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IP数据报的发送和转发过程

时间:2022-12-28 15:52:27

计算机网络——IP数据报的发送和转发过程
计算机网络——IP数据报的发送和转发过程

????????前言

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王同学????????
今天给大家打来的是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有用的知识
觉得小王写的不错的话麻烦动动小手 点赞???? 收藏⭐ 评论????
小王的主页:小王同学????
小王的gitee:小王同学????????
小王的github:小王同学????

IP数据报的发送和转发过程包括以下两部分:

  • 主机发送IP数据报
  • 路由器转发IP数据报

计算机网络——IP数据报的发送和转发过程
​路由器的接口0直连了一个交换式以太网,接口1也直连了一个交换式以太网。接口1也直连了一个交换式以太网 我们给该网络分配了这样的网络和子网掩码 给网络中的各主机和路由器的接口配置了相应的IP地址子网掩码

计算机网络——IP数据报的发送和转发过程
同一个网络中的主机可以直接通信 这属于直接交付。不同网络主机之间的需要通过路由器来中转,这属于间接交付那么源主机如何判断出目的主机 是否与自己在同一个网络中

源主机如何知道目的主机是否与自己在同一个网络中就可以得到主机c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 。既然主机c要给主机F发送IP数据报 那么主机c肯定知道主机f的IP地址,否则就没法发送了,主机c将主机F的IP地址与自己的子网掩码相与,就可以得到目的地址。该地址与主机c的地址不相等,因此主机c就知道了主机F与自己不在同一个网络中,他们之间的通信属于间接交付,主机C需要将IP数据报传输给路由器 由路由器将IP数据转发给主机F,那么主机C又是如何知道应该把IP数据报交给哪个路由器进行转发呢

路由器收到IP地址数据后如何转发

1.检查IP数据报首部是否出错
若出错,则直接丢弃该ip数据并通告源主机 若没有出错,则进行转发
2.根据IP数据报的目的地址在路由表中查找匹配的条目:若匹配的条目,则转发给条目中指示的下一跳,
若找不到,则该丢弃IP数据报并通告源主机。
IP数据首部中的地址
源地址:192.168.01
目的地址:192.168.0.129
ip路由器的概念
运行路由协议,设置路由器
监测到拥塞时,合理丢弃Ip分组
根据收到的IP分组的目的IP地址,将其转发到合适的输出线路上。

路由器协议概述

静态路由选择

  • 由人工配置的网络路由、默认路由、特定主机路由、黑洞路由等都属于静态路由。
  • 这种人工配置方式简单、开销小,但不能及时适应网络状态(流量、拓扑)的变化
  • 一般只在小规模网络中采用

动态路由选择

  • 路由器通过路由选择协议自动获取路由信息
  • 比较复杂、开销比较大 能较好地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

因特网所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 自适应

动态路由选择,能较好地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

  • 分布式

路由器直接交换路由信息

  • 分层式

将整个因特网划分为许多较小的自治系统As

  • 因特网采用分层次的路由选择仪器

加粗样式计算机网络——IP数据报的发送和转发过程
路由选择协议

  • 内部网关协议IGP
  • 路由信息协议RIP

基于距离向量

  • RIP 在因特网上最早使用
  • IGRP是思科早期私有的协议,现在已被EIGRP取代
  •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RP
  • 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EIGRP

思科私有的,用来取代IGRP的混合型路由协议(结合距离向量和链路状态)

  •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

基于链路状态 OSPF在各种网络中广泛使用 集成化IS-IS是ISP骨干网上最常用的IGP协议

  •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IS

  • 外部网关协议EGP

路由器的基本结构

输入端口 物理层-> 链路层 -> 网络层 - > 分组处理

输入端口 物理层 -> 链路层 - > 网络层 ->分组处理

  • 路由器一般仅包含从目的网络到下一跳的映射
  • 路由表需要对网络拓扑变化的计算最优化
  • 转发表是从路由表得出
  • 转发表的结构应当使查找过程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