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每日一题]80.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

时间:2023-03-09 00:28:31
[LeetCode每日一题]80.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

[LeetCode每日一题]80.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

问题

给你一个有序数组 nums ,请你 原地 删除重复出现的元素,使每个元素 最多出现两次 ,返回删除后数组的新长度。

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你必须在 原地 修改输入数组 并在使用 O(1) 额外空间的条件下完成。

 

说明:

为什么返回数值是整数,但输出的答案是数组呢?

请注意,输入数组是以「引用」方式传递的,这意味着在函数里修改输入数组对于调用者是可见的。

你可以想象内部操作如下:

// nums 是以“引用”方式传递的。也就是说,不对实参做任何拷贝
int len = removeDuplicates(nums); // 在函数里修改输入数组对于调用者是可见的。
// 根据你的函数返回的长度, 它会打印出数组中 该长度范围内 的所有元素。
for (int i = 0; i < len; i++) {
    print(nums[i]);
}
  示例 1: 输入:nums = [1,1,1,2,2,3]
输出:5, nums = [1,1,2,2,3]
解释:函数应返回新长度 length = 5, 并且原数组的前五个元素被修改为 1, 1, 2, 2, 3 。 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
示例 2: 输入:nums = [0,0,1,1,1,1,2,3,3]
输出:7, nums = [0,0,1,1,2,3,3]
解释:函数应返回新长度 length = 7, 并且原数组的前五个元素被修改为 0, 0, 1, 1, 2, 3, 3 。 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
  提示: 1 <= nums.length <= 3 * 10的4次方
-10的4次方 <= nums[i] <= 10的4次方
nums 已按升序排列

思路

由于要求使用原地算法(一个原地算法(in-place algorithm)是一种使用小的,固定数量的额外之空间来转换资料的算法。当算法执行时,输入的资料通常会被要输出的部份覆盖掉,个人认为简而言之就是采用固定数量的中间变量来使后面的元素覆盖前面的元素),就应该想到用双指针(原地修改,那么肯定就需要一个指针指向当前即将放置元素的位置,需要另外一个指针向后遍历所有元素),尤其是给定的数组是有序的,这就更应该想到用双指针了(双指针能够有效发挥出数组有序的优势),在这里将双指针分为快指针和慢指针,刚开始这两者往往相等。慢指针在满足某种条件的时候停下(这里的条件就是当前下标为k的元素和下标为k-2的元素相等),与快指针拉开差距,于是它指向要被覆盖(或者说被修改)的地方,而快指针不断向前,找到满足某种条件的元素(这里的条件是找到的元素与下标为k-2的元素不相等),再去覆盖(或者说修改)慢指针指向的元素。就这样两者相互配合,只遍历了一遍数组,不仅空间复杂度为O(1),时间复杂度也仅为O(n)

这里也附上大佬总结的通解

为了让解法更具有一般性,我们将原问题的「保留 2 位」修改为「保留 k 位」。

对于此类问题,我们应该进行如下考虑:

由于是保留 k 个相同数字,对于前 k 个数字,我们可以直接保留

对于后面的任意数字,能够保留的前提是:与当前写入的位置前面的第 k 个元素进行比较,不相同则保留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removeDuplicates(vector<int>& nums) {
int n = nums.size(), j = 2;
if (n <= 2) {
return n;
}
for (int i = 2; i < n; i++) {
if (nums[i] != nums[j - 2]) {
nums[j] = nums[i];
j++;
}
}
return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