我们的热情和产出能力。
您在位置 #2484-2486的标注 2016-02-16 15:07:41

12 .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双重的,一方面要坚持仪式习惯,面对生活将我们抛出轨道的威胁;另一方面要定期更新仪式习惯内容,确保它的活力。
您在位置 #2487-2488的标注 2016-02-16 15:08:18

13 . 健康的仪式习惯能够跨越过去的舒适感和未来挑战之间。当我们最佳利用仪式习惯时,它会带来安全感和持续性,而不会妨碍改变和潜在的灵活性。
您在位置 #2490-2491的标注 2016-02-16 15:08:42

14 . 成功建立有效的精力管理仪式习惯需要依靠多种因素,但最核心的,仍然是30天或60天的养成周期中对于时间和行为的准确规划。
您在位置 #2492-2493的标注 2016-02-16 15:09:03

15 . 众多论据充足的研究都能证明,将时间和行为精准化和具体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成功的可能性。为了解释个中缘由,我们需要再次提到有限且易逝的自控能力储备。如果确定了时间、地点和具体行为,我们就不必在完成上想得太多。
您在位置 #2512-2514的标注 2016-02-16 16:26:13

16 . 如果在放松状态或毫无压力时不能完成任务,那么在高度压力或面临危机时就更不可能完成。建立精准的仪式习惯能够抵抗压力产生的精力分散和恐惧。
您在位置 #2531-2532的标注 2016-02-16 16:30:39

17 . 在不利情况下,人们思考得越少,得到的结果越好,”沃什说,“当你处于压力之下,思维会给你添乱。你越是保持专注,越能更好地处理突发情况。”
您在位置 #2531-2534的标注 2016-02-16 16:31:07

18 . 当我们将某个意图以负面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不会暴饮暴食”或“我不会生气”,就会很快地消耗掉意愿和自律的储备。“不做某些事”需要持续的自控力,尤其是面对原本的习惯和诱惑——例如吃甜点或在社交场合饮酒。为某一特定场合设计一种正面行为叫作“事前准备”。譬如,为了防止过度饮食,事前准备可以是“如果我感到了甜点的诱惑,就去吃一片水果”。
您在位置 #2544-2547的标注 2016-02-16 16:32:55

19 . 虽说有可能一顺百顺,也要注意过犹不及。做出改变需要跨出个人的安全区域,因而改变最好由浅入深。
您在位置 #2560-2561的标注 2016-02-16 16:35:13

20 . 一次性设定了太多改变,远远超出个人意愿和自律的有限能力,所以很快又退回到原来的生活模式。
您在位置 #2565-2566的标注 2016-02-16 16:35:34

21 . 一次只关注一项重大变化,每一步都设定一个可行的目标。如果你一直久坐不动,打算开始锻炼身体,起初就设定每周五次、每次慢跑5公里是不现实的。高度细化、科学设定的训练计划会大大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您在位置 #2567-2569的标注 2016-02-16 16:36:07

22 . 只有越过舒适区才能发生成长和改变,但是太过压迫也会增加放弃的概率。体验阶段性成功是个更好的选择,它能帮你建立自信、增强耐性,寻求更具挑战性的改变。我们称之为“串联仪式习惯”。
您在位置 #2570-2572的标注 2016-02-16 16:36:35

23 . 规划方式 它的形式丰富多变,但本质相同:每天设定养成习惯的任务,重复预想,明确目标,设定自己的相应行为。
您在位置 #2576-2577的标注 2016-02-16 16:37:38

24 . 记录进展 若想变革持久,第二个关键要素是每天进行行为自查。自查可以帮助你看到个人预想和实际行为的差距。
您在位置 #2588-2589的标注 2016-02-16 16:40:24

25 . 检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完成目标也很重要。设立任何目标都需要这个过程。设定目标并每天检查自己的成果会为你的仪式习惯指明专注点方向。对于很多客户来说,自查日志是最简单的形式,只需要你在床头放一张每日自查表,每天在上面打钩画叉就可以了。(详见实用资料部分的自查日志范例)
您在位置 #2590-2593的标注 2016-02-16 16:41:14

26 . 给自己施压并不意味着在达不到目标时批判或惩罚自己。负面动力效果短暂,并且会耗费精力。责任感既能防止我们施展无穷的自我欺骗手段,又能让我们了解面前的阻碍。如果你没能建立某个仪式习惯或达到某个目标,原因可能有很多方面。也许它没能联结你的重要价值观,或是你的构想太过逼迫自己。也许你一次性树立的目标太过远大,需要划分成多个阶段;也有可能是这个仪式习惯本身存在问题,需要再度调整。不论是何种理由,每天评估自己并非是为了跟自己做对,而是改变过程中很有帮助的一部分。对于失败的研究和分析与庆祝和巩固成功具有同样的价值。
您在位置 #2598-2603的标注 2016-02-16 16:42:47

