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入门基础19 --面向对象、封装

时间:2023-03-09 14:49:20
Python 入门基础19  --面向对象、封装

2019.04.17

一、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
二、名称空间操作
三、类与对象的概念
四、语法
五、对象查找属性的顺序

2019.04.18

1、类与对象的所有概念:__init__方法
2、类的方法与对象的方法
3、封装:隐藏细节 - 抽离代码
4、property通过getter | setter 提供操作接口
********************2019.04.17********************

一、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

''''
1、面向过程编程
核心是"过程"二字,过程指的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即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基于该思想编写程序就好比在编写一条流水线,是一种机械式的思维方式 优点:复杂的问题流程化、进而简单化
缺点:可扩展性差 2、面向对象
核心"对象"二字,对象指的是特征与技能的结合体,
基于该思想编写程序就好比在创造一个世界,你就是这个世界的上帝,是一种
上帝式的思维方式 优点:可扩展性强
缺点:编程的复杂度高于面向过程 重点:面向对象的核心体现是将数据和处理数据的程序封装到对象中
''' # 函数与方法:都是解决问题的功能
# 函数:通过函数名直接调用
# 方法:通过附属者.语法来调用 # 变量:通过变量名访问变量值
# 属性:通过附属者.语法来访问变量值

二、名称空间操作

# 所有能产生名称空间对应的对象(存放地址的变量)有__dict__值

# __dict__指向的就是附属对象的名称空间
import re
print(re.__dict__) re.__dict__['name'] = 're模块'
print(re.__dict__['name']) re.__dict__['action'] = lambda x: x
print(re.__dict__['action'](1000)) def fn():
pass
print(fn.__dict__) fn.name = 'fn函数'
print(fn.name) def test():
print("可以成为fn功能的函数")
fn.action = test
fn.action()

三、类与对象的概念

# 类:具有相同特征与行为个体集合的抽象
# 对象:有特征、行为的具体个体。就是类的具体体现 # 区别:两个人同时思考一个名字,想到的一定是同一个物体,就一定是对象,反之一定是类

四、语法

# 类的声明:
'''
class 类名: # class定义类语法的关键字
pass
''' # 对象的产生: 对象的实例化
'''
对象1 = 类名()
对象2 = 类名()
对象3 = 类名()
''' # 类与对象都有自己独立的名称空间,每一个被实例化出来的对象,名称空间也是各自独立
# 所以类与对象都能额外添加 属性(变量) 和 方法(函数) # 重点:类一旦被加载(随着所属文件的加载就加载),就会进入类的内部执行类中的所有代码

五、对象查找属性的顺序

class People:
# 类自带(不同在外界额外添加)的属性与方法
identify = '人类'
def sleep(self):
print('睡觉') p1 = People()
p2 = People() p1.identify = '新人类'
print(p1.identify) # 访问自己的
p1.__dict__.clear() # 删除自己的后
print(p1.identify) # 访问类的 print(p2.identify) # p2没有自己的,访问类的 # 重点:属性的访问顺序:优先加载自身的名字,如果没有再考虑类的
********************2019.04.18********************
1、类与对象的所有概念:__init__方法
2、类的方法与对象的方法
3、封装:隐藏细节 - 抽离代码
4、property通过getter | setter 提供操作接口

1、对象独有的名称空间: 在产生对象时就赋初值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x):
# print(">>>", self)
self.name = name
self.sex = sex stu = Student('Bob', 'male') # 实例化对象
# print(stu.name, stu.sex) def fn(self):
print("fn run") def sete_stu(stu, name, sex):
stu.name = name
stu.sex = sex
# __init__方法会在实例化对象时被调用
# 1、会实例化的对象形成空的名称空间
# 2、就是一个方法,可以被传参,在类名(实参)这种方式下调用并传参__init__(self, 形参)
# 3、第一个self即使要产生的当前对象
# 重点:在方法内部,形参拿到了实参值,利用self.属性名 = 形参 = 实参值,对对象的名称空间添加属性

