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学习(五)-mariadb主从复制以及redis学习

时间:2021-03-02 14:51:56

开始今日份整理

1.mariadb的主从复制

主从复制大致图示:

Linux-基础学习(五)-mariadb主从复制以及redis学习

1.1 mysql基本命令复习

linux下的操作

1.启动mysql
systemctl start mariadb 2.linux客户端连接自己
mysql -uroot -p -h 127.0.0.1 3.远程链接mysql服务端
mysql -uroot -p -h 192.168.11.37 4.修改mysql密码
MariaDB [(none)]> set password = PASSWORD('redhat123'); 5.创建mysql用户
create user test1@'%' identified by 'xc666'; 6.查询mysql库中的用户信息
use mysql;
select host,user,password from user; 7.授权语句
给test1这个用户,授予创建数据库的权限 mysql使用grant命令对账户进行授权,grant命令常见格式如下 grant 权限 on 数据库.表名 to 账户@主机名 对特定数据库中的特定表授权
grant 权限 on 数据库.* to 账户@主机名   对特定数据库中的所有表给与授权
grant 权限1,权限2,权限3 on *.* to 账户@主机名    对所有库中的所有表给与多个授权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账户@主机名    对所有库和所有表授权所有权限 #授予test1创建的权限,对于所有的库表生效
grant create on *.* to test1@"%" identified by 'xc666';
#授予test1用户,只有创建mymysql数据库的权限
grant create on mymysql.* to test1@"%" identified by 'xc666'; #授予用户最大的权限,所有的权限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username@'%' identified by 'password'; 8.移除权限
MariaDB [(none)]> revoke all privileges on *.* from test1@"%" identified by 'xc666'; 9.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备份
mysqldump -u root -p --all-databases > /tmp/db.sql
#数据导入,方式有2种
source /tmp/db.sql; 第二种
mysql -uroot -p < /tmp/db.sql 第三种
navicat 第四种,如果你数据量特别大的话,使用第三方工具
xtrabackup

1.2 mysql的主从复制

MySQL数据库的主从复制方案,是其自带的功能,并且主从复制并不是复制磁盘上的数据库文件,而是通过binlog日志复制到需要同步的从服务器上。

MySQL数据库支持单向、双向、链式级联,等不同业务场景的复制。在复制的过程中,一台服务器充当主服务器(Master),接收来自用户的内容更新,而一个或多个其他的服务器充当从服务器(slave),接收来自Master上binlog文件的日志内容,解析出SQL,重新更新到Slave,使得主从服务器数据达到一致。

主从复制的逻辑有以下几种

一主一从,单向主从同步模式,只能在Master端写入数据

一主多从

Linux-基础学习(五)-mariadb主从复制以及redis学习

双主主复制逻辑架构,此架构可以在Master1或Master2进行数据写入,或者两端同事写入(特殊设置)

Linux-基础学习(五)-mariadb主从复制以及redis学习

在生产环境中,MySQL主从复制都是异步的复制方式,即不是严格的实时复制,但是给用户的体验都是实时的。
MySQL主从复制集群功能使得MySQL数据库支持大规模高并发读写成为可能,且有效的保护了服务器宕机的数据备份。

应用场景:

利用复制功能当Master服务器出现问题时,我们可以人工的切换到从服务器继续提供服务,此时服务器的数据和宕机时的数据几乎完全一致。
复制功能也可用作数据备份,但是如果人为的执行drop,delete等语句删除,那么从库的备份功能也就失效了.

主从机制实现原理

Linux-基础学习(五)-mariadb主从复制以及redis学习

主从复制原理七步曲

1. 主数据库写入数据之后, 会有data changes(数据变化)记录
2. 有变化记录之后,将增删改的一些sql语句记录到本地的Binary log(二进制日志)中
3. 从库会一直开启着一个线程
4. 通过线程去读取这个二进制日志的内容
5. 从库会将数据写入到自己的Relay log(中继日志)中
6. 从库会将中继日志中的操作转化为SQL thread(SQL语句)
7. 通过转化的SQL语句写入到自己的数据库, 两边的数据就一致了