章节要点总结

仪式习惯是有效的精力管理工具,可以协助我们完成任务。
仪式习惯帮助我们将价值观和优先级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
所有表现卓越的人都依靠积极的仪式习惯管理精力和规范行为。
个人意愿和自制力之所以有局限性,是因为每一次自控都会耗费有限的资源。
我们可以通过养成自发的仪式习惯来抵消主观意愿和自制力的局限性。
仪式习惯最重要的角色是确保精力消耗和更新达到有效平衡,以更好地为全情投入服务。
我们面对的压力和挑战越大,越需要细致谨慎的仪式习惯。
精确性和具体性是在30~60天的周期里养成习惯的关键。
尽量避免做出快速消耗自制力的选择。
为了确保持久的变革,我们需要养成一系列仪式习惯,一次只作一项重大改变。
您在位置 #2605-2613的标注 2016-02-16 16:43:20
精力管理训练提纲

目标:在困境中仍旧发挥出应有水平。 在日益增加的挑战中培养必要能力,以维持高水准表现。

核心结论:精力是高效表现的基础。 能力是拓展和恢复精力的体现。 每个想法、每种感觉和每个行动都会影响精力。 精力是个人和团体的宝贵资源。

全情投入:达到最佳效能时的最优精力。 活跃的身体 联动的情感 专注的思维 内省的意志

全情投入依靠所有层面上有技巧性的管理精力。

全情投入的要点: 管理好精力而非时间才是高效表现的关键。 全情投入需要调动4种不同且相关的精力: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 过度使用或使用不足都会削弱精力储备,我们必须学会在精力消耗和再生之间找到平衡。 为了扩充精力的容量,我们必须超越习以为常的极限,按照运动员的方式进行系统训练。 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即高度细化的精力管理日程,是全情投入和维持高效表现的关键。

全情投入需要调动4种独立且相关的精力:

体能能力 是一个人在身体层面拓展、恢复精力的能力。
情感能力 是一个人在情感层面拓展、恢复精力的能力。
思维能力 是一个人在脑力层面拓展、恢复精力的能力。
意志能力是一个人在精神层面拓展、恢复精力的能力。
最基础的精力源来自身体。最重要的精力源来自意志。
7 . 四种精力来源:

体能能力取决于精力的储量。
情感能力取决于精力的质量。
思维能力取决于精力的专注度。
意志能力取决于精力的强度。
8 . 精力的衡量标准:

有效精力的储备由容量衡量(从低到高)。
有效精力的质量由愉快(积极)和不愉快(消极)衡量。
有效精力的专注度由宽窄、外在和内在衡量。
有效精力的强度由从己及人、从外到内、从负到正来衡量。
9 . 最优表现需要: 容量最高的精力 质量最优的精力 最集中的精力 最高强度的精力

10 . 全情投入的障碍:任何会阻碍、扭曲、浪费、削弱、消耗和污染精力储备的不良习惯。

11 . 全情投入训练系统:通过建立策略性的积极精力仪式习惯清除阻碍,确保所有层面的充足储备。

12 . 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有助于有效的精力管理。 有技巧的精力管理需要调动适当数量、质量、方向和强度的精力。

13 . 终身精力目标:为真正重要的事物尽己所能提供最好的精力。 最强烈的体能脉动 最强烈的情感脉动 最强烈的思维脉动 最强烈的意志脉动

14 . 实际年龄无法更改,生理年龄却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改变。 生理年龄(从表现能力反映出的年龄)由有效消耗和恢复精力的能力决定。

15 . 全情投入需要周期性的战略恢复。 全情投入所需的精力在战略性恢复(即抽离)的周期中再生和储备。

16 . 在精力消耗和恢复之间转换称为波动。 波动指理想状态下工作与休息的循环搭配。 长期处于压力之下得不到恢复,或长期处于脱离状态不承担压力,都会削弱精力的容量。 体育界将以上两种情况称为过度训练和训练不足。

17 . 波动的反面是单线。 单线化是指压力过度、恢复不足和恢复过度、压力不足的情况。 高度压力下会产生强大的单线化力量。

18 . 若要维持上佳表现,最好拥有短跑运动员而不是马拉松运动员的思维状态。 在长达30~40年的职业生涯中,将工作时间分成90~120分钟的片段并加入短暂的休息时间,能够使人们发挥出最优水平。

19 . 大多数人在体能和意志上训练不足,却在思维和情感上训练过度。

20 . 间歇(周期)训练比稳态训练在加强精力管理技巧方面优势明显。

21 . 人体系统中的精力有许多层面。 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精力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 一种层面的改变会影响所有精力层面。

22 . 精力容量遵循发展曲线。

第一层发展是体能层面。
第二层发展是情感/社会层面。
第三层发展是认知/思维层面。
第四层发展是道德/精神层面。
23 . 四种层面都遵循自身的发展阶段(例如情感发展,认知发展,道德发展)