2、类中方法的第一个默认参数:对象方法

class A:
def test(self, num):
pass
a = A() # 调用方法
# 二级优化
# 直接使用对象,调用方法,传递一个参数即可使用方法
a.test(10) # 一级优化
# 简化了类A调用__dict__方法,直接通过.语法进行操作
A.test(a, 10) # 实现原理
# 类A调用__dict__方法,是一个字典类型数据,通过'test'这个key查找value,
# 对应的value指向的是类中test方法执行的地址,然后通过()传参执行这个方法
# 该方法有两个参数,第一个传的是表示哪个对象执行的这个方法,第二个就是值 A.__dict__['test'](a, 10)
# 总结:对象a传递给self,数字10传递给num
# 重点:方法的第一个参数一定是调用该方法的对象

3、类中@classmethod修饰的方法:类方法

class Tool:
@classmethod # 用来修饰类方法的装饰器
def add(cls, n1, n2): # 统一类与对象都可以调用类方法,一定有默认传入第一个参数 return n1+n2
# 建议
Tool.add(10, 20) # 默认第一个传入自身 - Tool # 不建议
tool = Tool()
tool.add(100, 200) # 默认第一个传入自身所属类 # @ classmethod 做的操作就是识别到底是类还是对象在使用该方法,
# 类实用该方则第一个参数就是类本身,如果是对象,则是对象本身

4、属性与方法的总结

class School:
# 属于类的属性
name = '蓝翔' # 属于对象的属性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 属于类的方法
# 需求:获取机构的名字
@classmethod
def get_class_name(cls):
return cls.name # 属于对象的方法
# 需求:获取校区的名字
def get_school_name(self):
return self.name # 先创建校区
shangdong = School('山东校区')
shanghai = School('上海校区') # 类方法的使用
# 建议使用类调用
print(School.get_class_name())
# 类方法拿对象调用并没有多少新增的意义,不建议拿对象调用
print(shangdong.get_class_name())
print(shanghai.get_class_name()) # 对象方法的使用
# 类调用对象方法,必须把要操作的对象手动传入,不建议使用
print(School.get_school_name(shangdong))
print(School.get_school_name(shanghai))
# 对象调用对象方法,默认将自身传入,建议使用
print(shangdong.get_school_name())
print(shanghai.get_school_name())

5、封装

# 1、目的

# 将类中的一些功能与属性,进行隐藏,不让外界直接访问(间接访问)
# 封装:对外隐藏类中一些属性与方法的实现细节
# 优点:外界不能直接访问,让内部的属性与方法具有安全保障 # 2、语法 class A:
# _开头的属性,在外界不能通过 cod | __cod 直接访问:对外隐藏了
__cod = 'si2928' # __开头的方法,在外界不能通过 get_money |__get_money直接访问:对外隐藏 @classmethod
def __get_money(cls):
print("输入密码,取出100块钱!!") # 内部还是可以直接访问__开头的属性与方法
@classmethod
def test(cls, flag):
print("test方法被外界调用")
# 在调用test与访问具体数据与功能间添加安全处理的操作
if flag == '密码':
print(cls.__cod)
cls.__get_money() # A.test('密码') # 封装的原理:把用__开头的名字更名为 _类名__变量名,
# 所以直接通过 变量名 | __变量名 就访问不到
# print(A._A__cod)
# A._A__get_money()

6、对象的属性方法封装与接口提供

class AAA:
def __init__(self, money):
self.__money = money
self.__id = 1000 @property
def id(self):
return self.__id @id.setter
def id(self, id):
self_id = id
# 对象的属性封装
# 1、对象的属性值一般都来源于外界,外界是有权力再次访问
# 2、封装的目的不是让外界无法访问,而是不让其直接访问,可以在完成安全处理后再访问
# 3、如何做到外界还是通过变量名来对属性进行取值赋值,但是是走的方法,间接拿到的值
# --__money 被封装,外界还是可以通过 对象.money 取值赋值 # 取值
@property # 在外界可以 对象.money 进行取值
def money(self):
return self.money @money.setter # 在外界可以 对象.money = 新值 进行赋值
def money(self, money):
self.__money = money @money.deleter
def money(self):
del self.__money def get_money(self, flag):
if flag == '密码':
return self.__money
return 0 def set_money(self, money):
self.money +=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