1.3 mariadb主从复制实验

实验需求:准备两台数据库服务器

主服务器: 192.168.1.44
从服务器: 192.168.1.121

1.3.1 在主服务器上操作

(1)停止主服务器mariadb数据库服务

systemctl stop mariadb

(2)修改主服务器配置文件并重新启动数据库服务

Linux-基础学习(五)-mariadb主从复制以及redis学习

在mysqld中输入上图中俩句话

server -id=1
log-bin=qishi-login

(3)新建用于主从同步的用户tiger,允许登录的从库是'192.168.1.121'

create user 'xiaochun'@'%' identified by 'xc666';

(4)给从库账号授权,说明给tiger从库复制的权限,在192.168.1.121机器上复制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xiaochun'@'%';

(5)检查主库创建的复制账号以及权限

select user,host from mysql.user;
show grants for xiaochun@'192.168.1.121';

(6)实现对主数据库锁表只读,防止数据写入,数据复制失败

flush table with read lock;

(7)检查主库的状态, 并记录下日志文件的名字,和位置

MariaDB [(none)]> show master status;

记录下主数据库的写入状态和日志文件的名字

Linux-基础学习(五)-mariadb主从复制以及redis学习

(8)锁表后,单独在打开一个SSH窗口,导出数据库的所有数据

注意,一定要单独再打开一个SSH窗口!!!!!

Linux-基础学习(五)-mariadb主从复制以及redis学习

Linux-基础学习(五)-mariadb主从复制以及redis学习

1.3.2 在从库上配置

(1)关闭数据库服务

systemctl stop mariadb

(2)在从库上配置数据库服务

在从库192.168.1.121 上打开/etc/my.cnf

Linux-基础学习(五)-mariadb主从复制以及redis学习

[mysqld]
server-id=3
read-only=true

(3)重启数据库

systemctl restart mariadb

(4)导入主库传过来的数据库文件,保持从库的数据与主库一致

mysql -u root -p
source /opt/masterdb.sql

(5)配置复制的参数,Slave从库连接Master主库的配置

###配置此处,需要根据之前主库的内容
mysql >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92.168.1.121',
master_user='test2',
master_password='password-0',
master_log_file='qishi-logbin.000002',
master_log_pos=365;

(6)启动从库的同步开关,测试主从复制的情况

start slave;

(7)查看复制状态

show slave status\G;
注意: 如果看到Slave_IO_Running和Slave_SQL_Running这两个参数都为yes, 说明主从同步配置成功,否则需要检查并重新配置

Linux-基础学习(五)-mariadb主从复制以及redis学习

(8)测试主从是否同步后,需要将主库的数据库解锁

需要知道的是这步是在主库中敲

unlock tables

在主库中新建数据库后,从库同样会将数据库同步过来

1.3.3 主从读写分离

上面同步后,此时主从同步就已经完成配置了,双方都登录xiaochun账号,在主库创建一个库,再看从库已经成功复制过来了,再到从库上面尝试创建库或写入数据,无法写入,因为从库设置了只读。

注:

注意此处还未配置从库的只读模式,只需在slave服务器上配置/etc/my.cnf,加上以下配置,并且在slave上创建普通用户,使用普通用户主从同步即可达到只读的效果

如果用root用户,无法达到readonly,这是一个坑,一定要加上read-only =true

[mysqld]
character-set-server=utf8
collation-server=utf8_general_ci
log-error=/var/log/mysqld.log
server-id=3
read-only=true
[client]
default-character-set=utf8
[mysql]
default-character-set=utf8

最后,提示请看图:

Linux-基础学习(五)-mariadb主从复制以及redis学习

2.redis基础学习

Linux-基础学习(五)-mariadb主从复制以及redis学习

Linux-基础学习(五)-mariadb主从复制以及redis学习

2.1 redis的编译安装

(1)下载redis源码

(2)解压缩

tar -zxf redis-4.0.10.tar.gz

(3)切换redis源码目录

cd redis-4.0.10

(4)编译源文件

make

(5)编译好后,src/目录下有编译好的redis指令

(6)make install 安装到指定目录,默认在/usr/local/bin

(7)在/opt下创建一个专门用来存放redis配置文件的目录

mkdir /opt/redis_conf

(8)进入/opt/redis_conf目录下

vim redis-6379.conf

写入以下配置

#####需要注意的是:后面的中文不可以复制进去!!!!
port 6379 # 运行在6379的redis数据库实例
daemonize yes # 后台运行redis
pidfile /data/6379/redis.pid # 存放redis pid的文件
loglevel notice # 日志等级
logfile "/data/6379/redis.log" # 指定redis日志文件的生成目录
dir /data/6379 # 指定redis数据文件夹的目录
protected-mode yes # 安全模式
requirepass haohaio # 设置redis的密码