24 . 全情投入训练系统从挖掘与内心联结的人生目标开始。

高-正面精力是高效表现的燃料。 高-正面精力源自对机遇、冒险和挑战的感知。负面精力则源自对生存威胁、危险和恐惧的感受。
最重要的体能精力管理方法

早睡早起
坚持在同样的时间睡觉和起床
每天5~6次少量进食
每天吃早餐
饮食健康,营养均衡
尽量减少单糖化合物摄入
每天饮用1360~1800克的水
工作时每90分钟休息片刻
每天进行适量身体活动
每周至少两次心血管功能间断训练、两次力量训练 食物升糖指数表
您在位置 #2869-2877的标注 2016-02-16 17:25:28

您在位置 #2878-2878的标注 2016-02-16 17:25:35

例子:罗杰的精力管理计划

姓名:罗杰·B
日期:2000年3月30日
构想表格

我最珍视的价值观 我的长项

  1. 家庭为先 1. 忠诚
  2. 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2. 有条理
  3. 追求卓越 3. 专注
  4. 正直 4. 道德/价值驱动
  5. 健康 5. 诚实
    若此刻便是人生尽头,列出你学到3条最重要的道理,以及它们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与你所爱之人组成家庭,并将家庭放在首要地位。
努力工作,高水准要求自己,永远不要在能力范围内退而求其次。
尊重他人,待人友善。
思考一个你特别尊重的人。描述3条他身上让你钦佩的品质。

我的父亲
尊严
温柔

面对压力依然保持正直的品性 你最好的自己是怎样的?

充满关怀,热情,努力,风趣,让人信赖
你希望你的墓志铭如何描述你的人生?

他充满爱心。他毕生致力于将更多的自己奉献给他人。
用现在时写下你的构想蓝图,既深刻又兼具操作性。

我的生活预想(反映出我的价值观): 妻子和孩子是我人生的珍宝。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刻,我承诺将所有精力和注意力都献给他们。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必须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我的工作构想(反映出我的价值观): 工作中,我要求自己做到卓越。作为领导,我要亲身示范自己的每条价值观,尤其是善良、关心他人和正直。我要让他人感到备受关怀,相信我可以完成对他们的承诺。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全心全意。
您在位置 #2882-2919的标注 2016-02-16 17:27:27
障碍工作表

工作相关的表现障碍 精力/表现的后果
1 精力低下 表现欠佳,人际关系停留在表面,不开心
2 急躁 给自己和他人带来负面精力。导致他人没有安全感,缺乏自信,让自己紧张不安
3 消极思考 工作和家庭中持续陷入负面高能和负面低能范畴
4 人际关系缺乏深度 削弱领导力,疏远家人和朋友
5 缺乏激情 没有恒心,不能投入。生活失去色彩,一切变得灰蒙蒙。无法产生真心的激动和力量。
全情投入的行动及发展计划
仪式习惯养成策略
目标肌肉:心脏,肺部,上肢和下肢
表现障碍:精力低下
促使改变的价值动机:家庭
期望成果:更高效率,更少犯错,决策时更加明智
促进改变的积极 精力仪式习惯 实时日期
1 锻炼:每周3次,周二、周五下午1点,周六上午10点(重点是间歇训练) 4月1日
2 工作时每90分钟休息一次 4月1日
3 随身带零食。 5月1日
4 每周有2天5点半之前离开办公室 6月1日
全情投入的行动及发展计划
仪式习惯养成策略
目标肌肉:现实乐观主义
表现障碍:消极思维
促使改变的价值动机:正直,卓越
期望成果:增加正精力和专注力,效率更高
促进改变的积极 精力仪式习惯 实时日期
1 每天早晨6点半回顾构思蓝图 4月1日
2 工作时每90分钟休息一次 4月1日
3 随身带零食。 5月1日
4 每周有2天5点半之前离开办公室 6月1日
全情投入的行动及发展计划
仪式习惯养成策略
目标肌肉:关怀,同情,友谊
表现障碍:人际关系缺乏深度
促使改变的价值动机:家庭,正直,尊重他人,待人友善
期望成果:与家人、团队成员更好地交流,更多正精力
促进改变的积极 精力仪式习惯 实时日期
1 上班途中做好准备,规划一天的实物,预演积极心理建设 4月1日
2 工作时每90分钟休息一次 4月1日
3 随身带零食。 5月1日
4 每周有2天5点半之前离开办公室 6月1日
全情投入的行动及发展计划

仪式习惯养成策略
目标肌肉:热情,投入
表现障碍:缺乏激情
促使改变的价值动机:家庭,正直
期望成果:更有恒心,适应力更强
责任自查日志

姓名: 罗杰·B 第 周
说明:每天为自己在以下条目从5到1进行打分(5表示“非常成功”, 1表示“不成功”)。可随后进行备注,并在适当时机记录下完成次数与影响。
习惯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备注
1、每天早晨温习价值观
2、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