(9)启动redis服务

redis-server /opt/redis_conf/redis-6379.conf

2.2 yum安装redis

#前提得配置好阿里云yum源,epel源
#查看是否有redis包
yum list redis
#安装redis
yum install redis -y
#安装好,启动redis
systemctl start redis

2.3 使用redis客户端

使用redis客户端

# 执行客户端命令即可进入
./redis-cli
# 或指定参数
redis-cli -p 6380 -a zhuanqq
-p 设置redis链接的端口
-a 显示的填写密码
--raw 使用原始格式 # 测试是否连接上redis
127.0.0.1:6379 > ping
返回pong代表连接上了 # 用set来设置key、value
127.0.0.1:6379 > set name "tiger"
OK
# get获取name的值
127.0.0.1:6379 > get name
"tiger"

2.4 redis数据结构

redis是一种高级的key:value存储系统,其中value支持五种数据类型
字符串(strings)
散列(hashes)
列表(lists)
集合(sets)
有序集合(sorted sets)

数据结构示例

2.4.1 strings类型

  • set  设置key
  • get   获取key
  • append  追加string
  • mset   设置多个键值对
  • mget   获取多个键值对
  • del  删除key
  • incr  递增+1
  • decr  递减-1
127.0.0.1:6379> set name 'tt'   #设置key
OK
127.0.0.1:6379> get name    #获取value
"tt"
127.0.0.1:6379> set name 'tiger'  #覆盖key
OK
127.0.0.1:6379> get name    #获取value
"tiger"
127.0.0.1:6379> append name ' dsb'   #追加key的string
(integer) 10
127.0.0.1:6379> get name  #获取value
"tiger dsb"
127.0.0.1:6379> mset user1 'alex' user2 'xiaopeiqi'    #设置多个键值对
OK
127.0.0.1:6379> get user1    #获取value
"alex"
127.0.0.1:6379> get user2    #获取value
"xiaopeiqi"
127.0.0.1:6379> keys *      #找到所有key
1) "user2"
2) "name"
3) "user1" 127.0.0.1:6379> mget user1 user2 name #获取多个value
1) "alex"
2) "xiaopeiqi"
3) "tiger dsb"
127.0.0.1:6379> del name        #删除key
(integer) 1
127.0.0.1:6379> get name        #获取不存在的value,为nil
(nil)
127.0.0.1:6379> set num 10    #string类型实际上不仅仅包括字符串类型,还包括整型,浮点型。redis可对整个字符串或字符串一部分进行操作,而对于整型/浮点型可进行自增、自减操作。
OK    
127.0.0.1:6379> get num
"10"
127.0.0.1:6379> incr num    #给num string 加一 INCR 命令将字符串值解析成整型,将其加一,最后将结果保存为新的字符串值,可以用作计数器
(integer) 11
127.0.0.1:6379> get num  
"11" 127.0.0.1:6379> decr num      #递减1
(integer) 10
127.0.0.1:6379> decr num    #递减1
(integer) 9
127.0.0.1:6379> get num
"9"

2.4.2 list类型

  • lpush         从列表左边插
  • rpush         从列表右边插
  • lrange          获取一定长度的元素  lrange key  start stop
  • ltrim               截取一定长度列表
  • lpop                 删除最左边一个元素
  • rpop                     删除最右边一个元素
  • lpushx/rpushx                key存在则添加值,不存在不处理
lpush duilie 'alex' 'peiqi' 'ritian'  #新建一个duilie,从左边放入三个元素

llen duilie  #查看duilie长度

lrange duilie 0 -1  #查看duilie所有元素

rpush duilie 'tiger'   #从右边插入tiger

lpushx duilie2  'dsb'  #key存在则添加 dsb元素,key不存在则不作处理

ltrim duilie 0 2  #截取队列的值,从索引0取到2,删除其余的元素

lpop #删除左边的第一个
rpop #删除右边的第一个

2.4.3 sets集合类型

redis的集合,是一种无序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先后顺序。

集合相关的操作也很丰富,如添加新元素、删除已有元素、取交集、取并集、取差集等。我们来看例子:

  • sadd/srem   添加/删除 元素
  • sismember   判断是否为set的一个元素
  • smembers    返回集合所有的成员
  • sdiff             返回一个集合和其他集合的差异
  • sinter           返回几个集合的交集
  • sunion          返回几个集合的并集
sadd zoo  wupeiqi yuanhao  #添加集合,有三个元素,不加引号就当做字符串处理

smembers zoo  #查看集合zoo成员

srem zoo  wupeiqi #删除zoo里面的alex

sismember zoo wupeiqi  #返回改是否是zoo的成员信息,不存在返回0,存在返回1

sadd zoo wupeiqi   #再把wupeiqi加入zoo

smembers zoo  #查看zoo成员

sadd zoo2 wupeiqi mjj #添加新集合zoo2

sdiff zoo zoo2 #找出集合zoo中有的,而zoo2中没有的元素

sdiff zoo2  zoo  #找出zoo2中有,而zoo没有的元素

sinter zoo zoo1   #找出zoo和zoo1的交集,都有的元素

sunion  zoo zoo1  #找出zoo和zoo1的并集,所有的不重复的元素

2.4.4 哈希数据结构

hashes即哈希。哈希是从redis-2.0.0版本之后才有的数据结构。

hashes存的是字符串和字符串值之间的映射,hash特别适合用于存储对象,比如一个用户要存储其全名、姓氏、年龄等等,就很适合使用哈希。

Redis 中每个 hash 可以存储 232 - 1 键值对(40多亿)。

  • hset 设置散列值
  • hget  获取散列值
  • hgetall获取在哈希表中指定 key 的所有字段和值
  • hmset  设置多对散列值
  • hmget  获取多对散列值
  • hsetnx   如果散列已经存在,则不设置(防止覆盖key)
  • hkeys     返回所有keys
  • hvals     返回所有values
  • hlen      返回散列包含域(field)的数量
  • hdel     删除散列指定的域(field)
  • hexists    判断是否存在
redis hash是一个string类型的field和value的映射表

语法  hset key field value  

hset news:1   title "first news title" #设置第一条新闻 news的id为1,添加数据title的值是"first news title"

hset news:1 content "news content"    #添加一个conntent内容

hget news:1 title   #获取news:1的标题

hget news:1  content  #获取news的内容

hmget news:1  title content   #获取多对news:1的 值

hmset news:2 title "second news title" content "second Contents2"   #设置第二条新闻news:2 多个field

hmget news:2 title  content #获取news:2的多个值

hkeys news:1   #获取新闻news:1的所有key

hvals news:1   #获取新闻news:1的所有值

hlen news:1    #获取新闻news:1的长度

hdel news:1 title   #删除新闻news:1的title

hlen news:1     #看下新闻news:1的长度

hexists news:1 title    #判断新闻1中是否有title,不存在返回0,存在返回1

2.5 python操作redis

2.5.1 启动redis

这里注意对配置文件修改

打开注释,不然py客户端连不上  Linux-基础学习(五)-mariadb主从复制以及redis学习

守护模式不开就no  Linux-基础学习(五)-mariadb主从复制以及redis学习

指定配置文件进行启动  Linux-基础学习(五)-mariadb主从复制以及redis学习

然后准备设置redis验证密码(不然py连接报错)Linux-基础学习(五)-mariadb主从复制以及redis学习

退出,重新登录redis  Linux-基础学习(五)-mariadb主从复制以及redis学习

2.5.2 python操作redis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utf8 -*- import redis r = redis.Redis(host='192.168.11.122',password='',port=6379) r.set('foo', 'Bar')
print (r.get('foo'))

2.5.3 线程池操作redis

'''
redis-py 使用connection pool 来管理对一个redis server的所有连接,避免每次建立,释放连接的开销
默认 每个redis实例都会维护一个自己的链接池,然后作为参数redis,这样就可以实现多个redis 实例共享一个连接池
'''
import redis pool = redis.ConnectionPool(host='192.168.11.122',password='',port=6379) r = redis.Redis(connection_pool=pool)
r.set('name','tiger')
print(r.get('name'))

a